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曰:欲战必先算其费,务因粮于敌也。
想要发动战争,必须要算好费用、粮秣、车马、军械等。本篇讲述的是经济实力在战争中的重要性。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
曹操曰:驰车,轻车也,驾驷马,凡千乘。革车,重车也,言万骑之重也。一车驾四马,卒十骑一重。养二人主炊,家子一人主保固守衣装,厩二人主养马,凡五人。步兵十人,重以大车驾牛。养二人主炊,家子一人主守衣装,凡三人也。带甲十万,士卒数也。
四匹马拉一辆车,称为一驷。革车,运送军需物资的车。杜牧在注引《司马法》中曰:“一车,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炊家子十人,固守衣装五人,厩养五人,樵汲五人。轻车七十五人,重车二十五人。”一百个人是一队,轻重车各有千辆,共十万人,所以又称为带甲十万。曹操计算出来的非直接战斗人员远少于上面的数字,可见是压缩了非战斗人员的数量,节省开支。
一车驾四马,原是“万骑之重,车驾四马”,今从《御览》。卒十骑一重,原作“率三万军”,今从《御览》。
千里而馈粮,
曹操曰:越境千里。
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曹操曰:谓赠赏犹在外。
除去所谓“日费千金”的开支外,还应该有“赠赏”一项。原本“赠”作“购”,今已改正。
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屈力,
曹操曰:钝,弊也;屈,尽也。
长久在外用兵,会使力量磨钝、士气受挫、物资耗尽等,这是作战的弊端,也是力量耗尽的表现。
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
曹操曰:虽拙有以速胜。未睹者,言其无也。
作战贵在神速,时间长了,就会兵疲、气挫、力尽、财竭,就更没办法速胜了。等你虚弱的时候,诸方来犯,后果不堪设想。
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
曹操曰:籍犹赋也,言初赋民便取胜,不复归国发兵也。始载粮,后遂因食于敌,还兵入国,不复以粮迎之也。
兵役不会征集两次,粮秣不会从国内运输三次,此后便要就地取材。
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
曹操曰:兵甲战具,取用国中,粮食因敌也。
在敌国就地征集粮食。
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近于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曹操曰:军行已出界,近师者贪财,皆贵卖,则百姓虚竭也。
界,指国界。指部队士兵及其家属的负担过重而致使财竭。
财竭则急于丘役。力屈财殚,中原内虚于家,百姓之费,十去其七。
曹操曰:丘,十六井也。百姓财殚尽而兵不解,则运粮尽力于原野也。十去其七者,所破费也。
古时候九百亩是一井,十六井是一丘。用兵过久,国家必须要征收赋税,致使百姓疲惫不堪,负担过重;部队士兵也都是破车疲马,装备下降。
公家之费,破车罢马,甲胄矢弩,戟楯(dùn)蔽橹,丘牛大车,十去其六。
曹操曰:丘牛谓丘邑之牛,大车乃长毂车也。
指战争过程中,补给线不宜拉的过长,战争时间不宜拖得太久。
故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秆一石,当吾二十石。
曹操曰:六斛四(dǒu)为钟。计千里转运,二十钟而致一钟于车中也。,豆秸也;秆,禾藁(gǎo)也。石者,一百二十斤也。转输之法,费二十石得一石。一云,音忌,豆也,七十斤为一石。当吾二十,言远费也。
明智的将帅都懂得在敌国就地取食,因为从国内运粮补给的话,要付出二十倍的代价。
故杀敌者,怒也;
曹操曰:威怒以致敌。
在敌人面前要威严而愤怒,教育军中上下要同仇敌忾。
取敌之利者,货也。
曹操曰:军无财,士不来;军无赏,士不往。
军中没有丰厚待遇,就无法吸引人才;军中没有奖赏制度,就无法激起人才的积极性。
故车战,得车十乘已上,赏其先得者,
曹操曰:以车战能得敌车十乘已上,赏赐之。不言车战得车十乘已上者赏之,而言赏得者何?言欲开示赏其所得车之卒也。陈车之法,五车为队,仆射(yè)一人。十车为官,卒长一人。车十乘,乘将吏二人。因而用之,故别言赐之,欲使将恩下及也。或云,言使自有车十乘已上与敌战,但取其有功者赏之,其十乘已下,虽一乘独得,余九乘皆赏之,所以率进励士也。
对《孙子兵法》中奖赏制度的补充,要对部下广施恩德,激发部下的进取心。
而更其旌旗,
曹操曰:与吾同也。
对待俘获车卒的办法,就是“更其旌旗”,这个和曹操想的一样。
车杂而乘之,
曹操曰:不独任也。
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
曹操曰:益己之强。
战胜敌人之后,可以利用敌人的装备来强大自己,用俘获的士兵充实自己的兵力,如此一来,则会越战斗越壮大。
故兵贵胜,不贵久。
曹操曰:久则不利。兵犹火也,不戢将自焚也。
故知兵之将,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
曹操曰:将贤则国安也。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