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灼闽粤花·武夷山之旅·武夷山·武夷茶香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灼灼闽粤花·武夷山之旅·武夷山·武夷茶香

武夷山气候温和,空气清新湿润,水源充足,适宜茶树的生长。自唐代以来,武夷岩茶便享誉海内外。武夷山茶名品很多,最名贵的除“大红袍”外,还有“铁观音”、“铁罗汉”、“半天妖”“白鸡冠”、“白牡丹”、“醉海棠”……

御茶园里话兴亡

武夷山于唐初开始种茶,到宋代开始贡茶,元朝大德六年(1302)才创建了御茶园。初建时规模宏大,园内前有仁风门,中有拜发殿、清神堂,四周有思敬、焙芳、宜寂和浮光四亭,还有碧云桥、通仙井等,盛极一时。武夷所产岩茶,味醇色艳,气味芬芳,甘浓耐品。其叶绿如宝石,叶缘、叶尖红似朱砂,俗称“绿叶红镶边”,久藏不坏,又颇具药效,能提神、醒酒、止痢、解暑并助消化,为世间珍品,故岁岁进贡。直至明嘉靖年间,才因本山“茶枯”,御茶园遂告荒废。山茶的主要产地也移到了北山坑至慧苑坑一带。

当地民间对御茶园的兴废另有说法,传言在元朝时,浙江行省平章高兴路过武夷山,顺道游玩后,品过石乳(茶叶前称),觉得清香纯正,喉润舌甘,是山中珍品,就雇请山人采摘数十斤石乳焙制后带回京城,献给忽必烈皇帝。忽必烈细品后,也觉得果然味压“旗枪”,超出“龙井”,便下旨“山山种植,岁岁进贡”。

当时,平章高兴之子久住为邵武路总管,他亲往武夷山选辟石乳种植园,又亲自设计兴建焙局,建起仁风门、拜发殿、清神堂等,四周配上亭台,使各处建筑浑然一体。面积虽小,却堪与御花园媲美,因此人称“御茶园”。

御茶园很受重视,每年惊蛰,历任崇安县官都要带着牲醴亲往祭祀山神,在喊山台上举行喊山仪式,祈求石乳丰收。石乳名气越来越大,各处大小官吏都来索求,朝廷更是连年苛求不已,入贡的石乳从20斤猛增到千余斤,龙团从五十饼增到五千饼,御茶园已无法满足这种越来越大的需求,茶农们被迫结伙起来造反,他们毁坏茶园,砍掉茶树,刺杀赃官,火烧御茶园,使守园官兵惶惶不可终日。到明嘉靖三十六年,建宁太守借口本山“茶枯”,改在延平府监制贡茶,御茶园遂告荒废。

仙人赐茶种茶洞

茶洞是一块岩间谷地,面积约六七亩,四周被七座巍巍大峰紧紧包围,只在西边留一岩隙作为通道。人在洞中,如陷井底。茶洞景色幽绝,洞里非午不见阳光,天光幽微,竹树滴翠,连四周岩壁,流泉和砂地也映得碧透。人入洞中,顿觉肌骨透凉,暑热全消。徐霞客在论及茶洞的“峥嵘深锁”时说:“诸峰上皆峭绝,而下复攒凑,外无磴道,独西通一罅,比天台明岩更为奇矫也。”

茶洞又名玉华洞、升仙洞、幽微碧玉洞,因洞里所产之茶“甲于武夷”,故名。清李卷曾题诗曰:“乳花香泛清虚味,旗枪浮绿压醍醐”。今洞里仍有老茶一片。

相传茶洞是武夷山第一棵茶树生长的地方。那时,九曲溪畔有一位以采药为生的张老头,他心地善良,热情助人。有一年,武夷山中疾病流行,张老头家存的药用完了,附近山里的草药也采尽了,仍有许多病人危急待治,张老头便去深山采药。他冒险攀藤上去采几株治高烧的新鲜吊兰,刚采完,因头晕眼花,摔下来昏了过去。武夷仙人将老人背到一个石洞里,给他喝了一杯浓浆,并告诉他说:“这乃仙露茶也,它能治病、提神、解暑、止痢。我这园里培有一株仙茶,赠送与你,待茶树长大时,你将枝叶剪下插种土里,即成茶林。”张老头喝下茶,伤痛全消。他用草药和茶叶治好了村民的病,又遵仙人之嘱,带领村民开垦石洞坡地,用插枝法繁殖茶树。几年后,宽敞的石洞就成了一片茶园。从这里剪下的茶枝,又在九曲溪畔插种成林,成为名茶。后人就在武夷第一株茶树生长处的岩壁上刻下“茶洞”二字,以记仙人赐茶之恩。宋代文学家范仲淹为此写下“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自古栽”之句。

