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莱姆文艺复兴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哈莱姆文艺复兴

这一文学运动大约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延续到1929年经济危机发生,它代表了美国黑人作家创造力的惊人爆发。其主要人物大多数是诗人,有克劳德·麦凯、让·图默、兰斯顿·休斯、康特·卡伦。而正是在哈莱姆文艺复兴的诗歌中,“新一代黑人”以洪亮的声音宣告了他们的到来。休斯1926年发表的一篇声明代表了这种诗歌精神的崛起,他号召年轻一代的黑人作家“现在要毫不畏惧、理直气壮地表现黑肤色的庄严自我”。

正如其名称所表明的,这一文学运动是以纽约黑人聚居区哈莱姆为中心开展起来的。由于美国南方黑人的大量迁入,哈莱姆逐渐发展成为“黑人首府”。这个文化中心吸引了年轻一代的黑人艺术家和知识分子,他们发起了这次文艺复兴运动,显示出美国黑人的觉悟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使许多黑人更加不能忍受白人的种族歧视。战后的一些针对黑人的暴力活动加强了黑人摆脱压迫的决心。这时,在道义上领导黑人的责任已从布克·T·华威顿转到了威廉·爱德华·B·杜波依斯。全国有色人种协进会、全国都市联盟、黑人生活及历史研究协会等组织又进一步唤起了黑人的觉醒。马库斯·加维曾经建立过黑人进步协会,致力于“提高黑人热爱自己种族的精神和自豪感”。这个组织的存在虽然为时不长,但是对哈莱姆文艺复兴中的创作活动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新意识所产生的结果之一是黑人作家出版作品的机会大大增多。在哈莱姆文艺复兴运动中,一些诗人的作品就发表在当时成立的黑人刊物上,如全国有色人种协进会的《危机》(1910年)和全国都市联盟的《机会》(1923年)等。一些著名的出版社,如克诺夫及哈珀出版社,也认识到有关黑人生活的作品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白人读者的兴趣,他们对这些作品所体现的“爵士时代”那种无拘无束的感伤情调尤其感兴趣。另外,美国诗歌界与《诗歌》杂志有联系的一些新的运动,如自由诗、意象主义等(见“自由诗”“意象主义”条)也为许多黑人的作品提供了适宜的环境。

哈莱姆文艺复兴的诗歌在形式和题材上,都不同于从菲利斯·惠特利一直延续到劳伦斯·邓巴的美国黑人诗歌传统。除了康特·卡伦以外,哈莱姆文艺复兴运动的大部分诗人都采用了显著的现代派风格。他们不仅利用诗歌形式上的革新,而且还从布鲁士及爵士音乐、民间语言和爵士乐迷使用的隐语中发掘自己的创作源泉。这些诗歌的内容强调了黑人的自豪感和对种族歧视以及社会不公正的勇敢反抗。克劳德·麦凯在1919年那场“红色夏天”的种族暴乱期间发表了十四行诗《如果我们非死不可》,这首诗的最后两行中集中表达了黑人这种新的觉醒:“我们顶天立地,面对这凶残而怯懦的一帮/纵然面临死亡,也要反击这群豺狼!”哈莱姆文艺复兴运动的诗人们宣称,美国黑人与全世界的黑人有血缘关系。他们有时候表达了对失去非洲故土的怀乡之情,如卡伦的《天性》。但是他们也描绘了从甘蔗田、普尔曼列车服务员的小房间到哈莱姆小酒馆等各色各样的美国黑人生活的真实画面,肯定并且赞美他们的美国民间传统。詹姆斯·韦尔登·约翰逊在早期曾赞扬过创作黑人圣歌的“不知名的黑人歌手”。后来,约翰逊又把黑人讲道的民间艺术转化成他在《上帝的长号》(1927)中所使用的文学手法。

