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吴越曲·苏州之旅·苏州·工艺之乡
苏州工艺美术历史悠久,驰名中外。门类繁多,能工巧匠层出不穷。
工艺美术品分为日用、鉴赏品二类。前者含刺绣、染织、陶瓷、门厅装潢;后者含骨雕、玉雕、装饰裱画。民间工艺有编织、泥玩、腊染、木雕、制扇;特种工艺有牙雕、玉琢、金银饰品、织绫纺缎。还有自古为人称道的“吴钩”兵器,其锋刃之锐,铸柄之美,堪称艺术珍品。苏州的工艺品秀美细腻,不同于北方的粗犷豪健、中原的淳朴敦厚。
巷坊艺趣
苏州工艺织物于晋代以前就具相当规模。唐时白居易来苏,见巷坊之众,曾写下“七堰八门六十坊”,“人稠过扬府,坊闹半长安”等诗句。
宋时苏州丝织、草编、彩纸、帽巾、金银、玉器等制作业已很发达。苏州城内,“茧簿山立,缲车之声,连甍相闻”;两浙路上,运送贡帛的舟车连绵不绝。苏纸由“诸色粉和胶刷纸,隐以罗纹,然后砑花”而成,传及四川等地,名“粉笺”、“彩笺”。南宋时商区集中,坊市栉次鳞比,形成聚居同业艺人的专制工艺品之巷坊,如绣线有绣线巷(今修仙巷)、织罗有新罗巷(今古市巷与装驾桥巷之间)、金银制作有金银巷(今剪金桥一带)、制帽有巾子巷(今乘鲤坊中)、乐器制作有乐鼓巷(今史家巷)……虎丘、浒墅关席编被列为朝廷贡品。
明时据《经世文编〈补卷〉》云:苏州“市廛鳞列,商品麇集,集中山海所产之珍奇,外国所通之货币,四方往来,千里之商贾,骈肩辐辏”。明代中叶以后,苏、松、常府州县所产棉纺织品有“衣被天下”之誉。万历之后,东北半城比户纺织;西城附廓则为玉器、铜器、乐器、骨器、响器制作中心;亦有苏州织造掌管下的皇家织染局。
据《吴县志》载,清初苏州开设纱缎庄的丝帐房有五十七家,集中在闾邱坊、古市巷一带。纺织艺人常聚之所,即等待工场主“叫找”、“待唤”(雇佣)之地。书载当时的临顿路花桥为织花缎艺人常聚之地;白蚬子桥是素缎工匠所聚之所;皮市街广化寺桥多见纱缎艺人身影;皮市街金狮子桥常聚锦缎艺匠;濂溪坊则多有纺丝机匠聚集。
清朝前期,苏州“布坊各处俱有,惟阊门为盛,漂染俱精”;“染作在娄门,亦各处俱有”。雍正年间多达四百五十余家。
据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所立苏州长、元、吴三县“议定纸坊条例章程碑”刻文所载,乾隆年间(1736—1795)苏州有纸坊三十六家,资本雄厚,工艺精湛。
清道光年间,苏州玉器业为全盛之期,阊门内专诸巷、天库前,至王枢密巷、回龙阁、梵门桥弄、学士街一带,琢玉磨璞之声昼夜不绝,家家可闻。阊门外玉器市场人如潮涌,吊桥乃称玉器桥,周王庙有呼玉器庙。
吴钩
“聪马金络头,锦带配吴钩”,这句古诗生动地描画了横刀立马威风凛凛的武将形象。《南园》诗亦有“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句。这种被古代武将视为珍宝、颇享盛名的武器——吴钩,是春秋之际吴国工匠冶铸的兵器精品。
吴钩,原名金钩。据《吴越春秋·阖闾内传》载,“阖闾既宝莫耶,复命于国中作金钩,令曰:‘能为善钩者,赏之百金。’吴作钩者甚众。”其时有一杰出“钩师”,自告奋勇承诺,于限期内炼煅出两把锋利的金钩,后得到吴王百金重赏。据史载及1975年陕西省临潼县秦俑坑出土文物所见,吴钩为一种状如新月的弯形刀,刃体刀柄一次合铸而成,钩体截断面呈中间厚边缘渐薄的枣核形,两刃对开,齐头无锋,刃宽2.2至3.5厘米,通长65.2厘米;椭圆形柄,便于持握。此种青铜弯刀双面利刃,能推能钩,防身出击,芟刈皆便。吴钩,后泛指锋刀利剑,为吴地所产兵器的代名词,另有吴干、吴戈。
春秋时,吴越两国冶铸兵器技艺精良,历史上传说的名剑宝刀,多产于吴地。如越王勾践的纯钩剑;吴王阖闾的鱼肠剑、扁诸剑。史载干将、莫邪夫妻二人为吴王阖闾炼钢铸剑,二人上山采矿,升火炼铁,投以发甲,“鼓橐装炭”,炼出命名为“莫邪”、“干将”的锋利雌雄宝剑。雄剑“干将”剑身现“龟纹”,即乌龟壳上的花纹;雌剑“莫邪”剑身呈“漫理”,即水波状花纹。据近人研究,此类花纹惟纯钢才具有,故推断当时已炼出坚韧的钢质宝剑,为冶金工艺上一首创。另有干将、莫邪二剑为青铜制品之说。
