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艺美学要略·人物·冯雪峰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中国文艺美学要略·人物·冯雪峰

曾用笔名画室、吕克玉、何丹仁等,浙江义乌人。现代诗人、文学翻译家、著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三十年代曾任“左联”党团书记。在近半个世纪里,冯雪峰撰写了几十万字的理论批评著作,为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和文艺理论的创立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关于文艺和政治关系的论述,在冯雪峰的理论著作中占有重要地位。他认为文艺与政治的关系是文艺与生活的关系的根本形态,“文艺和政治的联结——首先例如对于社会的政治活动的联系和服务,我们不能看那作品中是否宣布着政治思想或理论的事来判断,主要地是要看他作品所发生的社会的,政治的意义和效果。”他认为,“一切文学都是斗争的武器”,但决不是只有狭义的宣传鼓动的文学,才是斗争的武器。有时候,倒是相反……浅薄的、‘江湖十八诀’的、标语口号式的,宣传鼓动的作品,决负不起伟大的斗争武器的作用。”冯雪峰认为一定要把政治性和艺术性统一起来, “不能从艺术的体现之外去求社会的政治的价值”。

冯雪峰四十年代以后的文艺论文,几乎每一篇都从不同角度强调文艺的现实主义,不屈不挠地捍卫现实主义的原则。五十年代,他提出了要认真学习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并且认为这“是一个极根本的问题”。他说: “具体的文艺批评首先是生活的批评,社会的批评,思想的批评”。他曾针对文艺作品中的“公式主义”、“主观主义”、“机械概念论”以及“教条主义”等问题提出: “将社会科学的概念或政治的概念加以演释或加以形象化的方法”,这是反现实主义的现象。他认为批评者也不应该“从自己的概念出发,甚至先抄一段社会科学论文中的话或引用党的文件中的话,然后拿作品来套自己先设定的这种公式。”

冯雪峰正确地阐述了内容和形式的矛盾统一关系,在指出内容决定形式、形式积极为内容服务的前提下,明确肯定了形式“有相对独立的价值”,提倡对旧形式分析、改造,结合新的生活要素,创造新形式,形成有特色的形式系统。

关于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问题,冯雪峰特别指出,要按艺术规律办事,不要犯主观主义的错误,不要从概念出发,不要用行政的方式规定“生产任务”。

关于文艺批评的方法问题,冯雪峰提出要把批评对象置于社会过程中,进行历史地分析,探求事物的本质,同时他也注意在批评中的艺术规律问题、艺术的审美本性问题,要求在批评中做到“社会学和美学的一致”。

对世界文化的发展方向的理论思考,极大深化了冯雪峰对世界文化影响与民族化的辩证关系的认识,他提出了一个“民族之国际化”的重要论点,认为“由于民族内社会关系的变化和各民族交互影响而来的国际文化的形成过程,是文化特质向本质发展的过程;从形式和内容的关系来说,就是形式跟着内容发展的过程”, “民族文化的最终目的” 就是“世界文化的建立”。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