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艺美学要略·人物·阿·托尔斯泰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外国文艺美学要略·人物·阿·托尔斯泰

阿列克赛·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АлексейНиколаевич Толстой, 1883—1945) 苏联作家。代表作长篇小说三部曲《苦难的历程》、 《彼得大帝》。 《论文学》收集了他谈文学和创作问题的文章中的一部分。

他认为革命文学是无产阶级向旧世界进攻的有效武器,是“新建大厦的一块基石”,作家只有在马列主义世界观的指导下,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为那些“体现出我们这个时代的伟大思想”的人们服务,才能享受到真正的创作自由。

他提出,艺术就是从感情上去认识世界,就是通过作用于感情的形象来思维。艺术来源于生活,又反映生活,并且总是力图走在生活的前面。艺术就是把分散开来的生活,把无数分散开来的物体收集起来,通过“生活的虚构”使生活比它本来的面貌更高更美。为了做到这点,他强调作家必须深入生活,深入到千百万人的劳动、斗争中去体验他们的各种思思感情。不深入生活,就没有题材,没有灵感,没有艺术。深入生活,反复、细致地观察生活是获得体验、感受和理解现实、理解人的唯一途径。有了对生活的深刻感受和体验,有了对现实、对人的正确而透彻的理解,艺术家才有可能反映出生活真实,才有可能塑造出完美的典型来。典型是“应该从千百万个伊凡和西多尔当中孕育出一个与他们有着共同特征的人”。这不仅是人的典型,也是时代的典型。塑造“新人”的典型是社会主义艺术的任务。要把典型放在一定的历史环境中通过斗争、冲突、行为来刻划, “就象一棵树苗需要有肥沃的土壤才能茁壮生长一样”,让读者不必通过任何文字描写就可以想象出来。

在论述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时,他说这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 “是伟大文化的一个合理的继承者,它清楚地看到自己的新的目的。这位继承者为了写出新环境中新人的历史,就以现实主义的那些最优秀的典范作为依据,并且对这些典范进行分析研究。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包括了全部的技术文化。”关于文学批评,他说,人民是艺术的“法官”,批评家的使命是做人民的高度艺术要求的一个表达者,既要有艺术家的眼光,又要有艺术家的气质,既是捍卫无产阶级艺术的战士,又是艺术的朋友。对古典遗产,他主张“我们不要虚无主义”,也不能“原封不动地”照搬,而是批判地“从中汲取为我们所需要的东西。”

他认为艺术形式服务于艺术内容,作家还没有理解的东西,就无从把它表达明白,更不用说做到传神。但“政冶上的理解与掌握,并不就是艺术上的掌握,”因此他强调要创造出表达革命思想内容的完美艺术形式。形象要晶莹、透明、有血有肉,比日常生活更为具体,结构应象“一望无际的草原上空的穹窿那样宏伟、庄严和淳朴”。认为在创造艺术形式上, “语言是一种魔力”。

在阿·托尔斯泰的美学思想中语言占有重要地位。他说: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马马虎虎地对待语言,也就意味着马马虎虎地思维”。作家是借助语言这种“神奇的电波”,把感情、美好的幻想和各种思想发射出去,传给读者,因此他要求,语言的美不仅表现在造型上,也表现在声律上;要求艺术语言要具有形象性、生动性和最大的表现力,他反对脱离生活、华而不实的语言,反对四平八稳、陈词滥调的语言,指摘以各种方言、形式主义的噱头产物破坏语言纯洁的现象。他呼吁:再也不能用铁锹往书里扔进未经提炼的语言了。 “请你们珍惜语言。让每一个字都象利箭一样,一直射到观众的心坎上”。

他是历史小说的著名作者,他对历史小说的特点发表了十分中肯的看法。他认为历史小说是艺术作品, “不能把历史小说写成大事记的样子,写成一部历史著作。”和历史家写历史科学著作不同,小说家是根据历史上的一些片断,或者历史生活中的一个横断面,通过自己的想象、自己的直观来描绘一个历史时代的生活,他注意的中心是塑造人物,通过人物去真实地反映历史生活。关于人物的历史生平的一些细节,作家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去虚构,但其思想、生活、说话方式、衣着、习俗、礼仪等必须符合历史的真实。为此,作家在写作之前必须用马列主义观点去研究史料。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