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艺美学要略·人物·沃罗夫斯基
瓦茨拉夫·瓦茨拉伏维奇·沃罗夫斯基 (ВацлавВацлавович Воровский, 1871—1923)俄国革命家、文学评论家。生于工程师家庭。在莫斯科高等技术学校求学时加入大学生革命小组,1894年起为“莫斯科工人联盟”成员。不久因革命活动遭到囚禁和流放,1903年加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曾任布尔什维克报纸《前进》、 《无产者》编委。1912年再次被流放。1915年后在国外从事革命工作。十月革命后曾任苏俄驻瑞典、挪威、丹麦和意大利等国全权代表。1923年在瑞士参加洛桑会议时被白匪杀害,遗体葬于莫斯科红场。
沃罗夫斯基学识渊博,通晓六种欧洲语言。文学评论约占他的论著四分之一,是其著述主要部分。他的批评活动于十九世纪末在流放地开始,主要开展在斯托雷平反动时期,他利用这一武器来配合政治斗争。在《战后之夜》 (1908)、《论现代派的资产阶级性》(1908)、《巴扎罗夫和沙宁》 (1909)、《列奥尼德·安德列耶夫》(1910)等文中,他批判现代派和颓废派所宣扬的享乐主义和悲观主义思想,指出文学上的反动只是重复社会上的反动思想;这些文学冒充进步或革新纯系神话,实质上它是资产阶级所产生并为他们“自我慰藉所需要的腐烂的果实”;而作者的反人民倾向必然毁灭自己的创造才华。在1908至1912年发表的关于别林斯基、杜勃罗留波夫和皮萨列夫等评论中,他捍卫革命民主主义者的优良传统,阐明他们同自由主义贵族的本质区别,反对当时自由派利用他们为自己张目。沃罗夫斯基要求文学从社会的运动和发展中反映其主导的趋势。他肯定契诃夫、布宁、库普林等旧现实主义作家的创作能够描绘生活中“基本的、最重要的特征”,具有认识意义;同时指出他们只看到社会过程的前一半,即旧事物的瓦解,却忽视这个过程的后一半,即新事物的诞生。他认为,能表现新兴的无产阶级和革命群众的,只有无产阶级作家。他在《论马·高尔基》、 《马克西姆·高尔基》、 《再论高尔基》、《两个母亲》中,从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来分析高尔基的思想和创作。虽然在论述中有一些观点值得商榷,但总的说来,却为高尔基研究以至无产阶级文学理论基础的奠定作出了贡献。
沃罗夫斯基是俄国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的开创者之一。他强调文学的阶级性和党性,断言任何作家必然具有倾向性,批评所谓创作“自由”和“纯艺术”的虚伪性。他的评论文章具有强烈的论战性质,同时表现出透彻的逻辑和细腻的鉴赏力。在中国,三十年代就翻译介绍过他的文集,近来又出版了他的《论文学》一书。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