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离原上草·呼和浩特之旅·呼和浩特·草原文化
蒙古族人民世世代代在广漠的草原上繁衍生息,创造了独具特色的蒙古族文化与风俗习惯。
内蒙古大草原
提起内蒙古,人们首先联想到的便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内蒙古有“六大景观”:草原、古迹、沙漠、湖泊、森林、民俗。它们构成别具塞外情韵的旅游胜景,其中以草原景观为最。内蒙古草原相当辽阔,东起大兴安岭,北依国境线,南靠阴山山脉(包括鄂尔多斯高原),西与甘肃黄土高原相连,面积达88万多平方公里,居中国五大牧区之首。“内蒙古草原”是内蒙古各个草原的统称,其中以东部的呼伦贝尔草原和中部的锡林郭勒草原最为著名。呼伦贝尔大草原是我国现存最为丰腴的优良牧场,草场面积1.4亿亩。这里河流较多,地上地下水源充足,牧草茂盛,牛羊遍地。锡林郭勒草原是内蒙古地区重要的传统牧场,位于湿润草原和荒漠草原之间,自然条件虽不如呼伦贝尔草原优越,但仍不失为一个优良牧场。
夏季的草原充满诗情画意。蓝天白云下,芳草萋萋,野花争艳;蒙古包似点点白帆,星罗棋布;羊群在牧歌声中轻游慢移。为了让旅游者更好地领略草原的大好风光,现在内蒙古开辟了呼伦贝尔森林草原和草甸草原旅游区,有以锡林浩特为中心的典型草原风貌、呼和浩特附近的“召河”草原旅游点和“灰腾锡勒”草原旅游点等。人们在欣赏草原美景的同时,还可一睹蒙古族牧民的风采。
马背上的民族
在内蒙古高原的茫茫草原上,世世代代生活着以勤劳、勇敢、善战著称的伟大民族——蒙古族。据《蒙古秘史》记载,约在七世纪的唐代,蒙古族先民就活动于今内蒙古呼伦贝尔额尔古纳河南岸。唐时被称为“蒙兀室韦”,宋、辽、金时又被称为“萌古”、“朦骨”、“蒙古里”等。后来逐渐从初居的额尔古纳河流域向西发展到鄂嫩、克鲁伦、图拉三河上游和肯特山一带。十二世纪时蒙古族已发展成为驰骋大漠南北广阔草原上的强悍民族。1206年,蒙古族的杰出首领铁木真统一了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汗国。铁木真被拥戴为大汗,尊号“成吉思汗”。此后成吉思汗及其子孙经过六十多年的战争,消灭西夏、金和南宋,建立了元王朝。蒙古族现有人口约三百多万,语言属阿尔泰语系,多信仰喇嘛教。
蒙古族是一个以畜牧业为主的民族,历史上长期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这种游牧经济被形象地称作“住在毡房的民族”所经营的畜牧业经济。马是游牧民族须臾不可离之物,蒙古人民对马有着特殊的感情。他们从小在马背上长大,有首民歌唱道:“马背上生,马背上长,手舞套马杆,烈马被驯养!”历史上横扫东亚大陆的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孙正是靠着优良的战马和勇敢的士兵得以天下无敌。所以蒙古族又有“马背上的民族”之称。
蒙古包·勒勒车
蒙古包是蒙古族人民所独有的居住建筑,它散布在大草原上,恰似绿色大海中的点点白帆。蒙古包的原始形制在《史记》、《汉书》等典籍中已有记载,状似天幕,圆形尖顶,顶上覆盖一层或几层羊毛毡,被称为“毡帐”和“窑庐”。“蒙古包”蒙语称“蒙古勒格”或“班布克格尔”。《黑龙江外记》载:“穹庐,国语(注,即满语)曰蒙古博,俗读‘博’为‘包’。”据此,“蒙古包”为满语音译。
