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节童话 [俄国]普希金》读后感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呜啦!游牧的专制君主

骑马回到俄国国土。

基督呱呱地哭得好苦,

全国人民跟着他哭。

圣母玛丽亚手忙脚乱地吓唬基督:

“乖乖,别哭,少爷,别吵!

俄国沙皇——妖怪来了!”

沙皇进门,庄严宣布:

“俄国百姓,瞧瞧皇上

普天之下威名远扬,

刚脱下普鲁士制服,

又换上奥地利军装。

欢庆吧,百姓,瞧瞧寡人心宽体胖,

报纸捧场的文章连篇,

朕一面吃喝一面许愿,

兑不兑现可没放心上。

“这还不算,未来更奇,

且听朕的宏图大计:

朕叫拉夫洛夫辞职,

把索茨送进疯人院里,

赐你们一部法律代替郭尔哥理,

完全是出自朕的仁慈,

完全是出自朕的恩赐,——

赐给人民人的权利。”

小基督快活得不得了,

在襁褓中欢蹦乱跳:

“难道说这都当真?

难道这不是开玩笑?”

圣母拍着他:“闭上眼睛睡吧,小宝宝,

听了沙皇他寡人孤家

讲了这么多一大套童话,

现在你该睡觉了。”

(飞白译)

【赏析】

《圣诞节童话》是普希金刚从皇村中学毕业时作的反专制、反暴政的优秀作品。这首诗作于1818年,用的是圣诞颂歌的形式,内容则是一首政治讽刺诗。作者当时年方十九,虽是一个刚刚毕业的中学生,却在诗中写出了叱咤风云的气概。

1818年圣诞节前夕,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在与神圣同盟的盟国首脑开会后,从德国回国。这正是神圣同盟称霸于欧洲,沙皇政权专权于国内,声势赫赫,炙手可热的年代,青年普希金却把皇上嘲弄得体无完肤,使他成了一个历史丑角,而圣婴耶稣也被他顺便拿来开了个善意的玩笑。

在这首不长的戏剧诗中,普希金描绘了三个活灵活现的人物形象: 沙皇、圣母玛丽亚、圣婴耶稣。玛丽亚和耶稣实际上代表老百姓对沙皇的两种看法,耶稣因天真而受骗,圣母却看穿了沙皇的虚伪。玛丽亚点破沙皇的诺言全是“童话”,紧紧扣住题中的“圣诞节”和“童话”做文章,巧妙之极。

诗一开头称沙皇为“游牧的专制君主”,既指沙皇出国活动,同时又把沙皇比作四处掳掠的游牧部落首领。圣诞节本是欢乐的节日,但是随着耶稣的呱呱哭声,“全国人民跟着他哭”,此语中含义无穷。这时圣母的一声“乖乖,别哭,少爷,别哭!”充满生活情趣,圣母、圣婴此时已化作了普通老百姓,只有人性而不带丝毫神性了。而“妖怪来了”也就代表了人民对沙皇的看法。

诗中第二、三两节全是沙皇的台词。第二节的“刚脱下普鲁士制服,又换上奥地利军装”,说的是亚历山大一世在亚琛开会时穿盟国的军装露面。第三节点到的几个人都是沙皇政府中镇压人民的暴吏——拉夫洛夫是警察部执行司司长,索茨是出版检查官,郭尔哥理则是首都彼得堡的警察总监。沙皇说的要“赐给人民的权利”,指的是亚历山大一世1818年许下的关于立宪的空头诺言。抛开欺骗不说,向人民“恩赐”人的权利,这本身就是极大的讽刺。

结尾的第四节运用寓言笔法揭露沙皇的欺骗,只用淡淡几笔,就揭露得入木三分。青年诗人的才华于此可见。

不言而喻,普希金这首锋芒毕露的诗,当时是不能发表的。他同时还写过若干首“圣诞颂歌”形式的讽刺诗,但只保存下来这一首。

因为普希金的诗在青年中手抄流传,沙皇恐慌,一度把普希金流放到南方。尽管普希金多次遭到挫折,而十二月党人起义又遭到失败,诗人仍然抱着乐观的希望和贵族自由主义的理想,终不愧为“十二月党人的歌手”。普希金实践了他的宣言:“我的永远正直的声音,是俄罗斯人民的回声。”

(飞白)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