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死了!任凭刽子手
糟蹋我的血肉之身!
他们神情冷漠,
为了让孩子开心,
先剥掉我的皮!
后抽掉我的筋!
他们诅咒我该杀,
死后还要千刀万剐!
可我会挺住!一句话也不说,
连眉头也不皱。
像一棵千年古柞,
任凭万箭齐射,
也巍然不动,我将
勇敢地迎接死亡时刻,
我将以军人或大丈夫气概
平静地升入天国。
在一大群幽魂面前
我将歌唱我的壮烈牺牲,
我讲述的故事
定会打动听众,
我的勇武精神
会使老人感动:
我的事迹有口皆碑,
到处传颂。
人们会异口同声地说:
“你不愧为祖先的好后生!”
我们大家联合起来,
踏上人间的路程,
我们要激发起亲人
复仇的战斗热情,
要向敌人讨还血债,
我们一定能得胜!
我要死了!任凭刽子手
糟蹋我的血肉之身!
但像一棵千年古柞,
任凭万箭齐射
也巍然不动,我将
勇敢地迎接死亡时刻!
(王士燮译)
【赏析】
在大多数19世纪俄文诗歌中,严肃内涵的重要性一向超越形式的表现,波列扎耶夫这首《被俘的易洛魁人之歌》使我们很明显地感觉到这一点。
这首诗以一个被俘而即将被处死的易洛魁人身份,表达了对刽子手的愤怒、不屑和自己的坚强不屈。实际上是借印第安人的形象,诉说了诗人对俄罗斯现实的不平。
首先,这首诗开头平实冷静的描述引人注目。它有意以白描的手法罗列出刽子手行刑的过程,并突出了他们冷漠的神情。这里有一句值得注意:“为了让孩子开心”,这样冷酷的行刑会让孩子们开心快乐,似乎暗指着族群关系的冷漠。当然,这种冷峻格调也突出了杀人者的凶残,对照出将被处死者的勇敢无畏。“像一棵千年古柞”,读诗至此,我们眼前会浮现出表皮粗糙、模样扭曲、质地坚硬的古树形象,这毫无华丽与艳美色彩的喻象,用在这里却十分贴切。
作者并不回避对自身这种勇敢精神的直率歌唱,因为他相信“我讲述的故事/定会打动听众”。后面“我的勇武精神/会使老人感动”一段,根据易洛魁人的历史事迹常由老人口头传讲的情况,又表达出诗人对生命价值的认识和选择。作者认为生存的意义不在于物质生命的延续,如果能以壮烈的牺牲和勇武精神感动人们,并得以传颂,就对得起祖先赋予的生命。诗句能平静直述“我要死了!”就源于对死亡的无畏,和这样一种对死亡意义的张扬。
诗作的最后几句呼应着开头,“古柞”的形象被又一次强调。但总体来说,这首诗的语言率直,几无修饰。波列扎耶夫与同时期其他俄国诗人大都出身贵族,因而用语比较雅致不同,他的词语平实有力,时而使用粗俗字词。像“先剥掉我的皮!/后抽掉我的筋!”如此直接的口语,直白的诗意,令人惊心动魄。他所用的喻体也源自日常粗粝之物,与其语言特点十分合拍。
从某种程度上说,波列扎耶夫的诗已处于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交接点,像他的另一首诗《罗圈儿腿的大尉》,大半采用了写实的方法,而诗人将之喻为“这个油渍麻花的小贩”,又体现了上面所述的语言特征。
(南野)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