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钓》鉴赏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 张俊山

韩作荣

一只只扭曲的蚯蚓被竹竿远远地抛入水中了。林荫下,老人静静地蹲在那里,守着钓竿,守着早晨。

小小的带着钩刺的阴谋在水中潜伏着,而鱼篓大张着永远也填不满的口,在企望,等待。

早晨,是静谧的。水面,没有一丝波纹。阳光在林隙间游移,洒下点点光斑,一颗露珠从草叶上跌落,在鱼篓的筐沿摔碎了。

水面,还是那么平静。哦,鱼儿,狡猾的鱼儿啊,也许你已经知道,油锅的煎熬比饥饿更难忍受吧……

可老人那么耐心,还是静静地蹲在那里,静得象一段植物。

我为鱼儿庆幸了。鱼儿,你不用钓钩,便钓住了一位老人……

这是一幅充溢着静趣的垂钓图。你看,“林荫下,老人静静地蹲在那里,守着钓竿,守着早晨。”而“早晨,是静谧的。水面,没有一丝波纹。阳光在林隙间游移,洒下点点光斑,一颗露珠从草叶上跌落,在渔篓的筐沿摔碎了。”从画面主体的人物形象到周遭的环境氛围,被一个“静”字织在一起,那么和谐,和谐得浑然一体。

然而,表面的平静却掩盖着内在的张力。那是垂钓老人和水中鱼儿的一场精神角逐。钓钩的“阴谋”和渔篓的“企望”不啻是个转喻,它暗示垂钓者内心的强烈渴求。尽管他表现的那么富有耐心,一直“静静地蹲在那里,静得象一段植物”,但是,正是这种静态潜伏着杀机。他的“耐心”是为了捕获!而鱼儿一方,似乎已有觉察;

哦,鱼儿,狡猾的鱼儿啊,也许你已经知道,油锅的煎熬比饥饿更难忍受吧……

诗人的猜想固然是一种移情表现,但是他确实体察到鱼儿的“精神世界”之深层。这就把垂钓者和鱼儿分别置于一种精神张力的两极,双方的角逐,谁胜谁败,也就不可预测了。

奇谲的是篇末一句:“鱼儿,你不用钓钩,便钓住了一位老人……”垂钓者和被钓者互相换调了位置,这个想象颇富韵味,也是一种哲理境界。“庄周梦蝶”的故事,众所周知;那么,这幅垂钓图的哲理意蕴,是否也有点类似弦外之音?

妙哉,《垂钓》!你的静趣传达出的哲理意味,不是颇耐寻索么?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