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人生 道法自然
——《砚耕塘诗稿》感悟
◎王瑛玉
天地有七弦,读琴月正弯。
禅音了无影,心曲不须弹。
这首《禅韵》是我走进《砚耕塘诗稿》(以下简称《诗稿》)的前奏。因为心性开阔并积极乐观,所以我喜欢风格大气且开悟见性的文学作品。也正是基于此因,即便是在杂志上偶遇这首诗,我也在冥冥中被其音、形、意、境、禅的和谐表述所深深吸引,并对这首诗的出处《诗稿》充满期盼。
我与《诗稿》真正邂逅于壬辰盛夏。起初,我读《诗稿》的方式与其他书籍并无异议,只是《诗稿》的文学特征更容易辨别,于是我瞬间被其夺目的英雄气质所吸引,而渐渐地倾心其内容的学者风范,并始终沉醉其处处蕴含的谦谦君子之心。而当我反复流连其诗意语境之时,通观《诗稿》,我突然悟得《诗稿》原是作者诗化的人生。作者用诗去记录生活,用诗去升华人生。正是在诗意人生与现实生活的转换之中,道法自然,一个现世英雄也就自然显现。
还是从最初讲起,也就是我对《诗稿》文学特征的认识。我以为《诗稿》的创作风格当属豪放洒脱为主,大有辛弃疾沉雄豪迈之遗风,且遣词造句又颇具黄河泰山之雄劲。这点从开篇两首就足见端倪。
拜谒鲁艺旧址之一
天主教化喋未休,共赴国殇且同仇。
碧血丹心翻作浪,奔流黄河唱神州。
拜谒鲁艺旧址之二
黄河排浪斥方遒,国将不国志难酬。
生死两忘蹈风火,秦晋高原写春秋。
“鲁艺”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为培养抗战文艺干部和文艺工作者而创办的一所综合性文学艺术学校,为沈阳音乐学院和鲁迅美术学院的前身。此两篇应为作者在沈音工作期间参观鲁艺旧址之时所作。震撼于《黄河大合唱》的激昂,感慨于抗日战争期间国破山河碎的悲凉,作者心中碧血翻滚,扬起丹心骇浪。选题依托国殇,尽显作者“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忧国与爱国情怀。而“丹心”与“方遒”等词语的运用,既有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的忠贞之志又有一代伟人毛泽东之气韵风范。
作为写作风格,这种英雄的情愫是贯穿《诗稿》始终的。无论国运时济、山水风物、母爱亲情还是日常生活,在作者的笔下似乎都多了一种英雄般的豪迈与气魄。再如“商声篇”中的《再读三国》:
春雨如织润如珠,睿智三国仔细读。
煮酒未必真英雄,茗茶何尝不丈夫。
东临碣石观沧海,西望赤壁气吞吴。
心怀千里情不已,蜀道一样变通途。
依首句起兴处看,此诗当为作者于春天绵绵细雨时重读《三国》时有所感悟而作。颔联中,《三国》中人与现实中人遥相呼应。颈联则借助《三国》故事中两处最有气魄的典故启迪主旨。尾联处则托“蜀道”尽显作者的豪情壮志。整首诗读来,以春雨悄入,浸润心田,却以春雷惊出而唤人心志。如此诗篇,怎能不谓诗之英雄?
