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蒙巴蜀雨·青城山之旅·都江堰·“创开天府”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蒙蒙巴蜀雨·青城山之旅·都江堰·“创开天府”

都江堰历史上称谓甚多,宋时始有都江之说。都江堰位于灌县城西岷江上,是战国秦昭王时蜀郡郡守李冰在古蜀王杜宇之丞相鳖灵“决玉垒以除水害”、“东别为沱”的治水经验基础上,率众兴建的一项名闻中外的水利工程。渠首工程由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部分组成。鱼嘴为鱼口形分水堤,将岷江水“中分为二”。右为岷江正流;左侧内江流进宝瓶口,入川西平原灌溉农田。位于二者之间的飞沙堰,调节由鱼嘴来的水流量,用于泄洪和排沙。这一工程“引水以灌田,分洪以减灾”,又利于水运,使川西平原千百年来“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益州记》)。从此“创开天府”,沃野千里。至今整个灌区已达二十七个县市,农田860多万亩。其设计之精巧,令人惊异。

都江堰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游人至此,莫不赞叹。南宋陆游曾吟道:“决江一支溉数州,至今禾黍连云种。”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也感叹道:“都江堰灌溉方法之完美,世界各地无与伦比。”

“恢拓禹功名父子”

《尚书·禹贡》载:“岷山导江,东别为沱。”导江即今都江堰市。司马迁《史记·夏本纪》也有同样的记载。许慎《说文》云:“沱,江别流也。出岷山,东别为沱。”晋代郭景纯《江赋》云:“玉垒作东别之标。”这些史书都鲜明地指出沱江和宝瓶是大禹治水时开凿的。扬雄《蜀都赋》、《蜀王本纪》、常璩《华阳国志》、郦道元《水经注》等又认为是蜀相鳖灵开凿的。至今史家尚无定论。总之,李冰的确吸取了前人治水的经验,故二王庙里才有这样的楹联:“恢拓禹功名父子;创开天府古神仙。”

相传李冰上任后,听说成都附近的江神年年娶新妇,遂把自己的两个女儿打扮起来,准备送给江神,但江神毫无动静。李冰大怒,奋力拼杀,终于杀死江神所变的苍牛。后置三石人在江心,与江神定约:水枯不能过石人脚背,水涨不能没石人肩头。李冰还刻了五个石牛为自己的化身,沿江放置镇守。今成都西门外有犀浦镇,古曾为犀浦县,相传李冰所刻石牛即置于此。旧时我国各地有在堤坝上置石犀或石牛的习俗,亦源于此。杜甫有句:“君不见秦时蜀太守,刻石立作五犀中。”

都江堰修成后,堰头曾多次迁移,其中规模最大的当属五代前蜀武成三年一次,相传此举亦为李冰所为。一年夏季,洪水暴涨,百姓欲奋力以救,但见京江下游几百丈外的河心,已奇迹般地用沙石垒起一道新堰。人们知道此定是神人所助,就到李冰祠求问,只见李冰神像身上和旁边的旗帜都是湿漉漉的,众人方醒,叩谢李冰大人。

又传古时岷江中孽龙为害。李冰之子二郎带领梅山七圣去降龙。一场恶斗下来,七圣和猎狗哮天犬全部战死,孽龙也身负重伤南逃。二郎追到青城山,不见孽龙踪影,坐在一块大石上歇息后,到路边草屋向一老婆婆寻食。不久,化为人形的孽龙也来此乞食。老婆婆端出面条,孽龙吞下肚后,面条变成带铁钩的锁链,将它锁住,使它束手被擒。至今青城山下有印臀迹的巨石和“滚龙槽”,即为二郎当年歇息和擒龙之处。

二郎欲杀龙报仇,百姓劝说道:“杀不得啊!杀了谁来涌水灌田呢?”于是,二郎把它锁在宝瓶旁边离堆下的深潭中,让它春天涌水灌溉,以安民生。

后世崇祀说川主

历代封建统治者都册封李冰父子,始称“昭应公”,而后封王。《蜀典》曰:“今蜀人皆呼李冰为川主,颜其庙曰川主庙。”因此,祭祀李冰父子的活动,历来非常隆重。唐“春秋设斗戏”,宋中期始每年春秋二祭。民国以来,官祭一般以清明“举行开水典礼”致祭。近年又在恢复开水典礼的基础上设置了清明放水节祭祀活动。

