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间宏作品分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生卒】:1915—

【介绍】:

日本战后派文学*代表作家。生于日本神户。幼年曾受佛教思想影响。青年时期,在法国象征主义*人波德莱尔*、马拉美*、瓦雷里*、兰波*等人影响下,开始写诗和评论。后来接受黑格尔和马克思主义思想。在艺术表现上,他兼收了萨特*的存在主义*、弗洛依德*的心理分析主义、詹姆斯·乔伊斯*和马塞尔·普鲁斯特*的意识流*等现代派表现手法,形成自己独特的文艺理论思想,创造出“从生理、心理、社会三方面表现人”“小说世界与宇宙相等”的“全体小说”理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野间宏亲身参加学生运动,后被征召入伍。在军队中,遍尝了军营、战场、野战医院、军事法庭、监狱等处的非人生活。战争结束后,发表日本文学史上划时期的作品《阴暗的图画》*(1946),确立了其战后派代表作家的地位。其后连续发表几部中短篇小说:《两个肉体》(1946)、《脸上的红月亮》(1947)、《崩溃感觉》(1948)等,从意识、潜意识深层,揭示人类的内在真实,从战争这一特殊社会历史现实中,揭示出人类异化的危机,探索摆脱人类苦难的途径。作品中流露出的虚无主义思想意识中,杂揉着佛教的“空无”思想,体现了作者独特的艺术追求。之后发表了三部长篇:《真空地带》*(1952)、以资本主义股票市场为舞台的《骰子的天空》(1958-1959)、自传体小说《我的塔要立在那里》(1960-1961)。70年代,完成了花费二十三年时间写成的、长达八千页的巨著《青年之环》(1971)。小说充分体现了作者“全体小说理论,描写人的精神、肉体活动,展现出社会生活的表层和底层、激烈动荡的历史现实和宏阔无际的宇宙时空。1973年在亚非作家会议上,《青年之环》获莲花奖。野间宏还发表过许多关于艺术方法、文艺理论方面的论文,论证人生、社会、宇宙等方面的随笔。他的作品,以日本人的性、家庭、宗教、部落解放运动等为题材,通过多层次的立体描写和复杂结构,从不同侧面,揭示社会异化的本质和人的本质,从更高层次上表现了对人生和社会的独特理解。60年代以后,野间宏面对现代社会中工业文明发展所带来的重重矛盾,追求“佛教和马克思主义相结合”,希冀实现“人性”的复归。

野间宏的文学,超越了日本传统小说的狭小框范和日本无产阶级文学的单纯社会性,也超越了西方现代派自我封闭的图圄,将社会现实性与现代主义的现代性溶为一体,受到国际上的关注。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