苏绣
与湘绣、蜀绣、粤绣并称为中国四大名绣之一的苏绣,历史悠久,享誉中外。其技法奇巧,工艺独特,图案精美,色彩清秀。盛传“先有勾吴绣,后有姑苏城”。纵观绣史,古时先有绣图(地图)、绣衣(戏装)、绣像(神佛);后有画绣(卷画)、美术绣(人物仿真)。
相传三国时,东吴孙权为与魏、蜀抗衡,让擅长刺绣的丞相赵逵之妹赵夫人绣制一幅军用地图。赵夫人精针细绣,数日后将绣品面呈孙权,图中以彩色丝线绣出的沙海、五岳、河湖、城邑、行阵,列国山川、重要隘口、驿道渡口一目了然,孙权与众臣赞不绝口,时有“针绝”之称。
现存最早的苏绣制品为宋代文物经袱、普贤像,出土于苏州瑞光塔、虎丘塔,为研究苏州农桑绣艺的珍品。
明时苏城有专事刺绣的绣线巷、绣花弄、滚绣坊、锦绣坊等。这里家家窗前绣手翻飞,绣品纷呈;并有民间绣、闺阁绣、宫廷绣之分。明嘉靖年间,苏绣汲取上海露香园顾绣之长,配色精当,针线齐全,作为贡品入朝的山水、花鸟、仕女绣品愈趋华丽。明正德年间随着昆曲兴起,苏绣戏衣“精、细、雅、洁”,为戏人添姿。
及至清代,苏州有“绣市”美称,专设民营、官营刺绣作坊。清同治六年(1867),苏市绣业同行有“人和瑞”、“潘昌记”等六十五家字号。苏绣又创“双面绣”技法,循针运线一次制成正反两面图案清晰的绣品,未有杂丝断疵,更烘托出画面之生动传神,形成“平、光、齐、匀、和、顺、细、密”的独特针法绣技。
苏州民间有女红绣五彩衣的传说。女红(“红”,读作“工”),旧指女子缝纫、刺绣的工作,亦作“女工”。远古时,苏州水患为害,蛟龙逞凶。渔民探知蛟龙怕鬼,遂削发纹身,持叉驾船捕鱼,方可度日。西周时,泰伯、仲雍从中原至江南建“勾吴国”,痛怜渔民纹身下湖水渍肉烂,便商议驱龙妙法。仲雍的孙女名叫女红,缝衣绘画刺绣样样精通。她听说蛟龙受天庭管束,怕日月星辰,就起早贪黑从山里采回百花百草,榨出各色,染织彩线,用骨针在缝制的白绫衣裳上绣出日月星辰图案。仲雍穿上绣衣入水刺杀蛟龙,他身上的五彩星辰绣衣吓得蛟龙眼花缭乱,节节败退。绣衣驱龙的消息传遍十里八乡,姑娘们纷纷前来求教。天上的织女听说后,把女红接到天宫授艺。每当夏夜,织女星旁的一颗星星闪闪发光,人们说那是女红手中的金针在闪烁。后人将女红住过的地方叫“修仙巷”。
清末民初,苏州刺绣圣手沈寿名扬京苏,其绣品为中外名流赞赏。沈寿(1875—1921),本名沈云芝,又名雪君、雪宦,祖居苏州海宏坊,自幼聪颖手巧,随母学得绣艺,亦能执笔为文。十五六岁芳名扬苏,二十岁嫁与流寓苏州的浙江山阴县举人余兆熊(亦名余觉、余福)。两人画绣相长,吟哦刺绣。光绪三十年(1904),慈禧太后七十大寿举行盛会,雪君在其夫提议下献上山水、花卉、佛像、法画四幅绣品,深得慈禧赏识,二人并被召见,赐名“寿”、“福”二字,遂有沈寿、余福之名。光绪三十三年,二人奉诏赴京,在农工商部女子绣工科任职,作刺绣讲习所总提调、总教习。传说一年春天,慈禧在颐和园乐寿堂倚栏小憩后刚要起驾,一只蜜蜂“嗡”地一声从她手中丝帕上飞开,侍候在旁的李莲英即跪拜在地叩首:“万岁休怒,蜂儿采蜜,是吉祥物,瞧这沈寿绣的丝帕,一朵鲜亮粉润的牡丹,是它把仙蜂引来了!”老佛爷一听转怒为喜,愈发爱怜那绣帕。
沈寿绣品既有中国画的清雅深远,又有西洋画的凸透质感;首创的仿真绣,又名美术绣,别具特色。沈寿所绣英女皇维多利亚头像,目光熠熠,金发飞动,曾获万国博览会最优等奖。为贺意大利王后诞辰所绣肖像,画面丹翠相宜,色泽润朗,王后称赞她为“世界第一美术家”。她曾出访欧美日传播绣艺,深得赞誉。
