煌煌荆楚吟·鄱阳湖之旅·石钟山·苏东坡深夜探奇穴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煌煌荆楚吟·鄱阳湖之旅·石钟山·苏东坡深夜探奇穴

鄱阳湖由湖口入长江,湖口较窄,只800米,湖水清碧滚滚流入长江,与浑浊的江水之间形成一道明显的界线,清波浊流辗转25公里后,才渐渐混为一色。

石钟山在湖口入江处,南为上石钟山,北为下石钟山,两山对峙合称双钟石。两山相距不足一公里。下石钟山的位置正当江湖汇合之点,站在山上,北览长江巨流,下观湖水入江清浊分明之界线,甚为壮观,其风景更为佳妙,为游览区之主体。此山高度50多米,面积不大,却享有盛名。一方面是因为地势优越,有“江湖锁钥”之称,同时也与发生在这里的重大事件及众多文人题咏有关。

石钟山控扼江湖,地势险要,退可以守,进可以攻。三国时周瑜在此练水军,并由此出发进军赤壁取得大胜。朱元璋与陈友谅大战鄱阳湖,在石钟山下游的泾江口射杀陈友谅,奠定了他胜利的基础。太平军石达开驻此五年,曾以铁索横江,大败曾国藩的湘军水师。至今此处尚有太平军遗垒。1913年民主革命先驱李烈钧在此举行“湖口起义”,讨伐复辟帝制的袁世凯。

汉代桑钦的《水经》已记录了石钟山:“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道元的《水经注》开始解释石钟山命名的由来,后人对此发出了疑问。苏轼《石钟山记》曰:“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异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唐代李渤任江州刺史时来此,写《辨石钟山记》,说他发现潭上的两块石头,扣之有声,停击之后,仍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自以为钟山由此得名。但苏轼经过亲自调查,发现并非如此。他亲自与长子苏迈乘小舟夜游绝壁之下,见大石侧立千尺,时有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窽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吰坎镗鞳者,魏献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事不目见耳闻,而自己断其有无,可乎?”他以此事生动地说明了亲自调查的必要,说明靠想当然与传闻是不行的。“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之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这是非常深刻的论断,说明实践调查之重要。此文由小舟夜泊冒险得来,又有深刻哲理,故为世人所重,石钟山也因此名声大振。人们探索的兴趣则更浓。蔡御《石钟山》诗曰:“石体临湖汉,钟名亘古今。往来谛听者,谁是最知音。”清代江西官员彭玉麟在冬季“水枯石出之际,多次观察石钟山,发现山下有洞,“内山全空,如钟覆地”,“且山势上锐下宽”,其形如钟,故以为石钟山的得名“似宜以形论,不以声论”。发现山形如钟自有道理,“不以声论”则又过分,山中空而水声如钟,当亦颇重要,二者相合则更为全面。

石钟山上名胜甚多,有“江天一览楼”、“锁江亭”、“怀苏亭”、“半山亭”、“听涛眺雨轩”、“船厅”、“绀园”、“芸勺斋”、“浣香别墅”、“太平遗垒”、“太平楼”、“钟石”、“石钟洞”、“报慈禅寺”等等。明初礼部尚书王英登山见庐山高峻入云,九江浩渺无边,而作《登石钟山观音阁》,诗曰:“晨登观音阁,南望独徘徊。五老云中出,九江天际来。惊涛撼岩石,万壑鼓风雷。俯仰一长啸,山川何壮哉。”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