蒙古包的构造体现了游牧的需要和草原生活的特点。骨架由几十根“乌泥”杆和用细木杆编制的“哈那”网片组成,骨架外覆以羊毛毡子加以封闭即成蒙古包。工艺简单,用料省,易拆折,便于搬迁。包顶为锥形,雪天不积雪,大雨不积水,实用且美观。蒙古包分为两种,一种蒙语称为“乌尔郭格马”,属转移式,为逐水草迁居而设;一种蒙语称为“托古日克格尔”,是固定式。转移式蒙古包以锡林郭勒草原和呼伦贝尔草原居多;固定式包多见于哲里木盟、昭乌达盟一带,适用于农牧经济区。现在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逐渐被定居游牧取代,除偏远地方仍保留原始蒙古包外,蒙古族牧民大多开始定居,有的还住上了砖瓦房,古老的生活方式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勒勒车是内蒙古草原上的又一景观。“勒勒”是牧民赶车时吆喝牲口的声音。勒勒车由牛牵引,车轮较大,直径可达1.4米,与牛身等高;轴与轮都是桦木制成,坚硬耐碰,重量又轻。草原冬天大雪过膝,夏季牧草茂盛,多沼泽地,这种轻便灵活、车轮较大的“勒勒车”非常实用,不会有陷入深雪或沼泽之虞。勒勒车车身一般在4米以上,牧民搬迁时,罩上车篷,全家人都住在里面,“行则车为室,止则毡为庐”。勒勒车是草原牧民的主要运输工具,在日常生活中,主要用来拉水、运送燃料,搬迁时用来装载蒙古包和生活用品。历史上,每逢战争,勒勒车便作为草原战车运送辎重。由于它在深草和雪地上行驶迅疾,故有“草上飞”之称。现在,草原上虽然通了汽车,但广大牧民仍钟爱历史悠久、方便实用的“勒勒车”,每家都备有一辆或几辆,时常可以看到迁居或聚会的牧民,乘着勒勒车,前后几十辆首尾相接,鱼贯而行,悠然自得。
祭敖包
敖包又叫脑包、鄂博,蒙语“堆子”之意。敖包最早原本是用作道路和界域的标记,后来逐渐演变为祭祀山神、路神的地方。内蒙古各地敖包的形制大体一致,即堆积石头为台,台基上面分大、中、小三层,层层重叠作圆锥体。在沙漠中则用柳条堆成。有的地方敖包单独而立,有的则由众多敖包组成敖包群。一般为七个,中间的主体敖包较大,两旁各陪衬三个小敖包;也有的围绕大敖包东、西、南、北四方各陪衬三个小敖包,成为十三个敖包的敖包群。中间的主体敖包上插有挂经旗(用书有经文的白绸子制作),每个小敖包上插有树枝,祭祀时在树枝上挂上五颜六色的布条或纸旗。敖包有的属于一个家族,有的则为一个或几个屯子所共有。
祭敖包在每年六、七月间举行。牧民们带上祭品,坐着勒勒车或骑上高头大马,赶来参加。若条件许可,还要请活佛和喇嘛主持仪式。敖包前摆上放满供品的长方形木桌,主祭活佛坐在桌后,手数法珠,诵经念咒。众喇嘛毕恭毕敬跪在活佛两旁,两侧各有一中年喇嘛手持大型法号,参加祭祀的牧民群众面向活佛而跪。在低沉粗犷的法号声中,祭祀开始。众喇嘛和牧民双手作揖举在胸前,口中念咒为祭。最后参加祭祀的人绕敖包从左向右转三圈,祈求神灵降福禳灾,保佑人畜两旺。整个仪式隆重、严肃、热烈。仪式结束后,便举行传统的娱乐活动,如赛马、射箭、摔跤、唱歌、跳舞等。青年男女则借此机会躲进草丛中,谈情说爱,互诉衷肠,这就是“敖包相会”。
那达慕大会
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传统的群众性集会。“那达慕”即“玩”的意思,其前身为一年一度的“祭敖包”仪式结束后的娱乐活动。活动项目最初只有骑马、摔跤、射箭三种,参加者均为男性,故称为“鄂热呼奈瓜热奔那达慕”,即“男人三种玩”。后来活动项目逐渐增加,成为男女共同参加的群众性文娱体育活动。现在,那达慕大会一般在6至7月间举行。届时,大批文工团、剧团、乌兰牧骑演出队、电影放映队赶到大会上,为牧民们演出服务。同时,那达慕大会又是一种物资交流的集会。平时,牧民们居住分散,难得有机会聚在一起。大会期间,商业部门将大批商品运到会场,牧民们则将牲畜和畜产品带到会上出售,购买生活用品和资料。农区也从这里购买所需牲畜。