而一首《蚌埠纪行》大气磅礴,酣畅淋漓,虽有霸王别姬的悲情,却尽显英雄惜英雄的英雄本色。
猛士仗剑大风扬,垓下碧血溅雄黄。
乌骓踌躇悲鸣远,良箫横吹楚歌凉。
江东不过思项羽,香玉能损哭楚妆。
自古英雄谁无死,一样感动写苍黄。
《重游西安》更是演绎了一首不老江山挽红颜之绝美,更是英雄气质所不可或缺的元素。
千年故事讲长安,江山美人动秦川。
华清空有泉如许,万般风情怎了然。
如果说这种英雄气质作为《诗稿》的写作风格,就好比其外在,我以为作者善于引经据典、融贯古今的特点当属《诗稿》的内涵,暂且称之为学者风范。一首《荆州行》穷尽《三国演义》中七十二回有关荆州轶事,洋洋洒洒《石之铭》则为天下奇石之诗词典,而《茶人》则网罗了世间珍茗……此处先举一首七律为例。
绍兴鲁迅故居偶拾
渐行渐远乌篷船,一壶老酒醉千年。
百草欣闻叫天子,月下犹见勇少年。
滩头檄文惊天地,东瀛碧血溅轩辕。
且介亭外化风雨,几分崇敬到故园。
此诗五十六个字,涵盖了一代文学巨匠的主要人生经历与多部经典作品。乌篷摇橹、绍兴老酒,于醉意中来到烟雨江南,重拾记忆中对鲁迅《故乡》的记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故园在作者对读者记忆的唤醒中徐徐道来,而每个人童年记忆中的玩伴都会伴着朗朗的书声与《闰土》一同鲜活起来。颈联两句,通过对鲁迅经历的典借,让我们的思绪重回伟人的伟大经历,并于尾联处感慨其国殇时期的凛然大义而崇敬至极。整首诗作,典借恰到好处,令读者在现实、记忆和历史的三重空间中转换自然,并将崇敬之情油然而生。可见作者对诗词写作、历史文化及心中情怀的把握能力。也许是巧合,但巧合中定有必然,我以为作者在对一代文学巨匠的诗化解读中,也恰恰彰显了其诗词创作的学者风范。
而学者风范作为作者才智积累的结果,其必然也是贯穿《诗稿》始终的,特别是作者在吟咏祖国河山之时,既是感官之旅,更是文化之旅,诚如《岳阳楼诗记》:
洞庭成雨烟,不见打鱼船。
斯楼悄然至,恐惊先人眠。
忧乐孰先后,范公有诤言。
小记大世界,御题炳皇权。
巴陵呈胜状,双公对弈酣。
千古岳阳楼,仙梅伴君闲。
上古真情在,洒泪湘君前。
三湘风物美,心驰罗洋山。
开篇二十字,把雨中岳阳楼悄然而至的惊喜与作者对岳阳楼的崇敬之情描述得淋漓尽致。接下来,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箴言中,范仲淹、滕子京、湘君等历史人物在诗篇中悉数登场,与洞庭湖、仙人亭的簇拥,演绎了岳阳楼,更演绎了一首构思巧妙的诗篇。
当然,《诗稿》的学者风范不仅体现在其对一人、一景、珍茗、奇石的丰满描述与精巧构思中,还体现在其深刻的意向思考之中。诚如《沧州铁狮子赞》中关于忠贞正义的道德之思,《候鸟》中关于百折不挠的品质之思,《胡杨礼赞》关于顶天立地的精神之思,《病中》偶成得失之思,《舞台》尽显人生之思……
再论其无处不在君子心,我以为这是《诗稿》的灵魂。从初识到相知,从相知到相惜,真正令我对《诗稿》爱不释手的根源则来自那颗“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谦谦君子之心。此处拣选两首与大家共勉,其一为《徵声篇》中的《五十岁生日抒怀》:
天命不讳聊自然,逆风顺水偷安闲。
执鞭乐教千秋业,将妻爱子一生甘。
集壶纳福茶萦道,读石成友兰逸仙。
不学儒林宦中事,但求采菊见悠然。
此篇寥寥数字涵盖了作者半百人生境况,将其钟爱的事业、幸福的家庭、超凡脱俗的爱好与清心寡欲的品行于“采菊东篱”的悠然中得以自然显露。诗篇寓大道于平常之中,看似质朴,却蕴含着作者深刻的处世哲学。
其二为《羽声篇》中的《赠陈文南》:
何以藉清怀,掬土可成金。
超然物我外,禅茶日日心。
此诗虽是作者为中年陶艺家陈文南所作,却也为作者自身的共鸣。陶艺家将自身的学养与人生经历掬土成器,隔凡尘于外,净内心于禅。而实则每个人都是这样一个作品,只是因其内在修为的差别而致外在的形形色色。“超然物我外,禅茶日日心”既是对陶艺作品的描写,更是作者精神境界之影射。
