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欣赏的三大政论家
毛泽东爱读史书,喜欢评骘历史人物。他尤其喜欢读那些纵论治国的政论文。他极为欣赏的政论家有三个,一是西汉的贾谊,一是初唐的马周,一是中唐的刘贲。
贾谊
贾谊,又称贾太傅、贾长沙、贾生。西汉政治家、文学家。河南洛阳人。18岁时,就以博学能文而闻名于郡中,得到郡守吴公(秦朝丞相李斯的同乡,又是李斯的学生)的赏识,收为弟子。文帝即位后,因吴公的推荐,任为博士,掌文献典籍。其时,贾谊不过20多岁,在博士中最为年轻,但以见识和议论,赢得博士中年长者的尊敬,受到文帝的重视,不到一年,被擢升为太中大夫。朝廷上许多法令、规章的制定,都由他主持进行。
贾谊在政治上主张改革,提出改定历法、修正律令、制定制度等,引起了一部分朝臣的不满。他们以“”(《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的流言,动摇了文帝对贾谊的信任,结果文帝让贾谊离开长安,去做长沙王的太傅。后人称贾谊为贾长沙、贾太傅。
在长沙任职的三年中,贾谊的心情一直抑郁不欢。文帝七年(公元前173),贾谊被召回长安,任梁怀王的太傅。此时文帝虽仍赞赏贾谊的博学,但对于他多次上疏陈述的政治主张并不采纳。后来梁怀王骑马摔死,贾谊认为自己没有尽到太傅的责任,经常悲泣自责,不久而逝。
贾谊是杰出的政论家,其作品最着名的是《过秦论》(多年来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与《治安策》(又称《陈政事疏》),载于《汉书·贾谊传》。
毛泽东最喜欢贾谊的《治安策》,该文从国家的长治久安出发,居安思危,痛陈盛世下潜伏的危机,直指西汉同姓王分封制之弊:诸王幼弱,可暂免为祟,但将来长成,国家必现的尾大不掉局面。建议朝廷“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及早削弱其挑战中央的能量。贾谊还提出了匈奴侵扰、抗外不力、世风奢靡、仁义不施等种种弊端。所提措施都有的放矢,分析时势亦有理有据。毛泽东曾称赞《治安策》“是西汉一代最好的政论”,“全文切中当时事理”。“事理”者,治国方略也,现实政治也。
毛泽东赞扬贾谊,在其早年诗句“年少峥嵘屈贾才”中已见端倪。后来在评价初唐诗人王勃时曾说:“以一个二十八岁的人,写了十六卷诗文作品,与王弼的哲学(主观唯心主义)、贾谊的历史学和政治学,可以媲美,都是少年英发。贾谊死时三十几,王弼死时二十四,还有李贺死时二十七,夏完淳死时十七,都是英俊天才,惜乎死得太早了。”
毛泽东1958年4月27日还专门写给秘书田家英一封信,让其读《贾谊传》。全文如下:
家英同志:
如有时间,可一阅班固的《贾谊传》。可略去《吊屈》《鹏鸟》二赋不阅。贾谊文章大半亡失,只存见于《史记》的二赋二文,班书略去其《过秦论》,存二赋一文。《治安策》一文是西汉一代最好的政论,贾谊于南放归来着此,除论太子一节近于迂腐以外,全文切中当时事理,有一种颇好的气氛,值得一看。如伯达、乔木有兴趣,可给一阅。
毛泽东
毛泽东在多次讲话中,说到历史上年轻有为的人物时,常常提到贾谊。如1958年5月8日在八大二次会议时,毛泽东作“破除迷信”的讲话,一口气讲了几十个年轻有为的例子,其中也谈到贾谊。毛泽东说:“汉朝有个贾谊,十几岁就被汉文帝找去了,一天升了三次官。后来贬到长江,写了两篇赋,《吊屈原赋》和《鹏鸟赋》。后来又回到朝廷,写了一本书,叫《治安策》。他是秦汉史专家。他写了十篇作品,留下来的是两篇文学作品(两篇赋),两篇政治作品——《治安策》与《过秦论》。他死在长沙的时候才只有33岁。”
毛泽东曾两次写诗歌颂贾谊。他一生两次写诗歌颂的历史人物,仅贾谊一人而已。一首是1954年写的《七律·咏贾谊》:
少年倜傥廊庙才,斗志未酬事堪哀。
胸罗文章兵百万,胆照华国树千台。
雄英无计倾圣主,高节终竟受疑猜。
千古同异长沙傅,空白汨罗步尘埃。
另一首是1964年写的《七绝·贾谊》:
贾生才调世无伦,哭泣情怀吊屈文。
梁王堕马寻常事,何用哀伤付一生。
