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
东晋·陶渊明
【题解】
本文是陶渊明晚年时作《桃花源诗》的序。作者在这里描绘了一个没有战乱,没有压迫,安宁和平的理想社会。尽管知道这种社会在当时不可能存在,但从中透露出作者对当时社会的不满与否定,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本文是陶渊明的千古传世之作。“世外桃源”一直被人们视为人间天堂。
【原文】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37]。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
【注释】
[37]落英:初开的花朵。
【译文】
晋朝太元年间,有一个武陵人以捕鱼为业。一天,渔人沿着一条山间小溪前行,一时忘记了路的远近。突然,他看到一片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间没有一棵杂树,花草遍地,鲜艳美丽,落花繁多。渔夫见了非常惊奇,于是继续前行,想要找到林子的尽头。林子的尽头在溪水发源的地方,那里还有一座小山。山上有个小洞,看上去好像还有光亮,于是渔人跳下船,从洞口走了进去。
【原文】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38]。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39],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注释】
[38]俨然:整齐的样子。
[39]阡陌:田间小路,其中南北叫“阡”,东西叫“陌”。
【译文】
起初洞口非常狭窄,仅能通过一个人;再往前走了几十步,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宽阔明亮了。只见那里土地平整广阔,房屋整齐排列。有肥沃的土地、美丽的池塘,茂密的桑树和竹子等。田间小道纵横贯通,鸡鸣狗叫彼此起伏。人们在田间往来耕作,男女的服饰和外面的人完全一样;老老少少都无忧无虑,逍遥自在。
【原文】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40],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41]。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注释】
[40]要:同“邀”,约请。
[41]咸来问讯:咸,都。问询,询问,问候。
【译文】
他们见了渔人,都很奇怪,就问渔人是从哪里来的,渔人都一一作了回答。那人便邀请渔人到他家里,杀鸡摆酒款待他。村中听说来了一位渔人,都赶来向渔人询问情况。他们自称祖先为了逃避秦时的战乱,便带着妻子、儿女和邻居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从此再也没出去过。于是,他们和外面的人隔绝了。他们询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连汉朝都不知道,更不用说魏、晋两朝了。渔人把自己知道的都告诉了他们,他们都感慨万分。其他人又各自邀请渔人到他们家去作客,都拿酒菜热情招待。渔人在那儿过了几天,便告辞回家。村中的人们嘱咐他说:“您在这里的一切都不要告诉外面的人。”
【原文】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42],处处志之[43]。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44]。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注释】
[42]扶向路:沿着来时的路。
[43]志:记,这里指做标记。
[44]规:规划,打算的意思。
【译文】
渔人出了洞口,找到了自己的船,便沿着来时的路回去,并到处做了标记。到了武陵郡下,渔人就对太守说了这一经历。太守立即派人跟他一同前往,寻找先前做下的记号,然而却迷失了方向,找不到通向桃花源的那条路了。南阳的刘子骥,是一个脱俗的读书人,他听说了这件事后,很高兴地准备前往寻找桃花源,但最终没有实现,不久便生病去世了。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去寻访桃花源了。
【评析】
本文通过记述武陵人的所见所闻,勾画了一个明丽如画的世外桃源景象,进而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结合起来,描绘出一个宁静而又淳朴的世外桃源。
作者先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写渔人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桃花源,开始欣赏沿途的风景,“忽逢”二字写出桃花林的虚幻迷离,神秘飘忽,把“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花林作为铺垫,引出一个质朴自然的化外世界。那里没有赋税、没有战争,人与人之间和平相处,诚恳相待,与渔人所处的现实社会形成巨大反差。
文章最后,作者模仿仙人游记的写法,写武陵人在受到热情招待后想带着他人再次进入时,“桃花源”却在瞬息之间烟消云散了。
本文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采用虚写、实写相结合手法,这是本篇的最大特点。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