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美学研究·现代主义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文艺美学研究·现代主义

也称现代派。它不是单指某一个流派,而是现代西方各种文艺思潮和派别的总称,包括十九世纪末叶以至今天仍在演变的欧美资产阶级各国的众多思潮及派别,如象征主义、表现主义、立体主义、未来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抽象主义、存在主义、结构主义、荒诞派等等。现代主义文艺思潮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中叶的唯美主义文学,其中以美国的爱伦·坡和法国的波德莱尔为代表,被称为现代主义的始祖。现代主义作为一种创作思潮,在中国有明显表现。

现代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和思想根源。它是西方垄断资本主义的畸形产物。由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危机,特别是两次世界大战造成了人类空前浩劫,西方人普遍感觉到一种时代的焦灼与幻灭。他们处在人格分裂和自我丧失的异化困境。在充满幻灭危机的世界中,人们难以找寻未来的出路,从而产生了普遍悲观绝望的心理。各种现代非理性主义哲学思潮和社会思潮构成了现代主义的思想基础,其中主要有叔本华的唯意志论、尼采的超人哲学、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柏格森的直觉主义、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等等。现代主义哲学思潮和社会思潮的总体特点是主张非理性,强调人的直觉、本能、潜意识等。认为世界是荒谬的,人类永远无法摆脱悲剧的命定。这些哲学思潮为现代主义从美学理论到创作方法上提供了哲学理论依据。

现代主义文艺创作主要反映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刻危机给人们带来的全面异化现象,着重表现具有强烈危机感的矛盾冲突,表现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个人与自然、理性与非理性之间的不可调解的冲突,以及由此而造成的分裂、畸形、变态、扭曲的人格状态。现代主义作家都强烈地体验到人的自我失落及幻灭。他们看到,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越多,人也就失去的越多;人主宰不了物,反而物却控制了人,使人变成了物。这样,寻找自我便成了现代主义文学的主题。当然,他们不能认清产生异化的深刻社会历史根源,也看不到社会革命实践才是消除异化的唯一出路,最后只得走向悲观主义,得出“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结论。

现代主义基本美学思想是主观表现论。他们反对把文艺看做是写实模拟,反对描写客观现实世界。认为外在事物是不真实的,不过是人的主观表象,而最高真实则在人的内心世界,特别是人的深层心理世界之中。因此,文学应该向人类的内心世界开掘,写潜意识、性本能、梦幻、变态心理等。弗洛伊德即认为艺术是性意识的升华表现。克罗齐指出直觉即表现、表现即艺术。现代主义认为“无意识才是精神的真正实际”,因而他们醉心于披露和展现人的潜意识,大量运用人物的“内心独白”,把直觉与幻觉、记忆与印象、想象与幻想、梦境与现实揉合到一起。现代主义十分注重形式上、技巧上的创奇。认为形式比内容更为重要,艺术主要是创造新的形式。没有形式便没有内容。他们在技巧上注意发挥主观的潜能,一反传统的创作方法,多采用象征、通感、朦胧、荒诞、无意识等表现手法,用心理时空取代物理时空,打破时间的顺序和空间的界限,采取多层次、多角度的全方位手法。现代主义另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反传统,要求重新估价一切价值。未来主义就宣称“摒弃全部艺术遗产和现存文化”。在这样口号下,现代主义不断花样翻新、标新立异,造成了光怪陆离、名目繁多的思潮和流派。

现代主义作为现代西方资本主义矛盾冲突的畸形产物,对于人们认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下人的全面异化现象,显然具有重大的价值。它在艺术表现手法上的不断创新,也有很多地方是可资借鉴的,我们不能简单地对之加以否定,应以马克思主义进行分析,批判其错误的东西,吸收其有益的东西。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