“英雄气、学者范、君子心”是我对《诗稿》作品总体特征的一点认识。其实,从某种角度说,《诗稿》虽只有五卷,但在我心中的分量却胜过百部书籍。读罢《诗稿》,在酣畅淋漓的总体感觉下,许多历史人文之掌故了然于胸,大道事理发人深省。
再论我从《诗稿》中对作者人生的品读。综观《诗稿》题材范围之广,我以为是诗词历史上并不多见的。在作者的笔下,从家事到国事,从情感到情怀,从宠物到文物,无一不能,皆可入诗。诗是作者对生活的记录,诗是作者内心的独白,诗是作者的生活,更是作者的人生。
在《诗稿》中,从《敬外祖父》《敬外祖母》到《赠四舅》《给小姨》,从《缅怀父亲》《爱妈妈》到《贺爱妻四十九岁寿辰》《示儿》,一个根深叶茂而血脉相连的大家族及其成员不同的风采生动而鲜活。这些看似无关,确为作者的前世今生。作者继承了前人的血脉与信仰,确也与今人相互影响、休戚相关。其中《父亲十年祭八首》最为令人动容,在“旧家固舍人安在,声声叩门声声哀”的悲思中,我们与作者一同追思着作者的父亲,更有白氏家族的往昔。
《父亲十年祭八首》之四
齐鲁独尊青未了,燕都红山大漠红。
水车浇得家业旺,算子拨来弱冠成。
心静能破九宫阵,气定敢迎八面风。
品茗谈笑皆鸿儒,虚怀如鲸大潮平。
读了这首诗,让人不禁了然作者睿智才思与君子胸怀的根源所在。作者的祖父聪明过人,因发明了蓄力水车而改变了家族的命运。而作者的父亲从事财会工作,聪明而沉稳且深谙国学,对作者品格的形成以及家族风气的传承有着最直接的影响。
《警诃优儿》是这部家族史诗的经典作品,同时又是家族与家风的延续。
叫声小子莫癫狂,尺有所短寸有长。
文辞炫目权作水,毕竟东流入大洋。
满意招损训千古,谦可受益是良方。
躬身学习不浮躁,偶以惊人算平常。
“优儿”是作者的公子,也是《诗稿》序言的作者。受作者影响,优优自幼饱读诗书且善于诗词创作。我有幸接触过优优的一些诗词作品,虽与作者有较大的风格差异,但却能寓极深的理性思维于绝美华丽的诗句中,可见其深厚的积累与过人的才思。诗是父子俩平日沟通交流的重要手段。看着孩子的成长,父亲高兴之余,更多的是饱含挚爱的点拨,于是才有了这首《警诃优儿》。
这里,我很想说一首优优的作品,是作者五十四岁生日,优优写给父亲的诗:
夜未眠时月正弯,五十有四却独欢。
秋风可解丈夫意,吹落阑珊酒一端。
人生已如石中魄,岁月当随诗里天。
吾问老爸逍遥句,老爸笑指名士篇。
这首并非优优最优秀的作品,但其中一句“人生已如石中魄,岁月当随诗里天”却是其对父亲,也就是《诗稿》作者诗与人生之关系的最好解读。也正是这句,让我对《诗稿》的认识由单纯的文艺作品赏析上升到对作者诗意人生的品读……
在《诗稿》中,你会看到一个眷恋故土、钟爱家园并留恋过去的作者,因为这些是作者才情滋生的土壤,是作者对人生际遇的感念。如《故乡行十二首》就是作者追根溯源之作。《盛京旧景十二首》实为作者记忆中的童年。《沈阳故宫》《棋盘山秀湖》以及许多描写辽沈风物的诗篇,既是作者对家乡热爱之情的表达,也是作者对现在生活环境的纪实。
这其中,我以为《少年生活素描》当属其中经典而重要之作。该诗具有强烈的时代感与画面感。在作者诗意的描述中,一个特殊的年代画面徐徐展开,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与作者的童年趣事逐个向我们走来……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生存环境的再塑造,而一样的生活际遇,于个人的选择也各有千秋。作者的《少年生活素描》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与作者的自我选择中诗意呈现,让我们在对作者继承家族共性品质的基础上找到了作者个性养成的立足点。
另外,我个人以为,包括《我家柯南》在内,作者纪实体长诗的写作可谓惟妙惟肖,登峰造极。
