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印象主义作品分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19世纪末,文学中产生了所谓“心理印象主义”,创始人是法国龚古尔兄弟*。心理印象主义是以高度的心理分析技巧,进行刻画人物和表现主题。采用心理印象主义表现手法的作家还有哈谟生·克努特、托马斯·曼、斯·茨威格等。哈谟生的中篇小说《饥饿》体现了最纯粹的心理印象主义,饥饿煎熬下的主人公的种种奇思怪想与作者的艺术风格互为感应契合,小说成功地表现了一个贫穷的文学家内心世界的苦楚。心理印象主义的特有风格在以巴尔*为首的一批奥地利作家的创作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含蓄、朦胧模糊的心理印象,暗喻着某种捉弄人命运的宿命力量。施尼茨勒*的独幕剧《绿鹦鹉》(1899)、《木偶》(1906)是这一风格的代表作。这表明,“心理印象主义”作为一个流派已出现在世界文坛。心理印象主义在波兰以卡斯普罗维奇和捷姆麦耶尔为代表。霍夫曼斯塔尔和王尔德也写过一些心理印象主义的作品。

心理印象主义是意识流*文学的先导;当本世纪20-40年代意识流文学盛行的时候,心理印象主义作为一种思潮和创作方法,便消声敛迹。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