外国文艺美学要略·流派·启蒙主义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外国文艺美学要略·流派·启蒙主义

指十八世纪法国、

英国、德国、意大利等资产阶级进步思想家高张“自由、平等、博爱”的旗帜,反抗封建专制、传统势力和教会权威,唤起民众觉醒所进行的文化教育运动中形成的美学思想主张。

十八世纪欧洲各国社会发展很不相同,有的国家资产阶级力量较弱小,有的国家资产阶级力量较强大,但总的历史趋势是社会革命的任务历史地落到新兴力量的代表资产阶级的身上。启蒙运动是适应这一历史需要,作为资产阶级革命的先导,而在欧洲大陆爆发的。启蒙运动在哲学上的主张表现为两种倾向:英国启蒙运动者主张经验论学说。以培根、洛克为代表的唯物主义经验论者认为外部世界是经验的基础;以贝克莱、休谟为代表的唯心主义经验论者则否认经验来源于外部世界,认为外部世界仅是感觉和表象的总和。法国、德国的大部分启蒙运动者推崇理性,认为感性知识不可靠,只有理性才能把握世界,获得可靠的知识。启蒙运动以前的美学仅从哲学的本体论的角度涉及美、丑等主要范畴,而且美学一般与艺术发生密切的联系。到了启蒙运动时期美学已构成哲学的一个分支,而且由美学的本体论发展到美学的认识论。启蒙运动的美学不仅开创并深入研究了诸如审美趣味、优美、崇高、模仿等审美范畴,而且在美学史上最具有历史意义的是德国启蒙运动者鲍姆加通给美学以命名。从此,美学才逐渐从哲学中分离出来,真正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学科。由于启蒙运动席卷了整个欧洲,涉及到众多的国家,加之启蒙运动思想家各自的哲学基础不同,所以,在美学上表现为不同的形式和特点。

对于美的本质研究,法国美学家狄德罗提出“美是关系”的著名观点。他肯定美是客观的,存在于现实事物的关系之中,这是美学史上的一大进步。英国的启蒙运动者已不局限于美是什么的探讨,而是对美进行分类的研究。夏夫兹博里将美分为三类:一是形式的美,诸如金属、石头和人体美;第二是从能创造出其他活生生的美的形式之中获得的美,诸如艺术创造的美,它高于形式美。第三是最高级的美,他说: “这种美不仅赋予我们通常所谓的形式,而且还赋予能赋予形式的形式本身。” “它包含着智慧赋予形象的全部美。”哈奇生把美分为两类:绝对的美和相对的美。绝对美是自然界的物体,几何图形所体现的美;相对的美是摹仿性艺术的美。启蒙运动时期的美学对优美、崇高等范畴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切斯特菲尔德在其著名的《给儿子的书信》中较早地提到优美。但是,把优美这一范畴引入美学的研究,首先是从英国美学洛克开始的。在他看来,优美就是自然和谐之美。这一范畴由英国传入德国,形成当代美学的一个主要审美范畴。崇高一词是古罗马修辞学家朗吉弩斯在《论崇高》中最早提出来的。英国美学家柏克把崇高引入美学作为审美的范畴。他认为人有两种基本情感,这就是自我保全和互相交往,自我保全与痛苦有关。崇高能引起一种痛感,当危险消失后,痛感便转化为一种愉快。他的这一思想给德国古典美学家康德以直接的影响。

审美趣味在启蒙运动的美学中,具有突出的地位。虽然趣味一词在十五世纪和十七世纪曾在不同意义上使用过,但审美趣味作为审美范畴,是启蒙运动时期提出来的,许多美学家如英国的休谟、柏克、哈奇生,法国的爱尔维修、狄德罗、卢梭,德国的温克尔曼、莱辛等人都把审美趣味作为认识的范畴,作为感性、知性和理性的某种类似物来加以探讨。英国美学家休谟认为美不是对象的属性,而是人主观愉快。这样在他看来,审美趣味在审美中起着决定的作用,但是,虽然人的这种审美判断能力各不相同,但不能说没有统一的客观标准。柏克认为审美趣味涉及感官、想象力和判断力三种心理功能。这说明启蒙运动时期的美学已注重从人的生理、心理方面较为广泛地研究美学问题。法国启蒙运动者伏尔泰认为审美趣味和天才之间存在着区别。审美趣味是辨别美丑的能力,天才则是创新的能力。莎士比亚是天才,但却缺乏审美趣味。启蒙运动者看到了审美趣味中个别与一般的矛盾。这些矛盾成为康德美学研究中的主要内容,他提出了著名的“二律背反”的公式。

启蒙运动的美学中,对艺术本质的研究,基本遵循古希腊的“摹仿说”,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摹仿。但这种摹仿已不是机械地对现实的摹仿,而是把摹仿与情感联系到一起。法国启蒙运动者迪博说:“对象的摹本应该是在我们心中引起对象本身也能引起激情的那种摹本。”对艺术分类的深入研究也是这个时期美学的特色之一。法国美学家莱辛在其著名的《拉奥孔》中对与画作了区分。他把时间和空间作为艺术分类的根据,认为诗是时间的艺术,而画则是空间的艺术,由于启蒙运动重在思想文化教育,所以美学家一般都把艺术当作启蒙教育的手段来对待,基本肯定艺术的社会功用。但法国启蒙运动者卢梭却认为艺术伤风败俗,主张摈弃一切艺术,这不能不说是他的片面。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