慈禧与光绪去世后苏绣渐被清廷冷落。余兆熊纳妾后,沈寿迁居天津授艺。此时,原与沈寿有一面之交的实业家张謇在南通开办刺绣学校,邀沈寿前去任教。沈寿在南通绣校授课不辞劳苦,独住“谦亭”。相传张、沈相互钦慕,只在彼此关照及赋诗唱和中表述心迹。雪君《垂柳》诗“本心自有主,不随风东西”句,表露出她孤寂然不越雷池之心境。张謇专请当时鲜为人知的摄影师拍摄雪君绣姿绣品,并赋《谦亭摄影》诗以“杨枝柳枝”、“鹣鲽鸳鸯”,咏叹情意。心细如丝的雪君对此虽怦然心动,但亦仅以“留得谦亭万古心”诗句回赠。她忍受着余兆熊逼其辞职回苏的责难及病痛的折磨,在张謇请来的名医诊治下,扶病传授绣技心法,并用秀发于一方白缎绣下意象飞扬的张謇墨宝“谦亭”二字。张謇按雪君病榻口述,整理出一部《雪宦绣谱》。该书记录的十八种精妙绣法中,点睛之笔为:“仿真之道,曰潜神,曰凝虑”;故“天地之间,千形万态,但入我目,无不入我针;亦即无不入我绣矣”。不久,雪君病逝。张謇含泪主持丧事,于城南黄泥山东南麓造墓立冢,并亲书碑文:“中华美术家吴县沈雪君女士灵表”。
苏州丝绸
苏州地肥水美,桑好蚕多,历来被誉为丝绸之乡。三国时孙权重视粮桑生产,将丝绸制品作为“赡军足国”的丰富物源之一。唐绫、宋锦均被列为宫中贡品。当年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曾亲见元时苏州织绸盛况。明清时期,苏州已为全国三大丝绸产地之一,织工有万余。作为东南三大丝绸名产之一的苏缎,与杭罗、云锦齐名。苏州丝绸又包括纱、绢、丝、绒、锦、绫、布等。其特点为:织技独辟蹊径,色泽艳丽灼目,质地轻柔滑软,图案雅俗皆备。
相传苏州巧匠能织出色彩斑斓的丝绸缎匹,是得益于关心百姓疾苦的轩辕黄帝。远古时期他见江南百姓穿着树皮、野麻织成的粗衣,便指派宫中纺织手艺最好的织司,用三姑娘发明的养蚕缫丝技术,设法织出薄软的绸缎来制衣。织司呕心沥血未织成绸反倒累死机前,三姑娘听说后放声大哭;天庭中织女见状,忙召集龙、虎、牛、马等十二生肖兽神,吩咐它们下凡,帮助轩辕黄帝改制织机。众兽神献计献策,牛神变作织机四腿,蛇神化成经丝绞棒,虎尾拉平经面,猪神剥皮搓绳吊筘……织机造好,丝绸彩缎源源织出。后来,黄帝与三姑娘又从使用光滑的竹篦梳长发而不断的道理中得到启发,在织机竹筘上下前后各装两根滑溜筘篾,经丝易断的难关就攻破了。现在,老织工们还叫得出那十二个部件的名称。
吴绫,为最早的苏州织物品种之一。据《正字通·系部》载:“织素为文者曰绮,光如镜面有花卉状者曰绫。”它是采用斜纹图案或在其上加以提花,选上等桑蚕长丝交织而成,依花色品种分为素广绫、花广绫等。因产吴地,故曰“吴绫”。其与蜀锦、楚绢、齐纨、鲁缟齐名。《新唐书·地理志五》云:“明州余姚郡(今浙江宁波一带)……土贡吴绫”,说明唐时吴绫已非吴郡专产。
苏州织锦,为丝绸之乡的特产之一,以宋织锦缎最为著名,故称“宋锦”。苏州宋锦色泽华丽,质地坚柔,图案精美,与南京云锦、四川蜀锦并称为我国三大名锦。
秦汉以前,织锦工艺已创于世。唐时苏州有土贡八蚕丝绯绫织品。五代时苏州织锦色彩缤纷,虎丘塔、瑞光塔发现的锦质经帙、织锦残片,其一属云方如意锦图案。宋朝南渡,织锦技艺大增,品种愈繁,一种专供装裱书画所用的极薄且细的新品应时而生。苏州织锦业在宋代鼎盛、元代中衰之后,于明代宣德年间再次勃兴。花色品种有“方胜”、“海马”、“云鹤”、“宝相花”等,其中“方胜”花纹,整齐有致,回旋对称,色彩谐调,艳而不烈。
清康熙年间,宋裱《淳化阁帖》十帙失而复得,一人从泰兴季氏处购后,揭取所裱宋锦二十种转售苏州机坊,使久已失传的宋锦部分织法得以复苏,形成织锦历史之全盛时期。其工艺特点及风格特征是:花纹式样精密细致,平柔挺括;图案织法严谨多变,丰满流畅;色彩调配艳而不火,繁而不乱,望之颇富明丽古雅之韵味。宋锦织物多为装裱书画、古籍之用,亦作裱制锦盒及装潢礼品之需,用作淑女衣料更显豪华瑰丽之气。
