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鸿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 王辉 【本书体例】

皇甫谧

皇甫谧(公元215——282年),字士安,安定朝那人。生当东汉末年到西晋时期,家贫,沉静寡欲,博通典籍百家之言。以著述为务,有文集2卷,又撰《帝王世纪》、《高士传》、《逸士传》、《列女传》及《玄晏春秋》等。

梁鸿,字伯鸾,扶风平陵人也。遭乱世,受业太学,博览不为章句。学毕,乃牧豕上林苑中。曾误遗火,延及他舍。梁乃寻访烧者,问其所亡失,悉以豕偿之。其主犹为少。鸿又以身居作,执勤不懈。邻家耆老,见鸿非恒人,乃共责让主人,而称鸿长者,于是始敬异焉,悉还其豕,鸿不受而去。

归乡里,执家慕其高节,多欲女之,鸿并绝不娶。同县孟氏有女,状丑,择对不嫁,父母问其故,女曰:“欲得贤如梁伯鸾者。”鸿闻而聘之。及嫁,始以装饰入门。七日,而鸿不答。妻乃下请。鸿曰:“吾欲裘褐之人,可与俱隐深山者尔。今乃衣绮缟,傅粉墨,岂鸿所愿哉?”妻曰:“以观夫子之志耳。妾自有隐居之服。”乃更为椎髻,著布衣,操作而前。鸿大喜曰:“此真梁鸿妻也,能奉我矣!”字之曰:“德曜孟光。”居有顷,乃共入霸陵山中,以耕织为业,咏书弹琴以自娱。仰慕前世高士而为四皓以来二十四人作颂。因东出关,过京师,作《五噫之歌》。肃宗求鸿不得。乃易姓运期,名耀字侯光,与妻子居齐鲁之间。有顷,又去适吴,居皋伯通庑(wǔ侮)下,为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举案齐眉。伯通察而异之,乃方舍之于家。鸿潜闭门著书十余篇。疾,且告主人曰:“昔延陵季子葬于嬴博之间,不归乡里,幸勿令我子持丧归去。”及卒,伯通等为求葬地于吴要离冢旁。

(选自《高士传》)

梁鸿,字伯鸾,扶风郡平陵人。生逢兵荒马乱年代,进太学读书,博览群书而不屑于寻章摘句。学业完成,就到上林苑放猪。有一次因为大意失火,也烧掉了别人的房子。梁鸿找到被烧人家,问他损失的东西,用猪来赔偿。被烧人家嫌少,梁鸿又到他家去无偿劳动,以赔偿损失。邻居有一位老人,见梁鸿不象普通人,都责备主人,并且称赞梁鸿为有道德的长者,于是主人才感到他异于常人并非常尊敬他,全部归还他的猪,梁鸿不要并离开了那里。

回到家乡,友好之家都向慕他的高风亮节,想把女儿嫁给他,梁鸿一一回绝,不娶他们。同县孟家有一个女儿,容貌丑陋,挑选不到合适的丈夫不嫁。父母亲问她原因,女儿说:“我想嫁给象梁鸿这样为人好,品行端正的人。”梁鸿听说后,就给她送去了聘礼。等到出嫁那天,新娘浓妆艳饰,进了梁鸿的家门。过了七天,梁鸿不说一句话。妻子请问他原因。梁鸿说:“我的意中人,是穿粗布衣服的,可以同她一起,隐居在大山中。现在你穿着绸缎,涂脂抹粉,难道是我所希望的吗?”妻子说:“我是考察你的志气的。我准备有隐居穿的衣服。”于是改发型为椎髻,穿上布衣,边干着活,走了过来。梁鸿高兴地说:“这才是我的妻子啊,能陪伴我隐居啊!”梁鸿给她取字德曜,名孟光。居住了一段时间,一起到霸陵山里,过着男耕女织的生活。闲暇时读书、弹琴,自我娱乐。因羡慕前代道德志趣高尚之士,为秦汉时的“商山四皓”以来的24位隐居者作《赞颂》之文。后因东游出关,路过京城,作《五噫之歌》,肃宗皇帝查访梁鸿没有找到,梁鸿于是改姓运期,名燿字侯光,和妻子一起居住在山东齐鲁之间。不久,又搬到苏州一带,住皋伯通堂屋下厢房,替别人春米维持生活。每次回来,妻子尊敬地将饭菜盛放托盘内,齐眉举起,请梁鸿吃。皋伯通发觉他们与众不同,感到惊异,就让他俩住在自己家。梁鸿潜心关门著述十余篇。不久得了病,他告诉主人说:“过去延陵季子葬在嬴博那个地方,不葬在故乡。你也不要让我的儿子把我的遗体运回家乡。”梁鸿死后,皋伯通等人将他葬在吴地要离墓旁。

提起梁鸿,读者自然联想到“举案齐眉”这句成语。案,是古代有脚的托盘,孟光给梁鸿送饭时,把托盘举到和眉毛齐,表示对丈夫的尊敬。后来,人们形容夫妻相敬如宾,就用“举案齐眉”的典故。笔记小说《梁鸿》,是这个典故的出处。

《梁鸿》全篇仅五百多字。作者从多角度、多侧面展示了梁鸿的性格。他青少年时代,“博览不为章句”。书读得很多,但并不死读书。他毕业于古代的最高学府——太学,证明他学识渊博,非一般学子能比。但是,他淡泊名利,无意仕途,竟在上林苑放猪。生逢乱世,不喜功名富贵的性格已跃然纸上。

一般地说,淡泊名利的人,为人耿直,不以利损德。有一次不慎遭火灾,也烧了邻居的房子,他亲自询访受害者,以猪赔偿邻居的损失。邻居嫌赔偿的钱少,梁鸿孑然一身,只好去给他当苦力,补足邻居的损失。在经济上不让邻居吃亏,诚恳待人,是梁鸿优秀品德的另一个方面。

梁鸿的择妻标准,是值得重视的。他不讲门第,不论姿容,唯重视妻子的志向与品德。他娶“状丑”的孟光为妻,孟光与他志同道合,喜欢劳动,能过清贫日子,于是梁鸿高兴地说:“此真梁鸿妻也”。在隐居的日子里,不论他们是“以耕织为业”,还是“为人赁舂”,虽然日子过得清贫,又苦又累,但妻子经起了考验,夫妻能和睦相处,感情融洽,成为中国古代社会,互敬互爱的典型。

梁鸿的隐居,并非不关心国事。他东游路过京都洛阳,写了一首《五噫之歌》,对洛阳宫殿超过国力的豪华建造,对皇帝大兴土木、劳民伤财,进行了大胆地揭露与批评。因而引起肃宗皇帝的不满,曾下令逮捕他。为避祸,梁鸿改姓更名,并迁居吴地。这一行为,既表现了梁鸿的才思,又表现了他对皇帝的骄奢腐败的不满。梁鸿与其他隐士的不同之处也就在这里。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