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朗齐鲁月·泰山之旅·泰山·泰山封禅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朗朗齐鲁月·泰山之旅·泰山·泰山封禅

据古史记载,先民看到泰山峻极于天,以为“天高不可及于泰山”,“天地交泰”。受这种观念影响,“王者受命易姓,报功告成,必于岱宗”,这就是所谓的封禅大典。在泰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天,报天之功,叫作封;在泰山下小山上除土,报地之功,叫作禅。五行学说兴起之后,对封禅有进一步的解释,《白虎通·封禅》云:“王者易姓而起,必升封泰山何?报告之义也。始受命之日,改制应天;天下太平,功成封禅,以告太平也。所以必于泰山者何?万物之始,交待之处也。”因此,凡所谓“受命于天”的帝王,为答谢天帝“授命”之恩,往往要举行隆重的封禅大典,而且主要是在泰山举行。

泰山封禅纪盛世

传说远古时期到泰山封禅的有七十二君。《韩诗外传》说:“孔子升泰山,观易姓之王,可得而数者七十余人。”司马迁在《史记·封禅书》中认为,封禅始于伏羲氏以前的无怀氏。无怀氏曾封泰山。春秋时,齐桓公称霸诸侯后,欲行封禅之举,管仲说:古代封泰山、禅梁父者七十二家,知名的有无怀氏、伏羲、神农氏、炎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禹、汤、周成王,“皆受命然后得封禅。”经管仲劝说,齐桓公未能封禅。司马迁还专门记载了黄帝封泰山的一段传说:“黄帝升封泰山,于是有龙垂胡髯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者七十余人,小臣独不得上,乃悉持龙髯,拔堕黄帝之弓。小臣百姓仰望黄帝不能复,乃抱其弓而号,故后世因曰乌号弓。”这段记载使后世一些热衷长生成仙的帝王确信封禅可升仙。另外,《尚书·尧典》说在尧的太祖庙举行禅位典礼后,这一年二月,舜到东方巡视,登上泰山,举行了祭祀泰山的典礼。

秦汉以后,泰山封禅大典更成为太平盛世的标志,秦始皇、汉武帝、东汉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等都曾来此封禅告祭,刻石纪功。明以后,封禅与郊祀合二为一,在北京建天坛祭天祈谷,修地坛祭地,但清康熙、乾隆二帝仍要驾临泰山告祭。泰山封禅活动使泰山的地位尊崇无比,成为当之无愧的五岳之宗,同时也给泰山留下了诸多的古迹和传说,使古老的泰山文化更为丰富多采。

秦皇留骂名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完成统一大业后,率领浩浩荡荡的东巡大军来到泰山,准备举行封禅大典。他召集儒生博士七十人,问封禅的礼仪。儒生众说纷纭,有说古天子封禅坐蒲车,以免损伤泰山的土石草木;有言应“扫地而祠,席用俎秸”。秦始皇干脆黜儒生,自定仪式。他乘车从泰山南坡上至山顶,“立石颂德,明其得封,”然后由北坡下,禅于肃然山。

传说秦始皇在泰山上突遇暴风雨,避雨树下,因封其树为五大夫。五大夫是秦代二十一级官爵中的第九级。《汉官仪》始谓其树为松,唐宰相陆贽《禁中青松》诗又云“不羡五株封”,后世遂讹传五大夫乃指五株松树。唐人李冗《独异志》卷中记载:“始皇二十八年登封泰山,至半,忽大风雨雷电,路旁有五松树,荫翳数亩,乃封为五大夫。忽闻树上有人言曰:‘无道德,无仁礼,而天下妄命帝,何以封!’左右咸闻。始皇不乐,乃归,崩于沙丘。”在当地传说中,对秦始皇封禅之举更是多所讥讽。如百姓以为泰山松为秦始皇所封有损于泰山松的美名,于是将五大夫松北侧山崖上的一株松树命名为处士松,以处士松的清高来对抗五大夫松的权势。又说明万历三十年泰山蛟龙腾起,山洪暴发,秦松被水冲走,世人拍手称快。又相传是吕洞宾不喜秦松,飞来一块石头压毁的。这飞来石如今就陡立于五大夫松之下,危如累卵,摇摇欲倾。

山东泰山五大夫松



现在中天门上侧仍有三株松树名五大夫松,为泰山八景之一,称作秦松挺秀。不过实非秦松,而是清雍正年间钦差大臣丁皂保补植的。

汉武夸功业

西汉武帝刘彻好大喜功,在二十一年的时间里曾七次到泰山举行大规模的封禅典礼。据记载,武帝来到泰山,立即为泰山的雄伟壮丽所惊骇,连声赞曰:“高矣,极矣,大矣,特矣,壮矣,赫矣,骇矣,惑矣”。可到了封禅时,他不清楚古代礼仪,便召集儒生讨论。儒生们各执一见,难以施行。于是武帝自定礼仪,先到梁父山祭地;次在山下东方设坛祭天,坛广1.2丈,高9尺,下埋“玉牒书”;礼毕,武帝率少数大臣登上泰山极顶,再次祭天。第二日由北山坡下,禅肃然山,如祭后土礼。封禅时奏起隆重的音乐,武帝着黄色衣,亲自跪拜。封禅毕,下诏改元,令诸侯在泰山下治邸。

