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苏轼
【原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1),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2)。
庭中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3),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鉴赏】:
这是一篇只有八十三个字的短文,作者在不足百字的篇幅中把叙事、写景和抒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索的空间。
文章开头点明了时间,这时苏轼正被贬黄州,政治上很不得意,然而在这种境遇下,看到“月色入户”,却仍然“欣然起行”,其胸怀之开阔,行事之潇洒可见一斑。然而一个人欣赏月色终嫌孤单凄清,而在这同时竟还有一人“亦未寝”,一个“亦”字充分写出了张怀民与苏轼的相契之处,则二人志趣相投,实可谓知音。如此良夜,如此月色,能与知己一道漫步于中庭,岂非人生一大乐事!
作者惜墨如金,只用了两句话来描写月色,却异常生动形象,极富诗情画意。一句“积水空月”,写出了月色的柔和清澈,而竹柏投下的影子就仿佛水草纵横,更写出了流动之态。虽只寥寥几笔,其景象之鲜明幽美,情调之清新隽永却绝不下于朱自清洋洋洒洒的《荷塘月色》。作者观察事物的细腻和抓住最主要特点以简笔勾勒的手法都令人叹为观止。
月亮是没有偏私的。一样的月光既照在承天寺,当然也照耀着别的地方。然而世俗之人却大都为俗念琐事所缠绕,已失去了感受自然之美的能力。大家都在名利场中周旋奔波,只留下明月一轮空自把清辉铺满人间。文章的最后,作者感慨惋惜于无人赏月,含蓄地表达出了对世人的失望、规劝和一种自我欣赏之情,令人回味无穷。
月色往往成为文人墨客寂寞徘徊,孤独失意时借以抒情的对象,而本文所反映的则更多的是一种旷达从容的心情,而这正是苏轼文章的一大特色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