在苏州丝绸制品中,缂丝别开生面,堪称苏绣艺术的姐妹花。缂丝又名刻丝,因其经纬线相接时所留断痕似刻而成,故名之。相传其首创于隋、唐以前,五代朱梁时的《金刚经》缂丝织品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宋时缂丝技巧已趋纯熟,并开始沿用这一称谓,且始以名人书画为粉本。其时缂丝地有二处闻名,一为定州,一为苏州。明代仅北京、苏州两地从事缂丝生产,北京之匠人亦来自苏州。明时工艺中把孔雀毛作为纬线,更显艳秀高雅风格;并创双子母经织法,以经线粗细的不同运用,表达多样美感。明、清两代苏州缂丝皆产于苏城北郊陆墓、蠡口及城西光福等处的民间作坊,织工多达二百余人。时人良栋、吴圻等高手缂织吴门画派之画稿,以轮廓清晰、花鸟灵动为缂丝之冠,人称“画缂”。清代苏州织造局内设有缂丝匠,每年承接朝廷交办的缂丝贡品。
缂丝织法独特,现仅苏州能够制作。它用生丝作经,以五彩熟丝作纬,用一种竹叶形小梭,按图稿渐次挖织。若一张图稿着色几十种,则需用几十只小梭绕以不同的彩线,织一色,换一梭。各色纬线仅于图案花纹转折处需要时与经线交织,故此织法称为“通经断纬”。通经,即依样于经线上挖织;断纬,则在织时于纬线中间隔断。故正反面图案一样,与苏绣中的双面绣同得怡情悦目之效,颇具秀雅清丽的特色与古朴浑厚之风格。
苏州葑门内带城桥下塘18号(今苏州第十中学),为清代苏州织造局(署、府、衙门)旧址。东及校健身房,西抵大仙庙,北至孔副司巷,南达河沿,方圆60里。现留石狮、碑刻、多祉轩、瑞云峰、围墙等。据清顺治年间石刻《织造局图》、孙珮《织造局志》载,顺治二年(1646)工部侍郎陈有明、满族官吏尚志奉旨设苏杭管理总织局,专设织造官职,主司宫廷用织物。初为官府抓差,命苏州、常州、松江三府织工作坊主当机户,多赔本破产。顺治八年,始召募工匠专门织造宫廷用品。时总织局有织机八百张,工匠二千三百五十名。成品专供皇室享用。康熙二十九至三十二年任苏州织造的官吏即《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祖父曹寅,难怪《红楼梦》中多有名贵丝织绣衣的细致描写。
史载,自元代始在苏州设织造局,至清康熙、乾隆南巡在此驻跸游赏,织造局规模愈加扩大,设有厅堂、机房、廨宇、吏舍等。可见苏州丝织业历史悠久,实力雄厚。
苏扇
一扇在手,拂暑送爽,怡神悦目。苏州制扇业历史悠久,工艺精美,品种繁多,以“苏扇”著称于世。闻名已久的还有绢宫扇、摺扇和檀香扇。
绢宫扇,亦名纨扇、罗扇、团扇。东晋苏州诗人谢芳姿《团扇歌》曰:“团扇复团扇,许持自障面”,勾勒出书生闺秀手持团扇之姿。宋代诗人陆游亦观扇吟诗曰:“吴中近事君知否,团扇家家画放翁”。足见晋代以后,绢宫扇风行江南。元明两代,文人雅士常于扇面赋诗作画,遂成为馈赠鉴赏之物。绢宫扇扇面绢质素淡,细秀轻盈;竹制扇圈,沿以锦边,缀镶象牙、玳瑁之饰品;配以精雕细绘的湘妃竹或木、牙、角扇柄,坠以流苏扇穗,观之顿生喜爱之情。扇形多样,有铜镜式、宫灯式、金钟式、凤尾式、鸡心式、海棠式、龙球式、玉佩式、六角式、黑花式等。
摺扇,又称聚头扇、撒扇,北宋时由高丽传入中国。南宋人吴自牧《梦粱录》中有“周家摺叠扇铺”句,推知南宋我国已产摺扇。自明代起,苏州摺扇即以雅致精巧闻名于世,有吴扇之称。其扇骨为竹片,以轴开合,侧边镂刻髹漆;扇头钉盖微如粒米,烫以花纹;扇头造形达百种之多。扇面分画面、素面两种;素面又分白素面、有色扇面(金面、洒金面、瓷青面、珊瑚面、格面等),其中以老矾扇面最佳,素洁平韧,文人画家喜在其上题诗作画。传说明代画家文徵明专喜方氏所制扇面,非“方”不题。
檀香扇,由摺扇演化而成,扇骨为檀香木所制,用拉花、烫花、画花三法美化扇面,精巧玲珑,清香四溢。拉花,是用一只半月形小竹弓,两端绕以锯齿状细钢丝,穿入扇柄拟打的花纹空眼里,镂出各式图案;烫花,是在展开的檀香扇面上用特制工具(今用电笔)经高温或明火描刻出深浅褐色山水图谱;画花,是凭画师之笔,描绘绢面扇画。此“三花之法”,使扇面五彩纷呈,百花争艳。