武帝此次封禅留有著名的无字碑。史载武帝在泰山绝顶上看到以往帝王无不在此树碑立传,为自己歌功颂德,他甚是不屑,以为自己功德盖世,万民俯首,非一小小石碑所能言表。于是别出心裁,命臣下取来他山之石,立于山巅,以显示他高上加高、无以言表的功德。相传汉武帝立碑之时,岱顶瑞云飘忽,四面霞光。这块石头世称汉石表,方柱体,由趺座、削身、帽盖三层迭递而成,以表高上加高之意。现一般称此碑为无字碑,据说碑内封藏金简玉函,故又称石函。如今无字碑矗立在玉皇殿门外,虽经百世露浸雨湿而不生苔藓。传说艳阳高照时石碑熠熠发光,碑中几行篆字言武帝功德:“事天以礼,立身以义,事亲以孝,育民以仁。四守之内,莫不为郡县,四夷八蛮,咸来贡职,与天无极,人民蕃息,天禄永得”。篆字远看则有,近观则无,可谓泰山一奇。

继武帝之后,东汉光武帝刘秀举行了盛大的泰山封禅。按封禅惯例,易姓之王方可改封,中兴之主只能修封。东汉仍为刘氏汉室,所以刘秀本来打算修封。大夫梁松力争“以为必改乃当天意”,结果刘秀决定改封泰山。据东汉泰山郡守应劭《汉官马第伯封禅仪记》载,建武三十二年(56)春二月,刘秀登泰山,“是朝上山骑行,往往道峻峭,下骑,步,牵马,乍步乍骑,且相半,至中观留马”。这留马处便是后来的回马岭。《封禅仪记》又说:“仰望天关,如从谷底仰观抗峰……到天关自以为已至也,问道中人,言尚十余里。”这天关,即今中天门。可惜刘秀此次封禅并未得到祥瑞,只好杀了梁松以谢天下。

玄宗封岳神

唐乾封元年(666),唐高宗李治东封泰山。这次封禅在泰山封禅史上影响并不大,值得一提的是武则天以皇后的身份参与此事,可谓空前绝后。武则天借这桩被视为“显号”、“顗名”的盛举,为后来登上皇帝宝座作了铺垫。

唐开元十三年(725),唐玄宗李隆基赴泰山封禅。此时正值开元盛世,“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故封禅规模极为宏大,有国内各民族的首领或代表以及波斯、天竺、倭国等许多友好邻邦的使节参加。临行前玄宗宣称“朕今此行,皆为苍生祈福,更无私请”。不过他的手下却借封禅徇私。如封禅使张说就让他的女婿郑镒代办各项事务;封禅结束后,郑镒便由九品小吏骤迁五品官员。玄宗问他为什么升得这么快,郑镒无言可对,旁人说:“此泰山之力也。”明说是封泰山的功劳,其实暗刺张说任人唯亲。后来人们便称岳父为泰山。北宋欧阳修则认为泰山极顶西北有座丈人峰,样子像个伛偻老人,所以用泰山称岳父。不论孰是孰非,称丈人为泰山的由来是与泰山有关的。其实,“岳父”一词也由泰山为东岳而来。

据称玄宗此次封禅祥瑞迭现,曾遇蛟龙起舞,见白鸽飞翔。玄宗兴致大发,当即封泰山神为天齐王,并下令在大观峰下凿出巨大的摩崖石刻,由玄宗亲自撰写碑文。碑文最后两句“道在观政,名非从欲”,气魄非凡,显示出盛唐气象。玄宗归途中却遭遇惊险。相传一巨石紧随玄宗下山,情形危急。玄宗大惊之下醒悟到此乃泰山神显灵,遂转身下拜,说道:“免送吧”。巨石立时停住,摇摇欲坠立于道旁。此石即名“免送石”。后人惧之,又因这里是东路登山必经之道,便刻“此处不可久停”六个大字于石上。

真宗造天书

北宋真宗皇帝刘恒是历史上有名的昏庸之君。他在位时边界战争频繁,西夏和辽国不断南侵。为贪图安逸,他不惜割赔土地钱财以求苟安。正是这位真宗,竟也举行了封禅大典,结果留下了许多笑柄。

