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却了时隐时现的悲伤
微弱了破碎的心的跳荡
灰烬涂白了炽红的炭
我啜饮着蜜酒般的夏日
我在八月进入了梦里
在科雷兹的玫瑰庄园
那是谁啊这样突然地
在园中沉重地啜泣
在微风中低声地责备
啊别这样匆匆唤醒我
只要这片刻美妙的歌
就会把绝望遣散开去
刹那间我仿佛听见
麦田中间一片混乱
各种武器嘈杂的响声
使我深深感到忧伤
无论石竹或是迷迭香
都留不住泪水的芳馨
我不知道我怎能失去
我痛苦的阴暗的秘密
轮到阴影支离破碎了
我无休无止地寻求
当出现了九月的破晓
我的爱我是在你怀里
外面有谁在低声唱起
一支法兰西古老的歌
我终于把痛苦识破
歌的迭句像裸赤的脚
扰乱了静静的绿波
(罗洛 译)
注释:
1940年5月,法国战败投降纳粹后,南部尚未被纳粹武装占领,因称“自由区”。
科雷兹(Corréze),法国中央高原的一条小河,小河流经的一座小城亦名科雷兹。
【赏析】
阿拉贡早期的文学创作载入了达达主义运动和超现实主义运动的史册。他具有超一流的讽刺天才,以散文家犀利的笔锋,生动地揭露了他那个时代里许多荒谬的事情,甚至对那种要把超现实主义变成一种时髦的企图也给予了无情的鞭挞。加入共产党后,阿拉贡的诗作有了很大转变,他开始采用民族诗歌的传统手法进行创作。法兰西和他的妻子艾尔莎成为他诗歌创作的两个主题,多数是两者交织在一起。他这时期的诗作富有旋律性,充满抒情色彩,汲取了中世纪史诗和骑士文学的传统精华,熟练灵巧地再现了中世纪史诗和骑士文学的韵律和节奏。
《自由区》是阿拉贡的代表作之一,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同时也是对战争年代所造成的伤痛的拒绝。诗人在现实生活中无法获得自由,他转而向梦见寻求,于是诗人写道: “我”在成熟的季节——八月里进入梦乡,那是在科雷兹的美丽的玫瑰庄园,在那里“我”渐渐忘却了时时缠绕在心头的伤痛,“我”那破碎的心也不再那么剧烈地跳动,“我”在梦中走向平静,黑夜那灼人的炭火已经熄灭了,那血一样的颜色已经被那预示着光明的灰白色的灰烬所覆盖。“我”享受着温暖甜蜜的夏日,惬意地进入“我”梦中的自由区。可是,那究竟是谁在耳边沉痛地哭泣呢?“我”好像听见在这美丽的庄园里也是怨声载道。唉,别这样把“我”匆匆唤醒呀,梦中这片刻的自由、瞬间的安宁也足以慰藉“我”那绝望的心灵了。“我”真的不愿醒来面对这个残酷的世界,可是“我”听见不远处的麦田里一片混乱,好像各种武器在那里混战一团,难道这个世界真的疯狂了吗?这让“我”忧伤到绝望。你看那石竹花和迷迭香花是多么的芬芳美丽呀,可是人们好像更愿意欣赏别人痛苦的眼泪!“我”不知道人类如何才能抛弃那些给人类自己带来无尽痛苦的阴暗的心理,人类把自己的世界已经弄得支离破碎了,可他们仍不肯罢手!千百年来人们无休止地寻求自由和平,也许希望就在不远的将来吧。“我”梦见自己在恋人的怀抱中寻求温暖和甜蜜,耳边有人轻轻地唱起了一首古老的法兰西民谣,“我”终于从痛苦中破茧而出,呼吸着自由的空气。民谣的歌句不停地重复着,像一双赤裸的大脚,从历史的尽头走来,把“我”从自由的梦中惊醒。
这首诗以作者独白的方式写成,但这里的“我”并不仅仅是诗人自己,实际上代表了所有渴望自由的法国民众,甚至也代表了人类自身。阿拉贡把此诗写得美丽而忧伤,语言接近民歌的色彩,不像其他超现实主义诗人的语言那么隐晦难懂。诗人所摄取的意象也比较日常化,虽然描写的多是梦中的景象,但诗人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意象却简单而明晰,去掉了超现实主义喜欢的混乱和繁复。这首诗的情感在绝望中保留着希望,在忧伤中透露着喜悦,那是因为诗人即使是甜蜜的梦中也无法忘却现实的痛苦,他把梦境和现实紧紧地集结在笔下,同时也表达了对现实世界中的“自由区”的深切渴望。
阿拉贡的诗歌很大一部分是写给妻子艾尔莎的,艾尔莎也是一位作家,1928年认识阿拉贡之后,一直在精神上给予他极大的支持与慰藉。阿拉贡的另一部分重要的诗是抗战诗,他曾在前线作战,也在法国南方参加过地下斗争,领导知识界抵抗运动,使用笔名“愤怒的弗朗索瓦”发表诗歌,召唤同胞团结起来打击德国侵略者。诗有时以小册子或传单形式出现,从内容到形式都更进一步大众化了。阿拉贡的诗在初期是用自由体,后来无论韵节、句式都恪守法国传统诗格律,但有时为了丰富节奏,他把脚韵跨行移到后面一行头上,这样他的某些十二音缀诗读起来很像十音缀诗。晚年他的有些诗句加长了,甚至长到十八音节。他的诗也像他所推崇的阿波利奈尔的诗一样,不用标点。
(杜绣琳)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