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曲赋文·嫦娥》原文与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诗词曲赋文·嫦娥》原文与赏析

边 贡

月宫秋冷桂团团,岁岁花开只自攀。

共在人间说天上,不知天上忆人间。

诗人边贡在明弘治年间,系 “弘治十才子” 之一,他与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世称 “四杰”。但他的知名度远不及李、何、徐三人。顾起纶 《国雅品》引袁献实曰: “四杰谓李雄健,何秀逸,徐精融,边朴质。”结论是 “边稍不逮,祗堪鼓吹三家耳。”但这种以诗风朴质为才情不逮的讦论准则, 似不够公允。所以陈子龙在 《明诗选》 中称边贡之诗为 “才情甚富,能于沉稳处见其流利,声价在昌縠 (徐桢卿) 之下, 君采 (薛蕙) 之上”,显然陈子龙的评价较切实际。

这首七绝,作者自注云:“时外舅胡观察谢政家居,寄此通慰。”可见作者写这首诗的目的是为了安慰辞官闲居的岳父。以神话传说中的嫦娥故事,寄寓了身处逆境时仍不要忘情世间的思想,既然是劝慰之作,全诗的意绪显得十分蕴藉和旷达。

嫦娥在我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的神话人物。早在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的帛画就绘有 “嫦娥奔月” 的故事。以后历代诗文中涉及嫦娥题材的甚多。对于这样一个古老而又为前人大量吟咏的题材,要想翻出新意实属不易,所以边贡此诗大致仍是蹈袭唐宋诗词的题咏,基本上没有跳出前人的窠臼,只是写的很朴实,感情也很真挚,故仍有可取之处。

首句点明时地和嫦娥所居之处的环境。月宫即广寒宫。秋天本来就是万物肃杀的季节,不仅人间如此,天上亦不例外。一个“冷” 字,不仅写出了自然季节所造成的冷落,同时也透露出人物内心世界的孤寂之感。“团团”,凝聚貌,此处是指月宫中的桂树霜露凝聚,突出秋季景色的特征。江淹《感怀》诗中有 “苍苍山中桂,团团霜露色”之句,此处之 “桂团团” 当即由江诗脱化而出。

次句进一步写嫦娥的形单影孤,长期忍受着清冷不堪的寂寞。“岁岁”表示时间延续很长,不是偶或一时,而是年年岁岁均如此。桂树开花从季节上说紧扣前句的“秋”字,另外桂花香飘十里,馨香馥郁。桂花盛开的季节应在旧历八月,即民歌中所谓 “八月十五桂花香”,而八月十五又是象征团圆的中秋节。嫦娥本是后羿的妻子,因偷吃了后羿从西王母处得到的不死灵药奔往月宫。事见《淮南子 ·览冥训》: “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之奔月宫。”“岁岁花开只自攀”仍是强调了嫦娥的孤独寂寞。杜甫 《月》诗中说: “斟酌嫦娥寡,天寒奈九秋”; 李商隐《嫦娥》中则更明确点出: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宋代谢枋得认为:“诗意谓嫦娥有长生之福,无夫妇之乐。岂不自悔,前人未道及。”月宫秋冷,花开自攀,自悔之意,隐约可见。

三、四句一正一反,写出不必羡慕神仙,还是应该注目人间的微讽劝戒。“共在人间说天上”,诗意一转,转到世人对天界仙人的议论。在文学作品中,大凡对天发抒议论或羡慕仙人,几乎都是对社会现实或个人遭际有所不满的反映。现在作者的岳父仕途坎坷,丢官闲居,自然难免有出世之想。“共在” 的 “共” 字,表示持这种出世思想的人并非少数,其中也包括作者自己,另外还表示对由于仕途多艰,命运多舛而产生这种向往天界的出世思想,自己是深深理解的,当然也是同情的。诗的最后一句写得既出人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这一句并没有顺承前一句,一味地消极沉溺下去,而是讲从别一个角度看,天上的嫦娥,不耐孤寂,长生之福,天伦之乐,孰轻孰重,一目了然。结句很有力量,不仅否定了慕仙出世思想,而且体现出积极奋进的入世精神。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思想一般都比较复杂,往往是儒、释、道交融杂揉在一起,顺境时儒家观念占主导地位,逆境时则释道思想抬头,看破红尘,消极遁世。在仕途不畅,受到挫折时仍坚持积极的入世精神自然是十分难能可贵的,作为晚辈对长辈的劝慰之作,此诗写得委婉自然,含而不露,表现出很高水平的写作技巧。日本诗人森大来在评论唐人绝句时,曾说:“诗至绝句,一毫才气都用不着,半点魄力都费不得。惟视其意象风趣如何耳。语欲浅,悟欲深;调要近,意要远。然才气不厚,情岂得深;魄力不具,意岂能远。但用不着于其语调之间,又费不得于其字句之内,故诗之至难,全在绝句,而所以至难之故,则在其天籁也。”(见江侠庵译《评释唐诗选》卷6)森大来的这段话虽是评论唐人绝句,但对理解边贡此诗也颇有帮助。绝句这种诗体,字数甚少,要在有限的篇幅里用浅近的文字表现出深远的意境,其写作难度之大,可想而知。边贡此诗运用人们所熟知的嫦娥故事,对亲眷长辈进行劝慰,而且“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相信其岳父见到此诗后,定于心有戚戚焉。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