二王庙在灌县城西2华里的岷江东岸玉垒山麓。古为纪念蜀王杜宇的望帝祠。齐建武(494—498)时改祀李冰父子,名崇德祠。宋以后历代朝廷敕封李冰父子为王,清时遂易今名。庙中多楹联,李冰殿有联“六字炳千秋,十四县民命食天,尽是此公赐予;万流归一江,八百里青城沃野,都从太守得来”。

位于灌县离堆公园北端的伏龙观,原名“范贤祠”,始建于晋,为纪念三国时西蜀贤士范长生的祀祠。北宋初年,根据李冰、二郎在此“降伏孽龙而治水患”的传说,改建为伏龙观。现存伏龙观为清代重修。

伏龙观是历代文人名士喜游之地。南宋爱国诗人陆游,曾于南宋淳熙元年(1174)在这里写下了《神君歌》、《视筑堤》、《伏龙祠观孙太古画英惠王像》等诗篇。相传,蜀州(今四川崇庆县)通判陆游访伏龙观,摆下文房四宝描摹孙太古的李冰画像。忽然殿外飞来一只仙鹤,衔起诗人画稿腾空而去。随之,李冰架百丈鲸鲵从天而降。陆游高呼“神君”,惊醒了夜宿观中的香客。人们披衣点烛,却见陆游正在熟睡。不久,陆游从梦中醒来,情思奔涌,一气呵成写出了《伏龙祠观孙太古画英惠王像》古风诗:“岷山导江书禹贡,江流蹴山山为动。呜呼秦守信豪杰,千年遗迹人犹涌……我游故祠九顿首,夜遇神君了非梦。披云激电从天来,赤手骑鲸不施鞚。”

安渡狂澜恃此桥

“夫妻桥上过夫妻,夫唱妻随颂夫妻;妻承夫志完大业,长虹百代跨东西。”这首《夫妻桥即兴》诗,吟咏的是都江堰的安澜桥。

安澜索桥横跨鱼嘴、内外二江之上,西接外江西岸,东抵玉垒山麓,长约一华里,木桥板,两侧钢缆为纬绳,西岸及鱼嘴有高高的桥楼和琉璃瓦顶六角凉亭,江中以混凝土支架擎撑,既为往来通道,也为观景佳处。每遇江水涨落,游人多至此观潮,但见波掀浪涌,激流扬起,游人可以临危不惧,别有一番情趣。

安澜索桥始建时间已不可考,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是宋代大理评事梁楚曾修过一次,故曾名“评事桥”;以后又有过“珠浦桥”之称。南宋范成大《吴船录》曾述其状,“长百二十丈,分为五架;桥之广十二绳,相并相连,上布竹芭,攒立大木数十于江沙中,辇石以固其根;每数十木作为一架,挂桥于半空。大风过之,掀举幡幡然。大略如渔人晒网,染家晾帛之状。必须舍舆疾步,……同行者失色”。并有诗云“织簟匀铺面,排绝强架空;染人高晒帛,猎户远张罩。薄薄难承雨,翻翻不受风;何时将蜀客,东下看垂虹”。清嘉庆年间,韩家坝的私塾先生何先德决定重建新桥。他倡募积资,带领百姓动工修建,还未完工就被渡头勾结官府,以“草菅人命”罪屈死狱中。妻子继承夫志,终于建成新桥。新桥以石头和木排做墩,用粗竹缆连接,端系两边石柱上,上铺横板为桥面。两旁各有竹缆为栏,每隔10米竖木板紧固栏缆,桥身安稳可靠。人们感其夫妇功德,遂名“夫妻桥”。两岸人民从此过江无踏险之虞,长享安渡狂澜之乐,故又称“安澜桥”。今安澜桥为1974年所建。桥址向下游移了100米,较旧桥更为坚固、美观。

(刘思敏 陈贵顺)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