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赫三秦魂·西安之旅·灞桥·灞桥柳色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赫赫三秦魂·西安之旅·灞桥·灞桥柳色

灞桥一作霸桥,在西安市东10公里的灞水上。西汉皇帝文帝之墓灞陵即在此附近。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载:“霸者水上地名也,古曰滋水矣。秦穆公霸世,更名滋水为霸水,以显霸功。”又云:“水上有桥,谓之灞桥。”秦穆公在这里筑有便桥,水大时以舟相连为桥,水小时便搭便桥,西汉在今桥址西北十余里建有木桥。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在秦、汉原桥址以南改建石桥,称为“南桥”。保存至现代的,是清道光十三年(1833)重修的木梁石柱桥。1957年,改建为钢筋混凝土桥。

灞柳风雪

灞水两岸早在秦汉时期便开始植柳,到了隋唐,这里已是“柳色如烟絮如雪”(白居易《隋堤柳》)的风景名胜之地了。宋代,由于灞陵旧道和故桥已毁,灞柳已显荒废。元代,又在这里筑堤万里,栽柳万株。明、清时,灞柳风光更显生机,阳春时节,柳絮随风飘舞,好像冬日雪花飞扬,“灞柳风雪”被誉为“关中八景”之一。

长安自古有“烟柳满皇都”之称,河边、陌上、桥畔、楼台,皇宫、御苑、王府、宅院,处处植柳。“灞柳风雪”是古人对灞柳景色的形象比喻。以“柳絮”喻“风雪”最早出现于东晋。一天,东晋权臣谢安与家人在堂前赏雪,望着漫天飞舞的雪花,让在座的人吟诗联句,他首先起句:“大雪纷纷何所似?”侄子谢胡接着联道:“撒盐空中差可拟。”侄女谢道韫是个才女,应声吟道:“未若柳絮随风起。”谢安听了,赞叹不已。此后,以风雪为喻成为人们咏柳的一种常用手法。在唐诗中,这种借喻已极为普遍,如“颠狂柳絮随风舞”、“柳色如烟絮如雪”等。

折柳赠别

古代长安人送往迎来,往往以灞水为界。《史记》载:“王翦伐荆,始皇自送至灞上。”在唐代,送客至灞桥,流行折柳惜别的习惯。《三辅黄图》云:“都人送客至此,折柳赠别”。五代《开元遗事》载,“灞桥迎来送往,至此黯然,故人呼销魂桥。”

柳与送别相联系,最早出自《诗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柳与“留”谐音,折柳赠别,以表示对亲人、朋友的留恋不舍。古人在这里留下了许多伤感动人的诗句,李白《忆秦娥》词中有“年年柳色,灞陵伤别”句,明代葛一龙“桥上飞花桥下水,断肠人是过桥人”,情意更显悲切。

送客至桥头惜别,并不独灞桥有。在唐代四川简阳沱江上有座“情尽桥”,唐代雍陶送客来到桥边,问为何取此名,答曰送迎之地止此。雍陶感慨万千,联想起灞桥折柳赠别,提笔在桥柱上写下“折柳桥”三字,并作《题情尽桥》一首:“从来只有情难尽、何事名为情尽桥。自此改名为折柳,任他离恨一条条。”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