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曲赋文·赠东林总长老》原文与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诗词曲赋文·赠东林总长老》原文与赏析

苏 轼

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

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元丰二年的“乌台诗案”,使苏轼经受了第一次政治陷害,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达五年之久。元丰七年三月改迁汝州团练副使,始从逆境中挣脱出来,心情舒畅。赴任途中游庐山,遇东林寺常总长老,写此篇。“东林”系庐山古刹,晋江州刺史桓伊于太元十一年(387)为释慧远所建,因释慧永先居西林寺,此寺在东,故名东林。相传南朝宋著名诗人谢灵运在此翻译《涅槃经》,留下翻经台等名胜古迹,吸引着四方游客(参阅李邕 《东林寺碑》、陈舜俞 《庐山记》)。“总长老”指昭觉禅师常总,据《僧宝传》,常总十一岁出家,后得法于黄龙南禅师,元丰三年朝旨改东林为禅寺,命僧常总住持,遂为东林第一代祖师。此番东坡游庐山,常总做向导,伴随他直至西林。东坡以此诗赠给好客的高僧。

“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巧用佛典,禅偈入诗,对仗工整,令人耳目一新。大人物有特殊的“相”,是印度固有的信仰。据说佛陀具有三十二相,第二十七即广长舌相,舌叶广长,覆面及发。《法华经》卷六《如来神力品》: “现大神力,出广长舌,上至梵世。”《大智度论》卷八: “是时佛出广长舌,覆面上至发际,语婆罗门言: ‘汝见经书颇有如此舌人而作妄语不?’”后来借喻能言善辩。“清净身”即清净光明的佛身。《俱舍论》卷一六曰: “暂永远离一切恶行烦恼垢,故名为清净。”《法华经》云: “若说法之人,独在空闲处,寂寞无人声,读诵此经典。我 (释尊) 尔时为现,清净光明身,若忘失章句,为说令通利。”东坡《腊日游孤山》诗云: “名寻道山实自娱。”又 《夜直玉堂携李之仪端叔诗百余首读至夜半书其后》诗云:“每逢佳处辄参禅。”本篇亦当作如是观。诗人用拟人化手法状写庐山风光之美,又借山青水秀庐山美景比拟佛典的奥妙。意谓庐山的溪水汨汩,长流不止,“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语见《阿弥陁经》); 山色青青,幽雅秀丽,似吾佛清净光明之身。东坡借禅家语写诗已达炉火纯青境地,这大约是贬居黄州期间深入钻研佛学的成果吧。

“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这二句是借题发挥。“八万四千”是借典表示事物众多的数字,如 《法华经·见宝塔品》:“若持八万四千法藏,十二部经,为人演说。”形容经典之多也; 又如举烦恼之多,曰 “八万四千之尘劳”,举教门之多,曰 “八万四千之法门”等等。这里则形容偈颂。“举似”谓以物示人,《传灯录·省念禅师传》云: “到处举似人。”这里东坡赞誉普度众生的常总禅师,通晓佛经中不计其数的偈颂,将不辞辛劳地为俗众讲说。

《五灯会元》卷一七《东林总禅师法嗣 ·内翰苏轼居士》条有云:“内翰苏轼居士字子瞻,因宿东林,与昭觉论无情话,有省,黎明献偈”云云,所献即此诗也。按佛教有“无情非佛”之说,“言无凡情 (凡夫的心情),非无圣情(圣者闻声知情,通天地、畅万物)”,此亦 “顿悟入道”的 “要门”。又有“非情成佛”之说,如荆溪湛然所著《金錍经》一卷,即专名天台宗的 “非情草木悉皆成佛之义”,然则佛乃无所不在矣。东坡夜宿东林,与常总长老一夜论此,似通非通,似悟非悟,献此偈又招来物议。明人唐文献《跋<东坡禅喜集>后》、评曰:“子瞻庐山偈云:‘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说者谓东坡犹是门外汉,无山无水时,全身跳入,悉茫茫地……”按东坡从不是禅门中人,不过是“以内典为摈愁捐痛之物”而已。其禅机或许是门外汉,但将此篇做为情景交融的哲理诗来欣赏,还是韵味无穷的。何况自宋以来,本篇一向编入东坡诗集,似不应视为偈颂而加以嘲讽。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