桃花坞扇子作坊久已闻名,这里所产的香扇,源于一个传说。一年夏天,阴雨绵绵,扇子滞销,作坊伙计王小毛被辞退歇了工。冬日,传闻西园寺来了个疯和尚,专门帮助穷人,小毛便去打探。一进庙门,见山门墙角躺着一个歪鼻斜嘴、手摇蒲扇的叫化和尚,众人正拿他取笑,一人冲着他挖苦道:“大冷天摇蒲扇,这宝物借给侬搧一搧。”疯和尚举手摇扇,一阵臭风顿起,熏得众人掩鼻而逃。唯有小毛怜其冻饿,递给他三枚铜钿。疯和尚从蒲扇上扯下几根蒲条,送给小毛,又轻搧蒲扇,一阵香风飘来,疯和尚却没了踪影。再闻握着蒲片的手,满是檀香木味。他心里顿觉豁亮:用檀香木镂成扇骨,代替竹片!来年酷夏,小毛把用檀香木做柄的折扇往玄妙观货摊上一摆,不日便被一抢而光。苏州檀香扇遂名声远扬。
苏灯
元霄节观灯历史久远,相传两千多年前汉武帝即行“结灯为山祭祀太乙”的盛会。唐时每逢元宵节张灯结彩已成习俗,睿宗时长安满城搭起灯轮,万盏彩灯熠熠生辉。宋代元宵节城镇灯市盛况空前,辛弃疾《元夕词》云:“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风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故元宵节又称灯节。
苏州灯彩工艺远在宋代即首屈一指,周密《乾淳岁时记》云:“禁中元夕张灯,以苏灯为最。”《石湖乐府记》描述吴中灯市盛况曰:“吴中风俗尤竞,上元前一月已卖灯,谓之灯市。”史载,宋代杭州花灯展览会名列前茅的上品彩灯为苏州、福州艺人制作,风靡南北。
明、清时每逢春节前后,苏州阊门内吴趋坊、皋桥佐近,灯彩连城,遮天映宅,百家灯铺竞悬彩灯,叫卖之声不绝于耳。彩灯的花色品种繁多,有罗帛、夹纱、料丝、麦丝、竹缕、鱼魫、琉璃、鳌山品式;由装扎、裱糊、刻纸、剪纸、绘画、染织等多种技艺工序制成。造型精美,色彩鲜亮,配饰绮丽,画面生动。百灯之中“剔画彩灯”、“走马灯”最为出名,灯上绘制各种传奇人物、神话故事,如西施采莲、张生跳墙、柳毅传书等,配以碧瓦飞檐、小桥流水等图饰;灯内燃烛,空气对流,遂使灯上画面人物循环转动,故事连篇,观之华彩灿烂,栩栩如生。吴地旧俗,每年举办多次水陆灯彩胜会。农历元月初七,俗称“人日”,这日入夜,人们簇拥河边挑灯观赏,只见河船前行,舟中一壮汉舞动铁篓中燃烧的木炭,水中火龙飞舞,岸边千灯汇串。正月十五“闹元宵”,除击鼓鸣锣划旱船、赛龙舟外,街巷门桥均张灯成塔,彩灯高悬。二月余兴不减,有道“点灯消灾”,故大开灯市,以阊门内外为中心,龙灯翻舞,马灯旋转,歌舞相伴。初夏五月,朔日起始,山塘龙船竞划,以纪念屈原、伍子胥。初六以前日日夜晚,龙舟张灯,如龙嬉水。仲夏六月荷香,二十四日为赏荷赛舟之日,城东荷池彩灯竞放,如万星坠波。八月十五中秋前后,七里山塘灯彩闪烁,夜如白昼;快船悬灯,与两岸灯彩争辉,舟似火龙剔透璀璨。十八日又移灯石湖,月明灯亮,人们争睹“串月”奇景。
苏式家具
苏州红木雕刻家具饰品、案几摆件及落地器物,因做工精细、花样新奇、玲珑剔透、造型美观而盛名于世。
苏式家具,主要见诸苏州古典园林厅堂。如拙政园留听阁内有“岁寒三友”双面木雕飞罩,为明代木制名雕,画面上的灵俊山石间丛生着松、竹、梅,松皮斑剥,竹枝挺拔,梅花簇生。画面背景镂空,构图对称,为建筑雕刻中疏朗含蓄、润厚清逸艺术风格的代表作之一。
明代中叶,苏州家具制作工艺沿袭宋、元传统技艺,由文人画师协同设计,经木雕高手运刀施艺,创造出简、线、精、雅之苏式风格。简,即造形简练,轮廓舒朗;线,为线条流畅,以秀拔称奇;精,即尺度合理,雕楔精细;雅,为气韵清雅,整体和谐。
明末以来,苏州出现以花梨、紫檀、黄杨、红木为材料,专营精巧家具和小件器物的作坊。后因用料多为红木,亦称红木作。据《吴县志》云,苏州木雕巧匠众多。明代艺匠鲍天成、袁友竹、邬四等,出手不凡,被称为“一代妙技”。清道光年间的《苏州府志》载,艺人杜士元(一说屠士元)雕刻技艺超群,被荐入内府,制作殿门处所设屏风,曰“罘罳”。上雕各异罗汉五百尊,人称“精细绝伦”之品。
近人陆涵生诸多作品馆藏送展,陈列园林。置于人民大会堂江苏厅内的《江山如此多娇》红木屏风和各式花几摆件,深得观者喜爱。
