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寺的钟声》鉴赏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 张俊山

王知十

姑苏寒山寺寺规有“昏晓二时鸣大钟一百零八声”,可以消除头脑中一百零八个烦恼之说。据说,鉴真和尚还将这一寺规带到日本。至今,日本民间还流传着在除夕子夜聆听一百零八记钟声的习俗。

A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一曲绝唱,流传千载,回荡在人们的心里。

一代人又一代人,为那悠扬而低沉的钟声所吸引,来到寒山寺,寻觅《枫桥夜泊》留给人们的绵绵思绪。

诗人是虔诚的!

诗人是多愁的!

诗人的心是圣洁的!

诗人是最能感知人世的炎凉的!

如是,张继才能挥洒出千古绝唱的诗文!

B

张继曾浪迹姑苏寒山寺应是无疑的了。

他是乘着乌篷船来到寒山寺的吗?

他停泊乌篷船的码头是否有渔舟相伴呢?

他是否在月落乌啼时面对渔火慨叹人生的艰辛呢?

他曾登上寒山寺钟楼撞过那口青铜古钟吗?

我伫立在枫江岸边,陷入了纷繁思绪困扰中!

我在想,诗人从来是比一般人站在更高的高度上,观察人世变迁抒发自己情怀的啊!

《枫桥夜泊》为寒山寺立了传,寒山寺也为诗人树了碑,扬了名!

C

鸣寒山寺古钟一百零八声,果真能消除人们头脑中的烦恼吗?

虔诚的僧侣们一定是笃信这条寺规的。

也许正因为有了这个信念,寒山寺的钟声才能回荡千年!

它浑厚而低沉的韵律一直震颤着人们的心!

信仰果真是无国界的。

寒山寺的浑厚而低沉的钟声远播重洋,回荡在扶桑!

D

愤怒出诗人。

没有烦恼又怎能有愤怒呢?

我确信:

人世间的烦恼是难以消除的!

烦恼孕育了愤怒!

愤怒孕育了狂人!

愤怒孕育了诗人!

张继是不相信寒山寺的钟声能够消除人生的烦恼的。

请听他“江枫渔火对愁眠”的吟唱!

不正因为他心中郁结着难以解脱的愁绪,才能呕歌出不朽的诗章吗!

“昏晓二时鸣大钟一百零八声”,姑苏寒山寺这条寺规的根由是“它可以消除头脑中一百零八个烦恼”。此说是否有理,姑且不论,而作为一种宗教信仰和民间习俗,它不但流传了千年,而且远播重洋,至今还回荡在东土扶桑。

诗人就是由这种历史和现实的情景兴发出关于人世的思考。于是,唐代诗人张继那首有名的《枫桥夜泊》就成为他思考的反面参照。既然千余年前的张继聆听着寒山寺的钟声,仍然有“江枫渔火对愁眠”的吟唱,那么,寒山寺这条寺规的传说自然是虚妄不可信的了。所以他说:

诗人是虔诚的!

诗人是多愁的!

诗人的心是圣洁的!

诗人是最能感知人世的炎凉的!

《寒山寺的钟声》构思的巧妙就在于它将寺规的传说与张继的千古慨叹置于鲜明对比中,这就构成诗篇意境的张力,让人在逆向感受中体味出人生的真实况味。正象张继不相信寒山寺的钟声能够消除人生的烦恼一样,诗人也认为“人世间的烦恼是难以消除的”。因此,“及有烦恼又怎能有愤怒呢?”“愤怒孕育了诗人!”诗人“心中郁结着难以解脱的愁绪,才能呕歌出不朽的诗章”。这里不只是揭示了艺术创作的一条规律,它更注入了现实的诗人对于生活的一种体验。那么,《寒山寺的钟声》真正要告诉人们的,该是诗人所触摸到的人生意蕴了。虽然诗篇中没有涉及具体的人生经历,而作为过来人的人生感受,却具有普遍的意义。正因为这样,我认为诗人“伫立在枫江岸边,陷入了纷繁思绪困扰中”,是真实心态的表现,这篇抒写诗人纷繁思绪的作品也就是相当深沉的人生感喟了。

这是真实的诗篇,作者是真正的诗人。难道,对这个结论还能有丝毫怀疑么?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