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积《花下饮》古诗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我向桃花下,立饮一杯酒。
酒杯先濡须,花香随入口。
花为酒家媪,春作翁友。
此时酒量开,酒量添一斗。
君看陌上春,令人笑拍手。
半青篱畔草,半绿畦中韭。
闲乌下牛背,奔豕穿狗窦。
潜身猫相雀,引喙禽呼偶。
包麻邻乞火,穿桑儿饷糗。
物类虽各殊,所乐亦同有。
谁知花下情,犹能忆杨柳。
中心卒无累,外物任相揉。
余方寓之乐,自号闲人叟。
-----徐 积

这是一首即兴之作。作者已届老年,心境恬淡,花下饮酒,随意点染,既不含蓄,又不用典,而真趣盎然,有意到笔随之妙。全诗分三段,第一段八句,点题扣题,写花下饮酒之乐。时值芳春,作者站立在桃花树下,举杯饮酒。杯中的酒,先沾濡着他的胡须,花的香味,也随着酒的芳香流进口中。这桃花仿佛是酒家的老媪,这春天的景色,仿佛是诗翁的朋友。由于心境的欢愉,作者的酒量顿增,此刻再添上斗酒,他也不会吃醉的。第二段十二句,写饮酒之后所见的陌上景象。这段头两句:“君看陌上春,令人笑拍手。”句意率真,而欢忭之情,展然纸上。作者用“君看”两字,表示与人同乐的心情,以“笑拍手”一句,显现此时内心的欢畅,并就此开展下面八句所写的物景。篱边的春草已经半青了;畦中的春韭都已转绿了;牛背上飞下了悠闲的乌鸦;狗窦中穿过奔跑的小猪。猫儿潜着身子,蹲伏在那里瞄着麻雀;鸡儿寻到食物,正引伸着长喙在呼唤着伴侣;包着麻秆的邻居正向人家讨火;穿过桑林的村童在向田间送午饭。所有这些物象,有动物,有植物,有成人,有儿童,无不欣欣然各具生态,各有所乐,真是一片生机。这样就很自然地拈来这段的结语:“物类虽各殊,所乐亦同有。”诗人眼里的阳春,是多么公正而无啊。

末段六句,写花下闲适之情。这段开头,作者说:“谁知花下情,犹能忆杨柳。”作者此刻所忆的杨柳,也许是年轻的时候,曾经折下赠别自己朋友的柳枝;也许是和自己的妻子分手时那些楼前的垂柳,也许是自己作客他乡所见的渡头杨柳。杨柳是最能牵惹人们的情思的,诗人未必无情,但它所引起的,原不过是人生旅程中的过眼云烟,一霎即逝,诗人此刻的内心,是无所累挂的。可见他的情怀,仍然是非常旷达的。这段结尾两句说:“余方寓之乐,自号闲人叟。”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一杯在手,任物自适,触处皆春,飘然于利禄之外,也许就是作者此刻的心情吧。

这首诗的特点是: 诗中所描绘的全是乡村中普普通通的景物,生活气息较浓。文字不避俚俗,绝少设色绘彩的笔墨,因之相雀之猫,呼偶之禽,穿窦之豕,皆可入诗。乞火的邻友,送午饭的村童,莫不怡然自得。而所有客观的描绘,无不寓以诗人主观的忻喜之情。诗人自我的形象,展现得非常鲜明,除了饮酒之乐以外,他还分享着自然界和社会生活的欢乐。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