那达慕大会上最引人注目的是赛马、摔跤、射箭。参加赛马的人数、年龄不限,大多是青年人,少则二三十人,多则上百;赛程为25公里至35公里,终点设在“那达慕”会场。取得胜利的赛马手披红挂花,非常荣耀。摔跤是深受蒙古族人民喜爱的传统体育活动。蒙古式摔跤有一套独特的规则和方法。摔跤手上身穿一种用多层帆布制成的坎肩(名“召得格”),下身着三色大裆裤,腰系绸围裙,脚蹬短筒蒙古靴或马靴。穿上这身服饰进场者,就被称为“布和”(摔跤手),其威风英武,如古代勇士再现。射箭是蒙古族人民从远古狩猎时期就积累下来的一种谋生手段和防御本领,在狩猎经济向游牧经济的转变过程中,作为防御外敌侵略和野兽袭击的挽弓射箭的本领,则一直保留了下来。那达慕大会的射箭比赛分为静射和骑射两种,每人射九箭,分三轮射完,以中靶次数多寡定胜负。
歌舞之乡
内蒙古自治区素有“歌乡”、“舞海”的美誉。蒙古民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歌舞艺术丰富多采,具有粗犷、豁达、爽朗的特点。蒙古民歌主要分为长调民歌和短调民歌两种。长调民歌多流行于广大牧区,节奏舒缓自由,节拍字少腔长,曲调高亢悠远,一般用蒙语演唱;或以抒情为主,或以叙事为主。歌曲《走上这高高的兴安岭》和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的《赞歌》就是以蒙古长调民歌为基础而创作的。短调民歌也叫爬山调、山曲儿,流行于河套平原、土默川平原及内蒙古自治区其它农业和半农半牧地区,多用汉语演唱,节奏和节拍都较为规则,多为两行有韵的二句头形式,深受当地蒙汉群众的喜爱,很多地方至今还保留着赛唱山曲儿的古风。
蒙古族传统舞蹈种类繁多,以安代舞、盅碗舞、筷子舞最具代表性。安代舞流行于哲里木盟库伦旗一带。原是一种宗教性舞蹈,用来祈求神灵庇祐,祛魔消灾,解除病痛。过去以唱为主,故又叫“唱安代”。后来经专业文艺工作者的搜集、整理、再创作,发展成现在辅以领唱、伴唱的舞蹈形式,并被搬上了舞台。盅碗舞和筷子舞主要流行于鄂尔多斯高原伊克昭盟的鄂托克旗和乌审旗一带。在节日宴席上,人们兴之所至,随手拈过盅碗和筷子,击打节拍,翩翩起舞。
蒙古族传统民族器乐以马头琴最具代表性,它因琴杆上端雕刻着马头而得名。从这里可以又一次领略到“马背上的民族”对骏马的深厚感情。马头琴最早叫“奚琴”,起源于东胡的“奚”(即库莫奚)。马头琴有梯形、方形等几种形状。其共鸣箱的框板用硬质木板制成,箱的两面蒙上马皮或牛皮。与其它弦乐器不同,马头琴演奏时,它的弓不是夹在琴的里外弦之间,而是在两弦之外拉奏。马头琴音色深沉悠扬、音域宽广优美,多用来独奏或自拉自唱,深受人们喜爱。
史诗《江格尔》
蒙古族民间文学丰富多彩,英雄史诗尤具特色,其中与藏族的《格萨尔》、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并称为“中国三大史诗”的《江格尔》,以及《格斯尔可汗传》、《成吉思汗的两匹骏马》等,是我国民间文学宝库中的精品。
《江格尔》史诗规模宏大,共十三章。它最初流传于现居住在新疆一带的蒙古卫拉特人民中,定型于明代,依靠蒙古族民间专门演唱《江格尔》的歌手“江格尔奇”的口头演唱而流传至今。史诗讲述的是宝木巴地方以江格尔为首的十二名“雄狮”英雄与六千多名勇士,同侵犯自己家乡的敌人英勇战斗,终于取得胜利的故事。史诗结构类似蒙古族说唱艺术,每章前都有一篇序诗。开篇的一首序诗,叙述江格尔的身世和宝木巴地方的创建,相当于全诗的“引子”。史诗每章各围绕一个中心人物展开,可独立成篇,又相互连贯,组成一个有机整体。史诗还穿插有许多祝、赞词以及谚语和格言,贴近蒙古民族特有的日常生活,表现了蒙古族人民独特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