史载宋朝的宰相曾率领文武百官、蕃夷僧道两万余人,请求真宗封禅。真宗想到封禅可“镇服四海,夸示夷狄”,让夷狄首领看看王朝的太平、富裕、受天保佑,这样虽不能收复幽蓟,也可洗刷一下失地之耻,而且不定还能借此阻止辽人南下之势。于是他不仅欣然接受众请,还与宰相王钦若密谋导演了一出降“天书”的闹剧。据说大中祥符元年(1008)六月初六,樵夫董柞见一黄帛自空冉冉而降,落在泰山脚下红门西之垂刀岭的小树上,帛上有蝌蚪字形,即为天书;又传王钦若事先伪造好天书,埋在泰山红门西边的大藏岭,到了六月初六这天,派一木工前去“发现”天书。总之天书被火速送往都城开封。于是真宗便以报答神灵为名,率领群臣,车载天书,堂而皇之地赴泰山封禅。在泰山真宗亲自撰写了《登泰山谢天书述工圣功德碑》,并首创了碧霞元君这位泰山女神。《岱览》记载:“汉时天齐仁圣帝前有石琢金童玉女。至五代,殿北石像仆。至唐,童泐尽,女沦于池。至宋真宗封泰山还,次御帐涤手,池内一石人浮出水面,出而涤之,玉女也。命有司建小祠安奉,号为圣帝之女,封天仙玉女碧霞元君。”所谓“小祠”时称“昭真祠”,即今碧霞祠。真宗封禅完毕,大赦天下,改乾封县(今泰安县)为奉符县,定六月六为天贶节。第二年(1009)在岱庙内修建天贶殿,在岱庙附近造“天书观”用来保存天书。如此大肆折腾一番后,辽人确实偃旗息鼓很长一段时间,但这并非真宗封禅的作用,而是因萧太后驾崩,辽人忙于收拾国内政局而无力南侵。真宗为此陶醉时,大概没想到这出丑剧使他贻笑万年,连清乾隆帝都赋诗道:“天书上下腆颜为,鄙甚三呼称不知。中道弗前回马返,岳岭应实愧难欺。”

真宗封禅留下的天贶殿今为岱庙主殿,原祀泰山神,当年真宗加封为仁圣天齐王。该殿规模宏大,富丽辉煌,同故宫太和殿、曲阜孔庙大成殿并称为中国三大宫殿式建筑。殿内有高达3.3米、长62米的巨幅壁画。泰山神启跸回銮图”,生动地描绘了东岳大帝出巡的浩大场面。壁画传为宋人作品,但因历经沧桑,这幅艺术珍品曾遭损毁,现存实为后人依宋代壁画原貌补作。

除天贶殿外,真宗还在泰山留下了接驾石和御帐坪等遗迹。传说真宗行至云步桥,见山青水碧,景色绝佳,遂休憩于山崖石坪之上。泰山神黄飞虎巡游经过此处,看到真宗正在逍遥享乐,不禁勃然大怒,放出一巨石滚向真宗。真宗魂飞魄散,大叫救驾,不料巨石突然停住了。封禅使王钦若讨好地说此乃元君派来接驾的石叟,并将此石命名为“接驾石”,又将石坪命名为“御帐坪”。

乾隆屡登临

清人入关统一天下后不久,康熙二十三年(1684)十月,清圣祖玄烨“次泰安,登泰山,祀东岳”,并宣称泰山山脉起源于辽东,以此为爱新觉罗氏由东北入主中原寻求依据;乾隆皇帝更有十一次驾临泰安,六次登泰山,在泰山留下了许多诗文遗踪。

1748年,乾隆与皇太后一道登泰岳告祭。在此之前,山东巡抚曾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作迎接圣驾的准备:在南天门内、碧霞祠东、玉皇庙、朝阳洞营造四座行宫,供圣上休歇,由山脚至绝顶的道路、祠庙皆修缮一新;山路险峻处与弯道处均架好天桥等等。巡抚又命人制作了长3.51米、宽1.265米的《泰山盘路图》,详细描绘了泰岳的真实景观:从岱庙到刺破云天的玉皇顶,层峦叠嶂,巉岩幽壑,乃至各处木板天桥都标示出来。由此可知帝王巡幸泰山,对黎民百姓简直是一场灾难。

乾隆屡登泰山,留下的描绘赞美泰山的诗篇据统计有一百多首。乾隆在此还曾有弯弓射虎的壮举:相传乾隆十三年,乾隆在王母池北的虎山突遇猛虎,他用箭将虎射死,并立石碑刻“乾隆射虎处”。如今,乾隆的诗很少有人欣赏,石碑也早已不知去向,而泰山老翁舌战乾隆的故事,却在当地盛传不衰。传说乾隆行至一名叫“东西桥子”的地方时,适遇一老翁。他兴致一来,想戏弄一下齐鲁棒子,于是问老翁篮子何用。老翁答以“盛东西”。乾隆刁难道:“为何只盛东西,不盛南北呢?”老翁从容地答道:“万岁,按照干支五行,东方甲乙木,西方庚辛金,南方丙丁火,北方壬癸水。古语道,纸里包不住火,竹篮子打水一场空。纸乃木之造,篮为条之编,篮子盛北水漏净,盛南燃成灰,拾篮碎木能烧饭,挎篮金子买衣穿。因此,篮子只能盛东西,不能盛南北。”白发老翁旁征博引,侃侃而谈,说得乾隆不由连连称是,最后乾隆随口吟诗一首:“侉子满山东,棒子遍齐鲁。听此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