在《诗稿》中,集聚最多的当为作者的生活点滴,而这些恰恰来自他对生活的热爱与提炼。这里有工作的记录,如《难忘评估》《青歌归》;有生活的记录,如《携优儿驾车出游纪行》《冬至阖家城北相聚》;有学习的记录,如《读博心语三首》《感动博士学位授予仪式》;有兴趣爱好的记录,如《古玩市场》《宽坐茶咏七首》《影人》;更有很多纵情山水的记录,无以列举;还有信手拈来的情怀记录,如《春雨即景》《冬雪》等等。只是随便翻看《诗稿》,恰遇《郊行》,一股质朴的亲情暖流便在心底流动开来,遂列举在此,与大家分享。
踏青赏绿到农家,小河淌水半坡花。
幻听林中禅声渺,亲情无间就粗茶。
在《诗稿》中,作者呈现的情感也最丰富多彩,这也是作者最可爱之处。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作者有诗为贺;全球金融风暴,作者敢问华尔街。每年父亲祭日,作者不忘诗以祭之。感怀于母爱深闳,作者更是以长诗《母爱》咏之。不忘师恩,作者常寄祝福于赵国杰老师。友人婚丧嫁娶,作者皆有诗记之。于是爱国情、思乡情、亲情、友情、爱情、兄弟情、同窗情、同事情、同行情、悲情、悯情……固然也会随之跃然于作者笔端。而这其中有一首感天动地之作,必然是那篇《母爱》:
您是风之缕,走进春光里。
您是雨之滴,流入心田里。
您是山之隅,走进云雾里。
您是海之溪,涌入霞蔚里。
……
大善本无疆,大爱本无语。
大德本无形,大道本无期。
大恩不言报,大孝在心底。
高堂明镜在,亲情总相宜。
母爱越万年,生生永不息。
全诗88句,穷尽世间大美大善大爱大德大恩以形容母爱,发自肺腑,动人心弦,令读者无不产生强烈的共鸣。我以为,《母爱》当为诗词创作史上一部经世累积与学识累积齐聚的耦合之作、心血之作、大爱之作和难得之作。
当然,《诗稿》中也不乏作者的情趣之作,如《给优儿》:
追风少年快如风,如风吹过大山中。
山中野花开不败,不败不馁不放松。
放松心情向考验,考验逶迤伴一生。
一生命运在自己,自己执握奔前程。
诗句读来令人轻松愉悦,仔细品来,不尽感叹原来平凡无奇的生活于诗里却也能如此妙笔生花。
而在《诗稿》中,作者对人生最直接的升华,当属其对人生经历的感悟和参禅听心的顿悟,读来发人深省,更给人以启迪。诚如《四十有八述怀》:
心智难平立晚风,沧桑不拾赖初衷。
生命无价谢父母,事业有期告江东。
荣辱权作寻常事,朴拙方能大道平。
瀚海春秋驹过隙,不留青史留雁声。
此诗当为作者对自己人生的诗意评述,而这些总结与感悟也反过来再次指导作者的生活实践,以形成诗与人生和谐向上的循环往复。诚如作者在《与学仲兄谈诗五首》中所言:“五音对五行,顿挫任放收。深闳袒胸怀,沉浮好去留。”《诗稿》作为作者平常生活的点滴诗意集合,恰恰也是作者完整和谐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
依稀回响《宫声篇》里《自勉》中“安身需正义,立命要勤勉”的诗句,仍旧感怀《角声篇》中《缅怀父亲》《爱妈妈》的亲情道义,自然也会振奋于《徵声篇》中名山大川的秀美壮丽,于是才收获了“角声篇”中的幸福美好与《羽声篇》中的超凡脱俗,而反之亦然。在五音动听的和弦中,在五行不息的流转中,道出自然,道法自然,这其中一个“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真英雄也就自然显现。我想也正是这种和谐与统一才成就了作者在事业、生活以及文学艺术等诸多领域里的全面成功。而这种“诗意人生,道法自然”的和谐与统一也正是《诗稿》为我们弹奏的《禅韵》心经所在,是我们当竭力效法之精要!
喜欢《诗稿》里的每一首诗,折服于作者的博大精深,更感谢《诗稿》及作者给予我的美学享受与生命的引领。我想,我会努力地把这种美丽和谐的诗意人生效法过来,传递下去,传播开来……
最后,把我品读《诗稿》的感悟成诗作为结尾,同样也是我传递诗意人生的开端:
墨书千行香逸浓,诗读百首情自钟。
感崇丹心立天地,侠骨柔肠真英雄。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