像杜波依斯、威廉·斯坦利·布雷斯韦特和阿兰·勒鲁瓦·洛克一样,约翰逊曾经对许多哈莱姆文艺复兴诗人进行过批评和指导。他于1922年出版的《美国黑人诗歌集》就介绍过运动中最重要的诗人之一:克劳德·麦凯(1890—1948)。麦凯出生于牙买加,在来到美国以前就已经在家乡发表过方言诗歌。他的《新罕布什尔之春》(1920)和《哈莱姆的阴影》(1922)是描写黑人奋勇反抗的淳朴感情的代表作。这一运动中另一位主要诗人让·图默(1894—1967)曾发表过一部不同凡响,很有影响的诗歌和诗体散文集《甘蔗》(1923)。但是图默不愿意被贴上“黑人”诗人的标签,所以他后来的作品超然处于哈莱姆运动之外。在他的请求下,约翰逊1931年再版的诗集中没有收入他的诗歌。

兰斯顿·休斯(1902—1967)经过了哈莱姆文艺复兴运动,成为美国黑人的桂冠诗人。他在《萎靡的布鲁士》(1926)和《犹太人的漂亮衣服》(1927)等诗作中,显示了他对黑人民间表达方式、民间语言和民间音乐的感情。他在把爵士乐和布鲁士融入诗歌方面的创新尤为成功。另一方面,康特·卡伦(1903—1946)写作的诗歌则更加注重个人感受和传统内容,其代表作有《肤色》(1925)、《古铜色的太阳》(1927)和《黑色的基督》(1929)等诗作。卡伦喜爱运用维多利亚时代的节奏分析和诗歌用语形式,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主要的批评家中很受尊敬。但是他的风格却不属于哈莱姆文艺复兴运动中的典型诗歌。

还有一些诗人,虽然知名度较小,但也对哈莱姆文艺复兴运动的成就做出了贡献。阿纳·邦当创作的哈莱姆文艺复兴诗歌没有收集成册,他的《比塞斯达梦幻曲》表现了深刻的哲理思想和历史观点。韦林·坎尼、弗兰克·霍恩在作品中对黑人的苦难历程表达了强烈的个人感情。斯特林·布朗的诗歌使用了比休斯更加纯正的黑人口音。在《南方之路》《消逝已久》等作品中,他以黑人方言进行写作。

在哈莱姆文艺复兴运动的女诗人中,杰西·福西特和乔治亚·道格拉斯·约翰逊主要创作关于爱情与失恋以及女性的敏感等方面的诗歌。安妮·斯宾塞写作的主题虽然和前两位诗人相同,但是表现的形式却具有更多的粗犷风格和较少的主观浪漫主义色彩。和她们相对照,关德琳·贝内特和海伦妮·约翰逊在充满黑人自豪感的诗篇中却避免特别表现妇女的观点。

哈莱姆文艺复兴无疑是一次成功的诗歌运动。约翰逊的《美国黑人诗歌集》于1922年和1931年出版过两次,黑人诗歌所取得的进步可以通过这两个版本的不同进行衡量。在这两个版本问世之间的这段时间内涌现出了一大批富有才华的诗人,其中有卡伦、休斯、邦当、霍恩、坎尼和海伦尼·约翰逊等,他们的诗歌在《美国黑人诗歌集》再版时被收入其中。直至20世纪60年代,美国黑人作家才再度出现如此规模的诗歌活动并且取得类似的诗歌成就。

虽然有人对哈莱姆文艺复兴运动进行过指责,如缺乏深度、对一般民间的现实问题不够关切、未能实现对黑人长期的文化艺术发展潜力的发掘,但它还是代表着美国黑人诗歌已进入了成年时代。哈莱姆文艺复兴运动解放了黑人的表达方式,产生了一些经典式的人物和一批不朽的诗歌。在这一运动之后,美国黑人诗坛所发生的一切,都是以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诗人们所唤起的新意识和奠定的文学基础为根据而发展起来的。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