这两首诗均最早发表于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9月版《毛泽东诗词集》。
马周
毛泽东读欧阳修等着的《新唐书》时,读到《马周传》中“马周上疏”的那一页,毛泽东在其天头处写下:“贾生《治安策》以后第一奇文。宋人万言书,如苏轼之流所为者,纸上空谈耳。”评价之高,竟至“第一”,而且不惜贬抑历代仰作文坛北斗的苏东坡以作对照性褒扬。这还不足以表达毛泽东对马周的极为推崇,针对这篇传记所谓马周才能不及傅说和吕望的结论,毛泽东批注:“傅说、吕望何足道哉,马周才德,迥乎远矣。”傅说是由奴隶而成为商朝宰辅的,吕望即协助周武王灭纣的那位姜太公(因受封于吕,从其封改姓)。马氏超逾神通广大的姜太公,可以想见其在毛泽东心目中的地位。
毛泽东所评点的“马周上疏”,那是马周于贞观六年给唐太宗的一封奏折。该奏折不粉饰太平,直言各处“营造供奉器物,并诸王妃主服饰,皆过靡丽”;痛陈百姓所服的徭役太重,“兄去弟还,往来远者五六千里,春秋冬夏,略无休时”。后果就是在贞观之治下,依然“百姓未安”,“自五六年来,百姓咸有怨言”。马周总结历史提出治国原则:毛泽东在此段话语之上方画了三个大圈,又特意在“节俭于身,恩加于人”边上逐字加双圆套圈。毛泽东赞赏的是出身卑贱的马周深谙社会病症,且能准确地提供矫正之道。
马周生于山东农家,幼时父母双亡,孤苦伶仃,却广搜博览,以至满腹经纶。因生性豪放不合于时,浪迹天涯,后到长安给中郎将常何家当门客。有一回他替主子常何代写的奏章被唐太宗李世民赏识,遂崭露头角。公元639年(贞观十三年),马周迁为中书舍人。唐太宗曾经对左右的人说,我一天见不到马周就想他。可见马周在李世民心中的地位是很高的。当时的宰相岑文本也说马周的才能可比汉朝的张良和终军,对马周的才能也是深为敬佩。到了公元645年(贞观十九年),马周当上了宰相(中书令)。他同时还兼任皇太子李治的老师,对李治谆谆教导,对李治当皇帝以后治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唐太宗为了表彰马周对国家做出的巨大贡献,亲自为马周题辞:对马周所做的一切给予了非常高的评价。在这名臣云集、大贤辈出的唐朝初年也是不多见的。
公元649年(贞观二十三年),马周因为一直为国事操劳,在长期的工作中积劳成疾,最后一病不起。唐太宗见到马周病倒了,便派当时医术最好的名医给马周看病。笔者刘继兴考证,马周病重期间,唐太宗还亲自为马周熬药,还命皇太子李治以弟子礼来看望马周,希望他能早日康复。可惜医治无效,马周就在这一年离开了人世,年仅48岁。他在临死之前,命家人把他这十几年给皇帝上的奏折统统烧掉,并说,春秋战国时的管仲和晏子经常数落国君的错误而出名,我不想做这样的人。马周死后,唐太宗为他举行了规格很高的国葬,并特别把马周的遗体陪葬在自己的皇陵。
刘贲
刘贲,字去华,唐幽州昌平(今北京市昌平)人。中唐大和二年(828),他在参加被举荐“贤良方正”之士的考试中,针对其时宦官专权的现状,大胆上策。刘贲在上策中称:痛论宦官专权,能废立君主,危害国家,劝皇帝诛灭他们。考官赞赏刘贲的文章,但惧怕宦官的专横,不敢录取他。令狐楚、牛僧孺都征召他为幕府从事,后授秘书郎。终因宦官诬陷,贬为柳州司户参军,客死他乡。
敢于把矛头直指当时权势炙手可热的宦官,刘贲的胆识确实非同寻常。其论述亦切中时弊,“慨然有澄清之志”。不愧为唐一代之俊杰。难怪同时代“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的诗人李商隐写了五首关于刘贲的诗,竟有四首是在刘贲死后哭刘贲的。这既是哭刘贲,也是哭诗人自己,更是哭那个不幸的黑暗时代。毛泽东在读《旧唐书·刘贲传》时,对刘贲的政论很赞赏,并在旁边批道:“起特奇。”1958年毛泽东还专门写了咏刘贲的《七绝·刘贲》:这首诗最早发表于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9月版《毛泽东诗词集》。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