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艺美学要略·人物·里尔克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外国文艺美学要略·人物·里尔克

勒内·卡尔·威廉·约瑟夫·马里亚·里尔克, (RainerMaria Rilke,1875—1926) 奥地利后期象征主义人,现代德语文学中最有影响的诗人之一。早年先在陆军学校学习,后在林茨商业学校、布拉格大学等校学哲学、文艺史和法学史,继之在慕尼黑和柏林两地开始从事创作。他一生曾频繁在外旅行,先后到过俄国和欧洲许多国家,在俄国会见过列夫·托尔斯泰,在法国为雕塑家罗丹当过秘书。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曾应征入伍,战后迁往瑞士,1926年12月29日病逝。里尔克一生除写有诗歌外,还著有中、短篇小说,翻译过英、法、意、俄等国文学作品。其代表作有《旗手克里斯朵夫·里尔克》(1899)、 《祈祷书》(1905)、《杜伊诺哀歌》 (1912)等。

里尔克一生处在旧世界充满危机、新世界展露曙光的两个世纪交替时期,社会思潮的动乱,使他崇尚内心,性情孤僻,极度敏感,遁入在艺术的“象牙之塔”,故他的大多数作品充满了孤独、神秘、哀伤、惶恐的世纪末情绪和虚无主义思想。后受托尔斯泰尤其是罗丹影响,始由倾向内心转而关注自然和真实以及社会性主题,这时作品虽仍不免还带有新浪漫主义的宗教情绪和朦胧色调,但也反映了资本主义统治下的某些“异化”现象。他的长篇日记体小说《马尔特·劳利得·布里格随笔》 (1910)表达了他的一些艺术思想,提出了为后来存在主义哲学力图阐明的一些基本问题,是研究作者乃至现代资产阶级世界观和文艺观的重要资料。里尔克提出,诗不是一般人所说的情感, “诗是经验”。他说,写诗必须观看、必须认识、必须去感觉表现对象,而后还必须能够“回想”体验;然而有了这些还不够,还必须能够“忘记”,使客观事物“无名地”溶于诗人自身,这样才会有好的诗句“脱颖而出”。所以要“采集真意和精华”,就要有“大的忍耐力”等着诗来。

他主张“真实”,反对在戏剧中编造“从来不曾存在过的第三者”,认为这种“不真实”就象在一切夫妇之间的锁中的“一把假配的钥匙”,去掉它就会使人觉察到这将是一场“人为空虚”,因此毫无意义。里尔克强调观察感受,显然是受罗丹启示,不过他不同于罗丹,更强调的是“思想和回忆”,以为有了这些就可以写出许多作品,而其中的思想又偏于从“虚无”开始,因此存有不少消极成分。此外,里尔克的书简也涉及了一些艺术问题。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