苏州盆景
我国独具特色的盆景艺术起源于盛唐,如唐人冯贽《记事珠》载,“王维以黄瓷斗贮兰蕙,养以绮石,累年弥盛”;宋代发展成“可登几案观玩”的珍奇艺术品。据《太平清话》云,南宋诗人范成大辞官隐居苏州石湖,以英石、太湖石、灵璧石制成盆景列于庭院案几,冠以“小峨眉”、“天柱峰”等美名,赏心悦目,怡人情性。
苏州乃我国盆景艺术发展最早且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明清时,苏州豪门大户叠山造园,园林盆钵置石栽花;民宅庭院设盆制景,盛行一时。明代书画家文震亨对盆景艺术有独到见解、精当研究。清代苏州虎丘、山塘街一带为盆景极盛之地,盆景园圃大者有十多家。正如沈朝初《忆江南》词所云:“苏州好,小树种山塘。半寸青松虬干古,一拳文石藓苔苍。盆里画潇湘。”精于制作盆景的虎丘花农往往在深山乡野采石挖树,于盆中盘结怪松、老梅、异桧、奇竹,人称花农为“花园子”。
苏州盆景受文人词章、吴门画派、雕刻艺师及姑苏园林艺术的影响,造型奇巧,构图美观,于“缩龙成寸”、“小中见大”的咫尺小盆中蕴含着清雅的神韵与幽深的意境。故有“无声的诗”、“立体的画”、“有生命的艺雕”之称。
苏州盆景大体分为两类。一类以树木为主,配以山石、房宇、人物,称为树桩盆景。即于盆内选栽高不盈尺的古树老桩,经精心剪扎养植,形成苍劲挺秀、亭亭玉立、盘根错节、曲折俯仰、倒悬低垂、疏影斜插、伏地九曲等不同姿态的盆景,颇富盎然生机之艺术效果。一类以山石为主,衬以清水,架以亭桥,称为山石盆景。即以片岩拳石,经雕琢后巧置盆中,构成岗峦起伏、群峰映水、湖光山色、清泉幽谷等种种微型立体图景,使人未入山野而如身临其境,“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
苏州盆景讲究盆与架的选择。盆,往往用宜兴丁山所产紫砂盆钵,亦有选配石质或瓷质盆钵者。架,选用红木雕花盆架,乃上等好料,可得锦上添花之效。工匠制作盆景时,常观摩借鉴古今名画佳作,故盆景亦以画题名,从“岁寒三友”、“石湖野趣”等美名中,可见盆景寓意之妙。
今虎丘山麓新辟万景山庄,展览盆景数以千计,盆盆争奇斗艳,钵钵引人驻足。
虎丘泥人
从七里山塘到虎丘,山麓货摊泥玩工艺品琳琅满目,有泥神、泥佛、泥兽、泥禽、泥虫、泥花、泥人群塑,真乃“技艺山塘妙莫过,香泥捏像肖偏多”。虎丘泥人堪称苏州泥人的代表,人称“苏捏”、“苏塑”、“捏相”。究其缘由,说因虎丘有处泥土滋润细腻,俗谓“滋泥”;另一说是用井底金沙泥调蜜制成,粗嫩美丑,和韵传神。
“虎丘捏相,老少男女,神气宛然,固绝技也。”此技创于何时?据清代《桐桥倚棹录》载:“塑真,俗呼捏相,其法创于唐时杨惠之。”杨惠之先从师吴道子学画,后改学雕塑,首创塑壁,技艺高超,号称“天下第一手”,有“塑圣”之誉。宋时,吴县木渎人袁遇昌,将塑制神佛之技移植于捏塑泥囡娃上,所捏泥婴小口微启似咿哑学语。明时苏捏艺人集驻虎丘一带,创造面对游人即席捏像的技艺,谓“捏相”、“塑真”。清康熙、乾隆年间,苏州泥捏人面仿真绝技风靡南北,常辉《兰舫笔记》云:“有求像者,照面色取一泥丸,手弄之,谈笑自若,如不介意,少顷而像成矣;出视之,即其人也。”登临虎丘游赏者皆在泥捏摊前静候,顾竹峤戏称此景此情为“明知不是真脂粉,也费游山浪子钱”。清代诗人汪士锽把道光年间苏州捏相艺人项天成比作顾虎头、吴道子那样的名画家,称之“项子风流儒雅客,江东妙手更无伦。虎头阿堵光如电,漆毫道子开生面。抟粉苍泥夺画工,写真不用鹅溪绢”。清末,山塘街设有老荣泰、老荣兴、汪春记、金合成四家专营泥人的店铺。民初,有个人称“捏像陶”的陶三泉,宽衣长袖,往来市巷。有求捏像者,携泥赴其家。陶隔桌肃坐,静观片刻,割泥在手,掩于长袖,边观边捏。围者仅见其袖微动,指技无法窥得,须臾人像托置掌心,观者无不惊叹佩服,乃与真人无二矣。
