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春秋》大义》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春秋》大义

【概说】

《春秋》是中国古代的儒家典籍,相传由孔子修订,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共二百四十二年的历史,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

《春秋》用于记事的文字极为简练,但内容很丰富,几乎每个句子都暗含褒贬之意,被后人称为“春秋笔法”。

由于《春秋》的记事简略,常人难以理解,所以后来的一些学者便对书中的记载进行了解释和说明,这些解释和说明称之为“传”。关于《春秋》的“传”中,较为有名的是“春秋三传”,即《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穀梁传》。其中《春秋左氏传》又称《左传》,影响最大,是儒家重要的经典着作之一。

【故事锦囊】

春秋时期,周王朝虽然名义上统一全国,但在事实上它的统治已接近分崩离析。当时的社会动荡不安,人心不古。诸侯挟持天子,大夫放逐诸侯,家臣反叛大夫……凡此种种,就好像一场闹剧,你方唱罢我登台,热闹异常。

在这种形势之下,孔子周游列国,宣扬自己“仁”的学说,试图从道德上根治社会存在的各种弊病;但是,尽管孔子为之奔波一生,最终也没有得到各国的认可,甚至还把自己弄得身心交瘁、穷困不堪。

回来之后,孔子对于仕途心灰意冷,不再热衷于宣扬自己的主张,而是潜心写了《春秋》一书。

在《春秋》之中,社会各种弊端暴露无遗,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数不胜数。这象征着周文王时期的礼乐制度已经成为美好的回忆,取而代之的是“人与人争”的可怕状态。

孔子编《春秋》,既有事实上的依据,又夹杂着个人的爱憎分明。寓说理于叙事之中,体现出一种抑恶扬善的动机。

《春秋》面世之后,一直得到后世士人的重视,研究《春秋》的人越来越多,《春秋》的含义也得到了深化,成为了后世流传的“春秋大义”。

【知识库】

知我罪我,其惟《春秋》

孔子晚年,编完《春秋》后曾说过一番感慨的话:“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大意是,我做的这些事,编的这本书,后人一定会褒贬不一的,但我不论他们如何评价,都会坚持做下去。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