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湖上夜归》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作者:苏轼 栏目:苏轼诗集 2022-03-29 13:13:10

湖上夜归

我饮不尽器[1],半酣味尤长。

篮舆[2]湖上归,春风洒面凉。

行到孤山西,夜色已苍苍[3]。

清[4]吟杂梦寐,得句旋[5]已忘。

尚记梨花村[6],依依闻暗香。

入城定[7]何时,宾客半在亡[8]。

睡眼忽惊矍(jué)[9],繁灯闹河塘。

市人拍手笑,状如失林麞(zhāng)[10]。

始悟山野姿[11],异趣[12]难自强[13]。

人生安为乐,吾策[14]殊未良[15]。

【注释】

[1]不尽器:谓喝不完一杯或一盏。

[2]篮舆:竹轿,用竹子做的轿子。

[3]苍苍:深青色。天色苍苍,已经入夜了。

[4]清:排除睡意努力使自己头脑清醒起来(由于处在“半酣”状态,观以下“杂梦寐”可知)。

[5]旋:一会儿。

[6]梨花村:不一定有这个村名,以这里梨花多而云。

[7]定:究竟。

[8]亡:走了。

[9]矍(jué):惊惧,急视。

[10]麞(zhāng):兽名,即獐,鹿属,似鹿而小,无角,黄黑色。

[11]山野姿:由于从山林田野中来,举止不合礼法的姿态。苏轼不止一次说自己有“野性”,自称自己是世农。

[12]异趣:意为自己与世俗礼法、富贵人的意趣格格不入。

[13]难自强:意为很难适应世俗礼法、适应富贵人的意趣“振作”起来,和他们一样。

[14]策:打算,决定,此处意为出来做官。

[15]未良:不完美,不好。

【译文】

我喝不完一杯或一盏,喝到半酣的时候更好。坐着竹子做的轿子从湖上回来,冷冷的春风拂面而来。走到孤山西边的时候,夜色就已经深了。在梦中轻轻地长吟诗句,想好的词句马上就忘记了。我还记得梨花村,有一股难忘的香味。入城的时候,客人都走了,睁开睡眼猛然发现,河塘已经华灯初上。路人拍手嬉闹着,就像快乐的小鹿。这时,我突然发现,自己与世俗礼法、富贵人的意趣格格不入。人生要想快乐,就不应该做官。

【解析】

这首诗苏轼写于熙宁六年(1073)的春天,诗中“春风”句可见证时令。此诗实际上是苏轼的一篇生活速写。

开始二句,苏轼自己说饮酒的老习惯,这次饮酒也是这样。“半酣”,没有到醉的程度,然在朦朦胧胧之中。第三句说的“湖”点题,即西湖。第四句写“洒面凉”,因为酒半酣,面部发热,经春风一吹故如此。“行到”二句点夜。“清吟”二句仍然切“半酣”,诗人作着作着,又睡着了,但一会儿又醒了,所以刚刚得到一句,马上就忘了。清代评论家纪晓岚说这两句是“神来”之笔。“尚记”二句说到“梨花村”,苏轼此时大约自梨花村来,其时梨花已开,暗香依依,苏轼似以为此时自身尚在梨花村,还是写“半酣”。“入城”两句,紧紧扣住“半酣”,写朦朦胧胧中的思维。“睡眼”两句,写河塘人声鼎沸,苏轼自朦胧中开始清醒过来。“市人”以下四句,实实在在是妙文,写出了杭州的老百姓与苏轼作为一个通判这样的相当高的级别(对于一州来说是如此)的官员之间的亲密无间。“失林麞”写半酣的失态,欲藏而无处藏,而此正显示出苏轼极为真率的一面。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官吏能如此揭示自身,实属难得。此无他,胸中坦荡,毫无芥蒂之故。末二句,似乎是说后悔从仕,其实不然,苏轼如实录下此场面,正以其难忘,有记录价值,其内心正以此为乐。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