捏相艺术品分为两种,一种是捏成像后,点画粉彩,配上须发,木雕四肢,绢制衣帽,泥人可动。另一种仅捏成头像,便于携带。还有一种与捏相近似的写实泥塑——戏文泥人,亦分两种,一为全用泥捏的彩塑泥人,面目表情刻画逼真;另一为绢衣泥人,只捏塑面部、双手,衣甲帽鞋以绢绸制成,以面部“开相”传神者为上品。
清光绪年间,捏相以小为贵。有的小如瓜子,而面相却眉目清晰,逼真传神。
桃花坞木刻年画
桃花坞,为苏城西北隅阊门内沿水巷的一条长街。古时,此处植梅遍野,春日姹紫嫣红,曲水舒缓流泻,极富桃花源意境,故名桃花坞。这条街之所以名噪四方,系因明代此地出了有名的一人一物。这人,乃为慕桃花坞之名,迁居于此潜心作画的名画家——唐伯虎;这物,却是争艳竞美于桃红柳绿自然风光中的独开奇葩——年画,人称“桃花坞年画”,因其早年为木刻翻版印制成画,故又称“桃花坞木刻年画”。
桃花坞年画,起源于宋代;流行于明代,明末形成独特风格,被称为“姑苏版”年画;全盛于清代雍正、乾隆年间。清时画铺作坊多达五十余家,分设在桃花坞、山塘街、北寺塔一带,据说年产达百万幅以上,不仅各地乡邑的门户、中堂多见,而且东渡日本,南涉南洋,颇受海外人士欢迎,对各地年画及日本“浮士绘”画派风格均有影响。
桃花坞年画与山东潍坊年画、天津杨柳青年画,同为中国三大年画盛地。它还与天津杨柳青以“南桃北柳”并称。早年,苏州画铺作坊为有名画师、雕版艺人、木刻行家汇集之所,铺坊门市张挂的年画铺天盖地,琳琅满目。桃花坞年画品类繁多,制作刻印精细入微,题材甚广。主要有郎哥仕女、风物农事、戏文杂技,传说历史、神佛福寿、吉祥喜庆、鱼鸟虫兽、花卉芳草、亭台楼阁等内容。它采用木版套印,构图均衡丰满,色彩鲜美光润,主题鲜明突出,线条明快洗练,形象质朴生动;动静结合,雅俗具兼,体现了装饰美的艺术特点及超自然的浪漫主义艺术风格。自古为姑苏民间喜闻乐见,家舍门厅竞相张挂,为吴中文化艺术一个门类的缩影。惜清咸丰十年(1860)山塘街年画铺坊毁于兵火。后来由木版年画发展派生出铜版、胶版、石印年画,木刻年画仍显示其古朴风雅之丰姿。
在桃花坞年画中,有一幅早年流行于民间的代表作——《金鸡报晓图》,苏州百姓谓之为辟邪宝画。相传古时苏州城郊上方山古庙供奉一个无恶不作的“五通神”。有一天他放出毒蛇、蝎子、蜈蚣,逼迫十里八乡的村民用新谷抵还欠债。一位老婆婆走投无路,欲从行春桥上跳河自尽,巧遇一卖画先生送她一捆画幅,嘱其分发各家贴在门上。他说罢边唱边走下桥去:“大雄鸡,天亮辰光喔喔啼。拍拍翅膀飞下地,专吃蛇虫除百怪……”,家家门上贴上《金鸡报晓图》后,果然灵验,到早上金鸡就拍翅啄虫。后各家金鸡又聚集上方山,把五通神啄得百孔千疮,使之再也不敢作恶。消息传开,四方人们纷纷到桃花坞觅画。
苏州湖笔、颜料
毛笔,为中国“文房四宝”之一,是中国特有的笔种。其产地颇多,以江南为盛。唐时,浙江之北、太湖之滨的湖州善琏镇创制出产一种毛笔,以地命名为湖笔。据《嘉庆一统志·湖州府土产》引《湖州府旧志》载,“元时冯应科、陆文宝善制笔,其乡习而精之,故湖笔名于世。”又见《苏州府志》云,清代道光年间湖笔制法已传入苏州。此后制笔工艺愈显精湛,湖笔遂成为苏州特产。
苏州湖笔选料严格,品种齐全,工艺精细,用途多种,具有“圆、齐、尖、健”四大特点。圆,即指笔尖浑圆丰满;齐,即为笔锋齐整无参差;尖,指笔锋尖如圆锥;健,则曰笔头苍劲富有弹性。秉笔习文绘画,挥洒得心应手。
明末清初,苏州进士姜图香后裔,继承家传,善于丹青,且对绘画配色颜料研究精当,手工制作调配各色颜料,纯正鲜艳,能纸色合一,色泽经久不褪。一时名传外邑,争购者云集。其子孙后人于乾隆年间在苏州阊门内东中市开设颜料店,取名姜思序堂。
苏裱、苏钟……
苏州的工艺美术历史悠久,门类齐全,除以上所列苏绣、苏绸、苏扇、苏灯外,还有苏州的书、字、画久享盛名;裱业匠人亦精雕细琢,独运匠心;加之苏州丝织业发达,以绫绢宋锦为材料的装裱用品种类繁多,故苏州装裱业之繁荣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明时,苏州裱业已在全国首屈一指。各地书画家、收藏家皆喜好把所藏古书、名帖、好画运送到苏州装裱;有的甚至高金聘请苏州装裱名师去宅院裱画。装裱名师的绝技常使古画残卷得以复生、完好,使字画彩墨生辉,视如完璧。时人称之“书画郎中”。
