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艺美学要略·流派·法式主义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外国文艺美学要略·流派·法式主义

印度中古时期印地语文学中流行的文学流派和思潮。由于法式主义主要表现在歌创作中,故又叫法式诗派。这一派诗人适应日益腐化的封建统治阶级的需要,大量写作艳情诗,形式上追求艳丽的词藻和新颖的表达方式。这一派的代表诗人有比哈利、德沃等,理论倡导者是格谢沃达斯。格谢沃达斯(1561—1621)出身婆罗门家庭,曾任一个封建主的宫廷诗人和太师。他的文学理论著作是《诗人所爱》,专门论述艳情诗的形式和写作技巧。

法式主义要求按照规定安排显示爱情的各种表情和动作,按一定的公式表现各种“味”,显示修辞技巧。法式主义还因袭梵文古典文学理论后期流行的“女主角分类”和“女人各部的描写”等程式化的形式主义理论。对作品的评论主要是以指出作品的“韵”、 “味”和修辞的优劣来证明作品好坏,而不论作品内容如何。

法式主义继承了《舞论》开创的印度古典美学传统,把“味”作为创作和鉴赏的中心。 “味”在古代印度美学中的内涵和实质为广义的美。然而在古代印度美学中“味”是来自现实生活的,法式主义则完全抛弃了“味”的现实内容,而把传统美学中的程式主义和形式主义大大发展了,成为极端公式化,极端形式主义的美学理论,法式主义流行于十七世纪中叶至十九世纪中叶,其影响一直到二十世纪初。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