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女囚(作于圣·拉萨尔监狱)·谢尼耶》读后感|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青的麦穗成熟着,受到镰刀的矜惜;

青的葡萄整夏天不怕榨床的辚轹,

酣饮着朝露之珠;

而我呵也和它们一样地貌美年轻,

不管当前的时日有什么祸乱灾祲,

我还不愿意死去。

“让那铁石心肠去干着眼慷慨赴死,

我却哭着,希望着,顺着北风的威势

倒下又抬起头来。

日子诚然有苦的,但有些确实鲜甜!

唉!哪有那种蜜呵,吃后不感到腻烦?

哪有无风的沧海?

“我的胸中藏有丰富的奇思妙想。

牢狱之墙尽管高,我有希望的翅膀,

再高压也是徒然:

正如那菲罗美尔逃出了猎户网罗,

更活泼、更快乐地冲着,引吭高歌,

在那冥冥的霄汉。

“会轮到我去死吗?安闲地我去就寝,

安闲地我又醒来;不管睡眠或清醒,

我都是自问无亏。

我活着,大家眼里都闪出庆幸之光!

那许多沉忧之脸看到我在这地方,

又几乎有了欢意。

“我这美好的征程离尽头还太遥远!

我才出发哩,那标树排在路的两面,

我才走过了几棵;

这人生的筵席呵,才不过勉强开端,

我手里捧的金樽仍然是满到边缘,

我才衔到了片刻。

“我还是在春天哩,我定要看到收获;

像太阳完成一年,要四时循序而过,

我也有我的四时。

我正在枝头焕发,构成园圃的精华,

我曾见到照耀的还只是朝日之霞,

我要过我的一日。

“死神呵!不要匆忙,离开,且离开这里;

有些心灵被羞愧、惊慌或失望吞噬,

快去为它们解除。

对于我吗,巴莱丝还留有良辰美景,

爱神还留有蜜吻,缪斯还留有和声:

我还不愿意死去。”

就是这样,我虽然惨凄凄身在囹圄,

我的琴却苏醒了,听一个狱中少女

作这番怨诉祈求;

我摆脱着我奄奄待尽的沉重心情,

把她那天真小口自然流露的哀音

依韵律谱成诗句。

这几章诗是我的牢狱的和谐见证,

谁有那闲情逸致,读这诗定会追问

那个妙人儿是谁:

她的面容和词语都那么风致嫣然,

凡是接近她的人都将会和她一般,

怕自己临到末日。

(范希衡译)

注释:

菲罗美尔: 据希腊神话,系雅典王滂狄翁的女儿,被特拉斯王残酷迫害,她就和妹妹普罗妮尽杀特拉斯王的幼子,然后化鸟飞去。姐姐化为黄莺,妹妹化为紫燕。后人即以菲罗美尔为黄莺的代称,普罗妮为紫燕的代称。

巴莱丝: 古罗马神话中司牧群之神,这里代表乡村美景。

【赏析】

俄罗斯著名女诗人茨维塔耶娃写过一首诗献给安德烈·谢尼耶,其中有一句话:“在我们的时代,活着的不是人。”这一句话,揭示了安德烈·谢尼耶生命后期的时代特征。

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谢尼耶满腔热情地参加了这场革命。由于他反对暴力,对雅各宾派后期采取的措施表示不满,遭到雅各宾派逮捕,被推上了绞刑架。就在他死后的第三天,罗伯斯比尔政权也倒台了。

《青年女囚》这首诗是安德烈·谢尼耶在被关押进圣·拉萨尔监狱时写的。这“青年女囚”是佛勒利公爵夫人,当时是哥瓦尔小姐,年25岁,与作者关押在同一监狱中。那是1793年,法国大革命正在“恐怖”时期,凡是关进这个牢狱的政治犯几乎无一人能够免死,而哥瓦尔小姐有一天却天真地说道:“我还不愿意死去哩!”这句话感动了诗人,就为她谱写了这首诗。

全诗共分九小节。前七小节都是哥瓦尔小姐的“独白”,最后两小节是诗人的陈述。

诗歌一开篇,哥瓦尔小姐自比青麦穗和青葡萄,不惧镰刀和榨床,不管当时的时日有多么艰辛,也不愿意死去。开章明义地表达了自己的乐观精神和对生活的希冀。

虽然被关押在黑暗潮湿的牢笼里,但哥瓦尔小姐却觉得:“牢狱之墙尽管高,我有希望的翅膀,/再高压也是徒然……”她渴望自己像雅典王女儿菲罗美尔那样逃出猎户罗网,在霄汉引吭高歌。

哥瓦尔小姐相信希望最终会到来,她除了不断鼓励自己,也在影响着周围的狱友们。她的坚定和乐观使得周围的人也受到了感染,大家透过她脸上的光,来希冀未来。为此,她责令死神“离开,且离开这里”,“我还是在春天哩,我定要看到收获”,“我要过我的一日”、“我还不愿意死去”。

在最后两节,诗人出现,他觉得自己就像俄耳浦斯那样,创作的琴弦被拨动,而苏醒过来。虽然“惨凄凄身在囹圄”,却被这位年轻姑娘感染,摆脱了“奄奄待尽的沉重心情”。

在大革命期间,安德烈·谢尼耶曾为好几位女性写过颂歌。这一首诗不像其他诗歌那样激昂奋进,而是以抒情的笔调,赞美了一位乐观坚定的女性,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积极和向往。

诗歌完成没几天,诗人以“人民敌人”的罪名被推上了断头台。又过了几天,“恐怖”政权垮台,“青年女囚”出狱了。

(柴田)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