史载明末清初苏州即能制造时钟,亦称自鸣钟,清代曾名噪一时,被称为“苏钟”。
苏州所制时钟款式多样,工艺精湛,以“插屏钟”最受人青睐。此钟又称“本钟”,形似屏风,下置红木座架,四周围以玻璃,摆于案几,钟声清纯悦耳,比台钟鸣音大一倍。另有掀帘钟,状如戏楼,戏中人按时出现,掀帘奏乐。还有内装玻璃圆珠徐徐转动仿佛潺潺流水的“水发钟”、按时自打梆点的“更钟”等。
苏州是我国有名的玉器产地之一,玉匠及其技艺多为史书所载。宋代范成大所修《吴郡志》云,唐、五代时,苏州即有琢玉工场作坊及玉匠。至明代,苏州琢玉精品已南北称誉。明时科学家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一书,则称苏州玉匠巧夺天工,“良玉虽集京师,工巧则推吴郡”。苏州名艺人陆子刚,人称“碾玉妙手”,鬼斧神工刀法精湛,所琢玉器出手不凡,玲珑奇绝,名噪朝野。
苏州之金银细工早在五代末、北宋初即已闻名。从1978年瑞光塔出土的宋代真珠舍利宝幢所见,其上鎏金佛龛细致精巧,银狮神态各异,由细如毫发的金银丝编作的九头飞龙工巧奇绝。元时,金银细工品种益多,工艺更精,有名艺人朱碧山的佳话流传。近年吴县发现一件精巧的元代珍品银槎,上刻“至正乙酉朱碧山造”字样。1964年苏州盘门元末张士诚母曹氏墓出土一批金器银品,有金冠、金首饰、银镜台、银奁等,件件精雕细镂,图案绝美。明、清时期,金银细工匠艺发达,乾隆年间苏州银楼作坊大大小小五六十家。1970年吴县毕沅墓出土文物中即有清代金凤冠、金银头面首饰。据传,早年苏州城内养育巷“新凤祥”银楼,即为清帝御赐金匾的“老字号”金银作坊。
青铜器,即铜锡合金器物。商周时期,为王侯权位标志,亦为官府宫廷陈设、宴饮、祭祀的主要器具。元代,苏州人王吉能修补和仿铸古铜器。
明万历、天启年间,苏州名匠蔡氏仿铸古铜器,技艺独特,自成一派,人称“苏铸”。苏州太仓沙溪曾出土明代窖藏仿古铜器十六件,器形无损,造型美观,纹刻精细。
清代,考据学兴起,研磨古铜器风行。苏州专事收藏和考证的专家有吴大澂、藩祖荫等。乾嘉年间,仿铸能匠顾湘舟、钱梅溪等,既考据,又仿造,且对钟彝研究精进,出自其手的仿铸品从形制、纹饰、铭文到色泽、轻重、厚薄乃至气味皆与原器相仿,连损污之处亦斑驳相似,即使金石家也难辨真赝。
吴地历来歌舞、昆曲、评弹、戏剧纷呈异彩,故应运而生的剧装戏具制作行业亦兴隆发达。苏州剧装戏具品种繁多,且在质料、形制、花色、图案、线绣、饰物等工艺技巧上颇具匠心。早年苏州戏衣店铺设在阊门中市的有江恒隆、老恒隆、杨恒隆、郑恒隆、尚太昌、唐云昌、乾泰等字号,最正宗者当数杨恒隆、唐云昌。
苏州自古歌、乐、曲、舞独具特色,且民族乐器的制作亦具独特风格。相传远古时期,吴人已会制作笙、箫、鼓、锣等乐器,并曾用其齐奏共鸣赶走海涌山上的害人怪兽。
苏州乐器分弦乐、管乐、打击乐三类,计有百种之多,皆音色优美、音质饱满、造型美观。传统产品中三弦、笛、箫、笙、唢呐及苏锣、苏鼓驰名南北。奏起苏州古筝、古瑟、箜篌、排箫、方响等乐器,往往使人发思古之幽情。
清顺治年间(1655前后),苏州已能制造双目架鼻眼镜,创始人为明末清初杰出技师孙云球。孙氏,字文玉,又字泗浜,原籍吴江。幼时随父母迁居苏州虎丘山下,十五六岁时,父病逝,遂与母以卖草药为生。有感于目力差者之痛苦及当时已有的眼镜“单照”之使用不便,发奋研制磨镜对光技术。在用水晶磨制镜片的基础上,又根据对象的年龄、视力,“随目对镜”,悉心研制出老花、少花、远光、近光等品种及深浅度数不同的镜片,架于鼻梁视物,“不爽毫发”,于是争购者云集。其有《镜史》一书传世。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