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天地一片空旷,自我像一个哨兵
在灵魂的大门口暂时闭上眼睛;
就像今天,一群鸽子
在河水湍急的岸上拍动翅膀,
我走向那河水洗澡,脱光了衣服,
把水撩到我的大腿上;
然后我赤脚踏着光滑的圆石走动,
心想:“这个世界不需要
再有一个天堂”——但天上紫色的云头
很快落下雨来,我躲到
柳树和荆棘之下,像从前
亚当躲避圣父。我给弗兰西带回
一小枝湿湿的野薄荷,
明天它将像土豆一般茁壮生长。
(西川 译)
【赏析】
《秋之书》是巴克斯特生前准备出版的最后一本诗集。新西兰文学评论家弗兰克·麦凯在一篇悼念巴克斯特的文章中指出:“这是一本高尚的书,展现了他丰富的人性——他的和蔼、他的幽默、他那尖锐的社会批判、他所获得的宗教信仰……这是生命燃烧的见证,恰如其分地回应了诗人的祈祷:‘让我成为那被掰开的面包,被饮下的酒。’”《秋之书》是由一组长诗组成,实际上里面写了四十八个诗歌片断。在该书以及随后出版的《耶路撒冷十四行诗》中,诗人坚持着一种对于灵魂的持久的洞察力,在物质和精神、自然和上帝、主体与客体、自我与他者之间,以及在纯朴的生活方式与灵魂深处的种种欲望之间,寻求一种属于他的独特的说话方式,他有血有肉地向我们展示了他散漫的思维过程,而不是思维结果。
本篇选自《秋之书》第五首,诗中也具有明显的宗教思想色彩以及道德倾向,另外,这首诗还受到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影响。诗歌以“此刻天地一片空旷”发端,引发读者的思考。在这片空旷的天地间,应该会有什么事情发生。那么到底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诗人何为呢?正当人们准备放纵思想的“野马”之时,不料诗人立即来了一个转折——“自我像一个哨兵/在灵魂的门口暂时闭上眼睛”。“自我”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三重人格理论”中的核心概念,是自己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的部分,一定程度上体现为平日表现着的自己,自我的机能是寻求“本我”冲动得以满足,而同时保护整个机体不受伤害,它遵循的是“现实原则”,为本我服务。由于它常常夹在“本我”(以快乐为原则)和“超我”(以道德、信仰为原则)之中,所以常常受压。因此,常出现一些“自我保护”的有趣现象,如投射(projection),把自己一些接受不了的特征加在别人身上,然后恨那些人。按照进化论的观点,人是从高级动物进化来的,因此,人的身上始终存在动物性的欲求。但是,人之所以为人还在于他不愿意被这种动物性欲求所支配,总是力求超越使自己向理想化完美的人格升华。于是,在追求完美人格的过程中,人类的灵魂深处常常充满动物性与神圣性的深刻矛盾,这种“情”与“理”、“肉”与“灵”、“本能”与“道德”、“卑劣”与“崇高”等人格精神的内心冲突使“自我”在“本我”和“超我”之间进行对话,从而调节“自我”的行为。将“自我”比拟成一个哨兵,非常贴切。
诗歌继续表现“空旷天地”间的物与“我”,营构出一幅自然、和谐、闲适、美满、秀丽的风景画面。“这个世界,不需要再有一个天堂”,应当享受现实美丽的生活呀,何必去把希望寄托在来世呢!此在就是“天堂”。把握快乐的、本真的此在不就可以了吗?又有什么必要有宗教信仰、道德准则呢?
但是诗人马上来了一个转折——不可如此,如此是达不到的。因为只要人有所表现,上天就会有不平凡的征兆——“但天上紫色的云头/很快落下雨来”,警示着人类注意自我的行为,当然这种行为不止于诗歌中所云,读者可以大胆去假设和联系由于人类放纵自己欲望造成的后果,比如二战等等。接着诗人写下他的选择——躲到柳树和荆棘之下,像从前亚当躲避圣父。亚当和夏娃的故事众所周知,因为经受不住外界的诱惑,放弃了自己的道德理念,没有约束住自我的行为,故而被圣父处罚。巴克斯特的诗带有明显的道德倾向,喜欢用宗教理念来教育和引导人们。在他20世纪50年代初出版的《新西兰诗歌新趋向》一书中,道德是他诗歌研究的主要标尺。但他对诗歌的评价与分析不乏真知灼见。他认为,诗歌“应该包含道德真理,每个诗人都应该根据自己的认知成为预言家,每个诗人都应是堕落社会里的健康细胞”。从本诗中,我们也同样可以感受到。诗歌最后写:“我给弗兰西带回/一小枝湿湿的野薄荷,/明天它将像土豆一般茁壮生长。”与前面相接,凸显了诗人借助想象勾画和睦无间的理想生存图景,向往和平和自然。诗人从具体的一物一景中创造诗歌意境,从诗的意境中反射道德哲理,显现宗教理念。他超人的语言驾驭能力和韵律节奏感,使他在诗歌表达上得心应手。
(喻 琴)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