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吴越曲·苏北之旅·孔望山·只因孔子望此山美名扬
连云港市南郊有孔望山,康熙五十年以前,一直是浸没于水中的海岛,只因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夫子三次登临而久负盛名。
孔子三登临
最早记载孔望山的史书是宋乐史所著《太平寰宇记》:“孔子之剡之时,因登此山,遂以名之。”《左传》记载,孔子因感于剡国官制严谨,亲往剡国向剡君剡子求教,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孔子问官。孔子曾登山望海,于是孔望山留下孔子问官台。题刻镌于东侧山顶,长1.7米,宽0.6米,字径54厘米,书法庄肃端宁,古拙朴实。清末林则徐巡视海防,凭吊问官台,写诗抒怀曰:“千秋孔望谁能企?聊以观澜赋水哉!”
孔子认为东夷族注重礼仪,仁贤有教化,于是打算带弟子去东夷居住,而东夷首领少昊的遗墟就在连云港云台山、锦屏山地区,所以孔子有第二次登临孔望山之举。后来孔子辅佐鲁定公于赣榆夹谷山会盟齐侯时,又第三次登山望海。孔子问官台右下方、现镌有“孔望山”三字的地方,相传为孔子望海处。“孔望山”题刻旁,还有明代淮安知府、吴承恩挚友陈文烛所写《孔望山铭》。
明嘉靖二十二年,为“揽孔子之迹”、“表一方之胜”,由监察御史黄国用倡导,海州太守钟岳实创,在孔望山顶峰造孔望亭,并请倪润作《孔望亭记》,书刻于亭侧。亭成后,成为登山揽胜、望海怀古的场所。清诗人倪玉田有《登孔望山》诗云:“云是我夫子,曳杖曾经过,墨汁流清砚,书香生绿莎……”这里所咏“清砚”即为孔子砚台石。石西厚东薄,西有长方形凹槽,极似墨池,东有圆坑,又似砚心,砚身东端厚壁镌有字径15厘米的“砚石”二字。《太平寰守记》说它是秦始皇洗头盆,又相传秦始皇东巡至此,要到海外仙山去见海神求长生不老药,石为祭祀海神的牢盆。据考证,孔子砚台石上的圆盘及圆坑很可能是远古人们祭祀东海君以求风调雨顺的石刻杯盘,洛阳上清宫曾有此物,但已湮没,孔望山这一组堪称“稀世之珍”。
摩崖多造像
孔望山有一组摩崖造像,内容大多与佛教有关,雕凿年代可定为东汉,是迄今发现的我国最早的佛像石刻。
造像依山岩雕凿而成,以平面浮雕为主,也有部分弧面浮雕。画面东西长15.6米,高9.7米,共有一百零八个人像,最大的人物画像有1.54米,最小的头像仅10厘米。内容有佛教的舍身饲虎图、涅槃图、佛图以及门亭长、西王母、蟾蜍和金乌、宴饮图、竿上飞人像、叠罗汉像等。
舍身饲虎图镌于造像群的最东端。“舍身饲虎”是佛教一个著名的本生故事:释迦牟尼佛的本生萨埵那太子,行善好施,常救助贫穷。一天,天下大雪,萨埵那太子看见山中一只老虎生了七只小虎,因为没有食物,母虎就要饿死。萨埵那太子便脱掉衣服躺在母虎面前,让母虎舐食。画面上,瘦弱的萨埵那太子上身裸露,正安详横卧在瘦虎旁边,被它吞食。佛涅槃图人像最多。涅槃为梵语Nirvana的译音,又作圆寂、解脱、入灭等。涅槃是释迦牟尼佛的八相之一,即入灭之相。释迦牟尼“教化众生已毕、化缘既尽”,就在中天竺拘尸那城跋提河边的娑罗双树之间,用一天一夜讲完《大涅槃经》,然后入灭。他的五百弟子、众力士等,皆“乱声痛悲泣”。画面上,释迦横卧,右手支颐。几块相连的断崖上,有数簇悲悼释迦的弟子。
江苏连云港孔望山石刻
造像的最西端刻有门亭长像。汉代门亭长负责把守郡、县城门的门庭等。画面上的门亭长神态庄重而严肃,眼睑微微低垂,双手捧盾拱抱于胸前。造像正中的最上端镌有一尊端坐的西王母像。左侧一块黑色圆石倚靠一块立石,形成一个鸟头,右侧有一个圆雕石蟾蜍。《历中经》说:“西王母夫人两乳者……左乳下有日,右乳下有月。”《淮南子·精神训》说:“日中有骏鸟。”古代又传说:“嫦娥奔月,化作蟾蜍。”故有人认为,鸟头石是象征太阳的金乌鸟,圆雕蟾蜍象征月亮,西王母、金乌鸟、蟾蜍三者组成了我们祖先原始意识中的天体图。按照汉代礼仪,祭祀西王母有专门的石室场所,要由地方最高长官“二千石令长”来奉祀。造像正中一个显眼的位置上,就雕刻着这样一个奉祀西王母及神佛的“二千石令长”。
令长像下方一个长方形石槽里,镂刻了一幅宴饮图。中间夫妻对坐,正中案上放一三足盛酒圆樽,樽中放一把小勺。男女主人背后各站两个侍候的仆役,还有几个正在忙碌着的厨工和奴婢。图的线条流畅、明快。立佛像东侧有一尊正蹬蹭起舞者的造像,旁边为竿上飞人的杂技表演。其中大者右手托竿,小者在竿上表演“金鸡独立”状。场上紧张的气氛,生动细致地体现了出来。宴饮图的正下方,采用平面浮雕的手法雕刻了一幅叠罗汉图,表演者共九人,搭叠五层,场景扣人心弦。
摩崖造像东侧30米,伫立一尊以青灰色花岗岩雕凿而成的椭圆形大象,长4.8米,高2.6米,体貌丰腴。鼻子似在甩动,耳朵形如蒲扇,象牙对称,镂刻手法精致,可能经过后人的加工。大象左侧还镌有一个脚戴镣铐的驯象奴隶。象石为我国现存的最大汉代兽雕。
摩崖造像东面,有一天然石洞,古称龙洞、归云洞。洞内外镌有宋、元、明、清历代石刻二十四方,内容为“归云洞”、“归云飞鸟”、“月来潮生”、“问官台”及宋治平、建中靖国年号、明弘治年号等题记,就山刻成,大小不等。有篆、隶、草、行各体,笔力苍劲,都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至今保存完好,是游人驻足之处。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