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蒙巴蜀雨·青城山之旅·青城山·“青城天下幽”
青城山是我国闻名遐迩的四大道教名山之一,也是古今有名的避暑胜地,素有“青城天下幽”之誉。青城山位于成都平原西北部边缘,东距成都70多公里,林木青翠,终年常绿,诸峰环峙,状若城廓。
青城山在古代典籍《山海经》中被称为“成都载天山”,亦称“西山”,从开明氏的“蜀都原基”,演变为古代帝王祭祀山川之所,最后变成天师道的圣地。唐玄宗改“清城山”为“青城山”。
青城山原无前山、后山之分,今前山系指主要以天师洞、上清宫为中心的人文景观构成的景区,后山则指以泰安寺、沙坪为中心的自然景观为主的景区。前山是青城山风景名胜区的主体部分,约15平方公里,主要景点有建福宫、“天然图画”、天师洞、上清宫、朝阳洞、祖师殿等;后山总面积100平方公里,水秀、林幽、山雄,蔚为奇观。主要景点有金壁天仓、圣母洞、山泉雾潭、白云群洞、天桥奇景等。古人记述中,则有青城山“三十六峰”、“八大洞、七十二小洞”、“一百八景”之说。
青城山空翠四合,峰峦、溪谷、宫观皆掩映在繁茂葱翠的林木之中。道观亭阁取材自然,不假雕饰,富于自然之趣,与山林岩泉浑然一体,充分体现了道家崇尚朴素自然的风格。具有玄妙深远意蕴的道教仙话使山林更为幽秘。故,人们自古即以“幽”字来概括青城山的特色。
堪称青城山特色的,还有日出、云海、圣灯三大自然奇观。其中尤以圣灯(又作神灯)最为奇特。上清宫为圣灯的最佳观赏处。
每逢雨后天晴的夏日,夜幕降临之后,在上清宫附近圣灯亭内可见壑中光亮点点,闪烁飘荡,忽生忽灭,若眨眼之星。少时不过三、五盏,多时竟可达成百上千,山谷一时灿若星汉。传说这是青城山这座“神仙都会”的神仙们朝贺张天师时点亮的灯笼。古人以为这是古藏丹所化,如陆游诗云:“金丹定解幽人意,散作山椒火炬红”。实际上,圣灯不过是一种山中之磷氧化燃烧的自然景象。
关于青城之幽,杜甫诗云:“自为青城客,不唾青城地。为爱丈人山,丹梯近幽意”;陆游诗云:“穷幽行荦确”,“周游灵境散幽情”,“坐观山水气幽清”。近人吴稚晖则写了一篇短文,刻于天师洞门口的石壁上。文中说:“顾青城于亦雄亦奇亦秀外,而其幽邃曲深,似剑阁、三峡、峨眉皆无不逊色,故以天下幽标明青城特点。”他成了第一个鲜明地提出“青城天下幽”的人。
青城山全山有三十多个亭阁,造型各异,野趣盎然,清幽古雅,无一虚设。这些山亭覆以树皮,构以枯木,题以佳句,不饰雕琢,亭型随景而异,因景赋形,命名雅致。它们或立孤峰、或屹危岩、或临深涧、或跨清溪,形成“山门”、“天然图画”、“听寒亭”等意趣不同的风景线。
金光闪闪的“青城山”三个大字,掩映在森森林木的碧波绿云之间。门侧临清溪的缘云阁,借杜甫“缘云拟住最高峰”诗意命名。登临其上,可见青城碧岫入云,丈人峰宛若青翠的画屏。
巍峨的十角重檐式亭阁矗立在苍崖壁立、绿荫浓翠之间,游人至此,如置身于画图,故谓“天然图画”。此景位于建福宫至天师洞的中间,海拔893米,两峰夹峙。亭阁后面是驻鹤庄,常有丹鹤成群,唳于山间。其右有被称为天仙桥的横石卧于两山之间的悬崖上,四面无依,下临无地,传说仙人时常在此聚会游戏。
遇仙岩一带有山阴亭。相传,清初有道士入山采药,看见三个老人煮芋而食。道士入舍,倦倚壁眠。一觉醒来,人舍皆无,怀中之芋,俱是白石,乃惊遇仙,此地始被呼为“遇仙岩”。游人行于遇仙岩一带,如行“山阴道上”,美景扑眼。岩后有山阴亭可静赏山景:“苔深不雨山常湿,林静无风暑自消。”距天师洞外山门五洞天不远的泠然亭古树盘根,林涛阵阵,取《庄子·逍遥游》“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意境。五洞天门内为廊式桥亭——集仙桥。相传有几位仙人雅聚于此,诗兴大发,就吟诗联句“语同道士乐长吟(吕纯阳),天外飞来步碧岭(张三丰)。山喜来龙开大面(刘海蟾),仙皆停鹤话同心(白紫清)。三台隐隐冲烟出(中山),九室层层入雾深(张三丰)。犹忆当年离世网(刘海蟾),飘然云路隐松阴(白紫清)。”
宋人赵汴在游青城山时曾吟出妙句:“泉落寒岩响”,洗心池边的听寒亭即据此而命名。亭侧的怡乐窠则寓“登临莫谓苦,会当绝顶看朝阳,小憩自然凉,何幸今生来福地”之意,环亭皆山,苍岚如黛。
援崖凿壁、设栏作道的“三弯九倒拐”的尽头山坳处,有亭曰“壮观”。登临此亭,确能领略“登高壮观天地间”的意境。亭联也极为豪放潇洒:“万派随它去,群山向我来。”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