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尔逊·奥尔德里奇·洛克菲勒(Nelson Aldrich Rocke-flleer,1908—1979),美国大垄断财团——洛克菲勒财团的政治代表,纽约州前州长,美国第四十一任副总统。
纳尔逊于1908年7月8日出生在美国缅因州的豪富之家。祖父是以石油业起家的垄断资本家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外祖父是当时有权有势的参议员纳尔逊·奥尔德里奇。纳尔逊是以外祖父的名字命名的。
纳尔逊有一个胞姐,在五兄弟中排行第二。他生性好动,从小喜欢恶作剧。他会用手指把一个兄弟正要伸向嘴边的食物轻轻弹走;也会乘父亲不留神,把食物扔向旁桌的兄弟,闹得家人啼笑皆非。他常因冒犯家规,被父亲撵离饭桌。
进入小学—中学一贯制的林肯学校后,纳尔逊一味热衷于社会活动,对学习掉以轻心。中学毕业,他的数学与法语成绩不佳,上不了名牌大学。经父亲出面托情,总算勉强进入达特默思大学,主修经济。在同窗好友、高才生约翰·弗伦奇潜移默化的影响下,纳尔逊在高年级时学习成绩才有长进,获得参加美国大学优秀学生联谊会的资格。大学最后一年,纳尔逊选择美孚石油公司为题撰写毕业论文,为其祖父歌功颂德。
毕业后,1930年6月23日,纳尔逊与玛丽·托德亨特·克拉克结婚。克拉克出身费城名门世家,祖父是宾夕法尼亚铁路总裁,父亲为投资银行家,与纳尔逊门当户对。这对新婚夫妇凭借家庭的财势,从1930年7月至1931年4月,作了九个月的环球旅行,到过日本、中国、朝鲜、苏门答腊、缅甸、泰国、印度等地。沿途,他们同美孚石油公司驻国外代表、大通银行和洛克菲勒基金会的国外代表见面,还会见了各个国家元首与政府首脑。他俩在泰国受到国王隆重礼遇。在当时英国殖民地印度,他俩携带英国首相麦克唐纳的介绍信,被奉若上宾,甚至在国宾下榻的政府大厦住宿。
回国后,在父亲再三敦促下,纳尔逊于1934年到洛克菲勒财团所属大通银行工作,与银行海外部及有关石油公司打交道。三十年代中期,正是洛克菲勒财团向外拓展的时期。该财团所属新泽西美孚和纽约美孚两家石油公司已打入中东,在伊拉克石油公司取得23.75%的股份,又取得巴林岛的石油开采权。加利福尼亚美孚石油公司正渗透到沙特阿拉伯。洛克菲勒财团在插足中东石油的同时,对新近开发的拉丁美洲委内瑞拉大油田垂涎欲滴。纳尔逊代表洛克菲勒财团,与国际石油界展开了一番较量。1935年,纳尔逊前往伦敦、巴黎,与国际石油公司尤其是英国石油界人士谈判。最后,三国的石油公司控制了委内瑞拉所属原油的99%,其中洛克菲勒财团的新泽西美孚石油公司夺得49%的股份,名列首位。纳尔逊在新泽西驻委内瑞拉子公司——克里奥尔石油公司挂了一个董事头衔。
纳尔逊巧言善辩的谈判才能博得其父赏识,此后,每逢洛克菲勒财团石油利益在国外受到威胁,总是由纳尔逊出马处理。三十年代后期,拉美国家民族主义情绪高涨,纷纷宣布要把美孚石油公司财产收归国有。洛克菲勒家族拥有巨额投资的委内瑞拉也通过了严厉的石油改革法。洛克菲勒家族的石油利益受严重冲击。1937年春,纳尔逊出访拉美20国,与当地美孚石油公司经理人员讨论形势,研究对策。纳尔逊从中得出了两点结论:一、拉美天然资源丰富,潜力极大,有利可图;二、洛克菲勒家族石油公司如要逃避免受国有化的命运,唯有搞点小恩小惠,如发展医学,开办学校,建造公共设施,促进社会福利事业等。否则,所在国经济落后,政局不稳,必然影响洛克菲勒财团的利益。
纳尔逊深感洛克菲勒财团的利益与美国统治集团的政策密切相关,只有美国在拉美的霸权地位巩固,洛克菲勒财团的巨额投资才有保障。因此,纳尔逊决定直接投身政界,对美国的拉美政策施加影响。
纳尔逊参政的设想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得以实现。战时,对拉美事务胸有成竹的纳尔逊,拟订了一份备忘录,题为“西半球的经济政策”。他献策说,为了保卫美国在西半球的利益,抵制纳粹德国的宣传攻势,美国务必在战时向拉美提供经济援助。
