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长安区·香积寺、塔》陕西名胜简介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西安·长安区·香积寺、塔》陕西名胜简介

在西安市长安区郭杜镇神禾原西端,潏河与滈河合流环绕的香积村。

香积寺创建于唐中宗李显神龙二年(706年),是善导的弟子怀恽(谥隆阐大禅师)为祭祀师父、净土宗第二祖师善导圆寂而修建的。它的规模庞大,殿宇峥嵘,柳暗花明,临水面山,香烟缭绕,灵塔挺立,巍峨可观,为唐代“樊川八大寺”之一。它与隋代建立的温国寺毗邻,为佛教“净土宗”的发源地。

大雄宝殿正堂供奉3米多高的阿弥陀佛雕塑涂金像1尊,并有日本奉送的善导木雕像1尊以及一些法器。殿外移植松柏、花木,并有日本赠送的石灯笼。

“安史之乱”中,郭子仪带领的唐官军与安禄山叛军,于神禾原和香积寺作战,寺院文物曾遭毁损和遗失。宋太宗赵光义太平兴国三年(978年),改此寺为开和寺,不久仍复原名沿用至今。清代修建的大和殿、金刚殿、僧房各3间和善导塔及数座小塔,尚存于寺,其他前代建筑,在历代地震和战争兵燹影响下,已荡然无存。

善导塔亦称善导舍利塔,或称善导灵塔,原建13层,高33米,周围200步,呈正方形,每边长9.50米,以砖砌成,密檐式仿木结构,外观奇古秀丽,塔门额上嵌有清高宗弘历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砖刻“涅槃盛事”4字。经过1300多年之风雨侵蚀及地震和兵燹之灾,塔身遍体鳞伤,仅存11层,高31米,塔座已不复存在,塔身保存石佛12尊,而今,国家拨款修葺臻于完整。

善导生于隋炀帝杨广大业九年(613年),俗姓朱,山东淄博市临淄区人,幼年随从密州明胜和尚出家,后又向80岁高龄的道绰和尚学佛念经于西河,后又到长安为盛弘净业招揽门徒,专习净土法门,在距香积寺不远的温国寺(又名实际寺)从事宗教活动,在长安住了30多年,画净土变像300壁,书写阿弥陀佛经10多万卷,现存《观无量寿经疏》4卷、《往生礼赞》1卷、《净土法事赞》2卷以及《般舟赞》和《观念法门》共5部9卷。他的《观经四帖疏》传入日本扶桑三岛,在日本创立了净土宗较大的佛教派别,而今成了中日文化交流的结晶。近年,在我国新疆吐峪沟高昌故址发现唐代阿弥陀佛经断片,卷末记有“愿生比丘善导愿写”字样,证明他的手迹也传至边陲。

善导塔旁有几座小塔,传为其弟子和后来香积寺主持僧众的墓塔。寺虽衰落,而有善佛之徒,今主持此寺的为续洞和尚。

解放后,随着中日友好关系的发展,中国政府有关方面和日本佛教界对香积寺之大规模修葺和扩建非常关注,西安市拨出专款,对寺殿和灵塔作了修复,改变了“古塔依萧寺,长川抱潏河”之萧条状况,恢复当年古木森森,流水淙淙,殿堂辉煌,窣堵波(塔)巍峨之原貌。

1981年5月14日,是佛教“净土宗”二祖善导大师圆寂(逝世)1300周年纪念日,中日两国佛教界人士在香积寺善导塔旁,举行纪念善导大师的法会。1984年全寺交由寺僧管理。

唐代名画家和大诗人王维《过香积寺》诗云:《香积寺、塔》古诗句出处: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落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香积寺善导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