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结《寒亭记》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元结:寒亭记

元结

永泰丙午中,巡属县至江华。县大夫瞿令问咨曰:县南水石相映,望之可爱,相传不可登临。俾求之,得洞穴而人,栈险以通之,始得构茅亭于石上。

及亭成也,所以阶槛凭空,下临长江;轩楹云端,上齐绝巅。若旦暮景气,烟霭异色,苍苍石墉,含映水木。

欲名斯亭,状类不得,敢请名之,表示来世。于是休于亭上为商之曰:今大暑登之,疑天时将寒,炎蒸之地,而清凉可安,不合命之曰‘寒亭’欤?乃为寒亭作记,刻之亭背。

唐代宗永泰二年(766)夏天,作者以道州刺史身份视察所属诸县,当他来到江华县(今属湖南)时,正好赶上县令瞿令问营建的新亭落成。应县令之请,作者为亭命名、作记,写下这篇散文。

一般亭记,大体上都按照叙述缘起、描写景物、抒发情怀、发表议论的格式写作。作者这篇虽也未脱离这种格式,但基本上是由瞿令问和作者的对话构成全文的框架,在结构上很别致。文章开头,简要交代视察的时间、地点之后,即通过引用瞿令问的话描述建亭经过和亭周景色。这样写的用意在于突出内容的真实性。在瞿令问的介绍中,先说亭址的选择。他爱那县南水石相映的地方,是最理想的建亭所在,但因难以登临,便寻觅途径,“得洞而入,栈险以通之”,而后“始得构亭于石上”。接下去,写亭周景色之美。由于它建在高山绝顶,凭虚御空,耸立云端,而又下临长江,可俯瞰万里洪流,自然是独擅胜境,登亭一览,万景来入。每当清晨傍晚时分,则可远眺烟霞的奇景异色,近观石屏如垣,苍青深绿,辉映在水光林色之中。亭周景色如此清美,亭的名称也需新奇清雅,可是建亭者“欲名斯亭”却“状类不得”,于是很自然地说到请作者为亭命名。瞿令问的这一大段话,既是在夸美山亭之胜,也是在自我赞赏建亭之功,并且还希望借亭的命名,“表示来世”,使自己的名声能流传后人。这其中固然有可嘉许的一面,然而隐约间似乎有些俗气。对此,作者是有所感觉的,虽然他并没有表露,但在命名时却含蓄地带了出来。他完全不顾瞿令问请求命名的意图,既不从亭景特征命名,也不从建亭者的德政命名,而是别有所思,为这座山亭取了个令人意想不到的寒亭之名。其理由是亭高风寒,大暑登之,有天时将寒之感,而且江华县处于炎蒸之地,需有清凉之气方可体安。这些话说得很有道理,然而含义颇深,对自矜其功德的瞿令问来说,无异于一味清凉剂。

作者为人方正,性喜诙谐,曾自称漫郎、漫叟、浪士,寒亭的命名也正生动地反映了他的思想性格。从地位来说,作者是江华令瞿令问的上司,但他没有摆出长官面孔,而是象朋友一样和县令一起商量亭的命名,这又表现出一个学者、诗人的气质。这篇亭记虽然艺术技巧上并不是很高妙的,但也写得娓娓动人,对于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是有一定影响的。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