1940年6月,纳尔逊的备忘录经过霍普金斯的大力推荐,成为他谋求一官半职的“敲门砖”。8月16日,罗斯福总统任命纳尔逊为“美洲国家商务文化关系协调局”(简称“美洲事务协调局”)局长。该协调局的活动从1940年8月起,到1946年5月止,共花费1.4亿美元。它主要从事文化渗透,同时大量搜集拉美各国的政治经济情报,多方抵制纳粹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美国后院的战时安全。纳尔逊的工作受到罗斯福嘉奖。1944年,他晋升负责拉美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参预拟订战后在拉美加强泛美体系的决策。1945年4月,在酝酿成立联合国的旧金山会议上,纳尔逊拉拢拉美国家联合支持美国,并推动拉美主要国家阿根廷加入联合国,从而加强了美国在联合国的地位。
1945年8月23日,纳尔逊因官场倾轧,被迫辞职。当官不成,他暂把兴趣放在向拉美提供“技术援助”上。1946年7月,他筹建了“美国国际经济与社会开发协会”。该协会挂着“非赢利性的慈善组织”招牌,同愿意提供基金和人员的当地政府合作,共同执行卫生、农业、教育及道路建筑等方面的“训练和援助”计划。1947年,他筹建了“国际基础经济公司”。该公司是个赢利企业,洛克菲勒家族出资1,600万美元,由纳尔逊任总经理。它把委内瑞拉和巴西作为试验场所,并在其他拉美国家推广实行,涉及石油、金融、房地产、现代农场、食品公司、水产和渔业加工领域、创办超级市场等。
1949年1月,杜鲁门在第二届总统就职演说中,提出对广大的亚、非、拉美地区实行“技术援助落后地区计划”,也称“第四点计划”。它是美国实行新殖民主义政策的一种形式。人们普遍认为,“第四点计划”在很大程度上采纳了纳尔逊在拉美的经验。纳尔逊的传记作家亚历克斯·莫里斯便说过,纳尔逊的经验是“著名的第四点计划的先驱”。杜鲁门宣布“第四点计划”后,纳尔逊致信道贺,赞扬此举将使杜鲁门“名垂史册”,还热情表示私人企业愿与政府携手合作,共同贯彻这一计划。
1950年11月14日,杜鲁门任命他为“国际开发咨询委员会”主席,负责提出执行“第四点计划”的政策。1951年,当“第四点计划”争取国会支持时,纳尔逊指出,美国所需战略物资和紧迫物资中,73%来自不发达地区。如不援助这些地区,美国就会失去这类供应来源。同时,纳尔逊撰文《进步中的伙伴们》,鼓吹私人资本大量输入亚、非、拉美地区,实行经济掠夺,对贯彻“第四点计划”发挥关键作用。
艾森豪威尔任总统时期,纳尔逊于1953-1954年担任卫生教育福利部副部长,1954—1955年任总统外交事务特别助理。1955年日内瓦最高级首脑会议召开前,纳尔逊网罗智囊,组织班子,在弗吉尼亚州匡蒂科的海军陆战学校开会(一般称之为匡蒂科讨论会),为美国拟订鼓吹“裁军”的“开放天空”计划。按照该计划,若苏联提出立即销毁两国所有核武器的建议,美方可向苏方提议交换军事蓝图,并开放领空互相让对方从事空中视察。“开放天空”计划使美国在日内瓦会议讨论裁军问题时占据了某些主动。
1957年10月4日,苏联成功地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在美国政界军界人士中引起一片混乱。1958年初,纳尔逊在参议院军事委员会警告说,美国务必扭转这一趋势,“否则世界均势将转向有利于苏联集团”。纳尔逊还以洛克菲勒兄弟基金会名义,成立“特别研究计划委员会”,全面研究美国对苏政策。他专聘哈佛大学教授亨利·基辛格任执行主任。参加该委员会的,不少是政界元老、军界宿将和社会知名人士。1958年上半年,纳尔逊以洛克菲勒兄弟基金会名义,陆续提出有关美国政治、军事、外交和经济等方面的三个研究报告。这些报告吸引了美国朝野的注意力,也扩大了纳尔逊在美国的政治影响。
纳尔逊决定为自己赢得一块政治地盘。1958年6月底,他宣布竞选纽约州长。他的竞争对手是曾任商务部长与驻苏大使、当时任纽约州长的艾夫里尔·哈里曼。为战胜这位资历很深的州长,纳尔逊组织了竞选班子,确定广泛接触各界群众的竞选策略。宣布竞选后一小时,纳尔逊立即偕同妻儿乘坐飞机,周游全州,行程达8,000多英里。他在竞选时,除尽力取得共和党内保守派支持外,把主要精力放在争取普通选民上。他在103个团体发表了135次正式演说,不惜深入大街小巷,尽量表现得“平易近人”,博得选民的好感。相比之下,哈里曼则显得雍容华贵、落落寡合。结果,纳尔逊以573,000张选票战胜了哈里曼,第一次当上了纽约州长。此后15年,纳尔逊连任四届纽约州长。
当选纽约州长之初,纳尔逊才50岁。他把州长职位视为台阶,最终目标是攀登总统宝座。为此,他先后于1960、1964、1968年三次寻求充当共和党总统候选人。
1959年下半年,纳尔逊急不可待地派遣人员四下摸底,了解他是否有可能获得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的提名。他本人则于同年10月—12月周游全国,以未经宣布的候选人身份发表演说。当时共和党大多数领袖支持尼克松。尼克松因访苏期间与赫鲁晓夫展开的著名“厨房辩论”①,提高了在美国选民中的地位。纳尔逊根本不是尼克松的对手,经过一番较量,败下阵来。
1964年纳尔逊第二次竞选总统,在共和党初选阶段,就输给了党内右翼戈德华特。
两次谋求竞选总统失败后,纳尔逊组织智囊总结教训,提出一套比较切实的外交政策见解。纳尔逊看到,肯尼迪去世后,美国由于卷入越南战争而削弱了自己的实力,苏联乘机在第三世界扩张,逐渐赢得与美国平起平坐的地位。如何扭转美国颓势,成为美国外交政策的中心。他的谋士基辛格,竭力向他兜售均势外交,即美国以实力为基础,在多种力量存在的世界上,纵横捭阖,多方平衡,以挽回颓势,继续称霸全球。基辛格的具体主张是:美国从越南撤军,尽早结束越战,避免力量长期被牵制在那里;结束美国同中国关系的冻结状态,尽早使两国关系正常化;密切同西欧、日本的盟国关系;与苏联、东欧缓和关系的同时,在海上、陆地、空中与苏联展开全面争夺。尽管纳尔逊信任基辛格,就外交政策提出了锦囊妙计,但在1968年的总统竞选活动中,还是因得不到共和党多数支持而败于尼克松。在竞选结束时的记者招待会上,人们发现纳尔逊语声嘶哑,神态疲惫。
纳尔逊虽然在总统竞选中再次败北,他还是对尼克松政府表示大力支持。1969年初,新总统到任第一天,他就前去拜谒。同年5月,他以总统特使、代表团团长的身份,访问拉美列国,旨在提出有关西半球政策的新建议。然而,他一到洪都拉斯,便遇上愤怒的示威人群。在拉美其它国家,他也发现了同样强烈的反美情绪。回国后,纳尔逊敦促尼克松政府努力维持西半球安全,要求政府加强对拉美军人政权的支持。
从拉美返回纽约后,纳尔逊全力处理州内事务,加紧控制州政府机构。1970年11月,他轻而易举地赢得了空前的竞选胜利,连续第四次出任纽约州长。1971年9月,阿蒂卡的州监狱中,1,300名囚犯扣留了38名监狱官吏和警卫。纳尔逊下令镇压,派直升飞机施放催泪弹,并派盘踞在监狱各据点的狙击手居高临下扫射囚犯,当即打死43人,打伤80人。连调查这次事件的特别委员会都认为,纳尔逊“对阿蒂卡监狱的袭击,是一件在道义上丢脸的事”。
1973年12月,纳尔逊辞去州长职务。1974年12月19日,他接受福特总统提名,成为美国第四十一届副总统。纳尔逊身为副总统,在内心深处却始终郁郁不欢,经常会情不自禁地说:“我不认为我是甘居第二号人物的。”
纳尔逊于1976年辞去副总统职务。此后,他把精力放在艺术上,以排解政治上的失意情绪。他开设了一家店铺,出售他收藏的艺术珍品的复制品。其他商人骂他是市侩,他却毫不在乎地说,他是在竭尽所能,帮助国民分享他的艺术情趣。
1979年1月26日晚,纳尔逊心脏病骤发, 扑倒在办公室中。当晚10点15分在医院去世,时年7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