茶洞之幽奇几如世外,故历代都有人在洞里隐居,并先后构筑了许多屋舍,今已尽废,仅余清代董茂勋的留云书屋旧址。幽居茶洞中,几与尘世绝,其中的恬静安适,别有情趣。明谢肇淛有《茶洞》诗曰:“小屋编茅竹结亭,藤床瓦鼎黑磁瓶。山中一夜清明雨,收却先春一片青”。

武夷茶香出“三坑”

在武夷山北,有三条著名的“坑”:即慧苑坑、牛栏坑和马子坑,它们都是由西南流向东北的山涧横切岩层而形成。沿涧一带,岩高壑深,如高墙深巷,有独特的岩壑之胜。山北的名胜古迹,主要分布在这三条坑沿线。三条坑的峡口,都向东开,如三道向阳门户,沿坑的峰岩幽壑,生长着品类各异的岩茶,无论是在崎岖的山坡、峭壁的半腰还是幽涧的两旁,崖穴的深处,抑或是巉岩上、磐石下,到处可见层层叠叠的茶园,满目苍翠,风送茶香。三条坑以盛产武夷岩茶而著称。明代张于垒在《武夷山记》里写道:“山皆纯石,不宜禾黍;遇有寸肤,则种茶荈。村落上下,隐见无闻,从高望之,如点绿苔;冷风所至,嫩香扑鼻,不独足供饮啖,为山灵一种清供也。”

慧苑岩在水帘洞西边、章堂涧和流香涧汇流处,前向玉柱峰,后倚师陀岩,因有慧苑寺而名。这里林木繁茂,一片葱茏,是武夷岩茶的产地中枢。深涧两侧,茶丛茂密,满园油绿。这一带过去曾有珍贵名丛八百余株,品质几近于“大红袍”的铁罗汉、白鸡冠,以及白牡丹、醉海棠就生长在这里,许多名丛还有神异的传说。

“白鸡冠”是本地良种,相传明朝就已出产。当时有一知府举家来游武夷宫,其子忽病,腹胀如牛,百医无效。寺僧奉“白鸡冠”茶汤饮其子,竟愈,知府以为乃“白鸡冠”之功效,遂奏请皇上,敕命寺僧看守,年给银百两、米40石,采制贡茶。

慧苑岩一带,风景亦优美。章堂涧为武夷山最长的山涧,从章堂岩蜿蜒流来,汇合了流香涧、流云涧和水帘洞之水,横贯山北。沿涧有美丽不让九曲的奇岩峭石、巨穴深壑和流泉飞瀑,涧两边茶园弥山绘谷、吐绿飘香,如此通幽曲径,构成一幅涉目成赏的山水长廊。慧苑岩下的慧苑寺故址,白墙藏锁于松竹绿荫深处,章堂涧从南墙下流过,涧上横跨有小桥,其清幽景致亦令人称绝。

三花峰在天心岩南面,峰形奇异,三叉并立,从马头岭峰顶陡坡西望,三峰突起,亭亭插天,形如三朵含苞待放的荷花。石上绿树丛生,野花遍地,奇美绝伦。但若从九龙窠峡口北望,则见不到“三花”奇姿,它们显得既扁又平,且重叠于岭上其它巨石中,毫无特出之处。这正是“直看成岭侧成峰,四面看山山不同”。

在三花峰第三个绝顶上,生长着武夷茶名丛“半天妖”。在这半天绝顶上,面积不过两丈见方,黑岩之中,只有砂土一堆,“半天妖”却在此生长得非常旺盛。传说它是由鸟儿衔去的茶籽繁殖而成的。茶农们采茶时,只好沿峰间狭隙攀爬而上,须借助梯子才能采到。

“茶树王国”九龙窠

九龙窠在天心岩西南,是个幽奇深邃的峡谷,有九座石骨嶙峋的岩峰,形如腾游的九龙,蟠绕两旁。谷中奇岩怪石,各自盘踞,形成无数大大小小的沟壑。壑中奔流着岩流汇成的山涧,滋润着两岸的茶园。这里是武夷岩茶的王国,遍布着一层层的茶园,更值得称道的,是那无数珍奇的名丛,一丛丛,一簇簇,或立岩凹,或踞山巅,或伏崖下,或倚水边,各呈异彩,美如盆景。其中最为著名者,就是人称“茶中之王”的“大红袍”。

据《武夷山历代茶名考》记载,“大红袍”名丛始见于清代,原属于永乐禅寺所有。大红袍叶片长圆形,厚而肥润,叶色浓绿,但幼叶却是紫红色,故早春时,幼芽勃发,便满树艳红。“大红袍”本是武夷山土生土长的菜茶,只因九龙窠地形独特,环境优异,日照少,温度、湿度变化小,适宜茶树生长。“大红袍”所在的峭壁上,有岩泉终年渗润,随水又有苔藓类有机物流出,土壤特别肥沃,故茶叶长得特别肥厚。茶农们对它的照料亦十分精心,每年定时给它施肥、除草、松土,采制时必选最好的技师操作,所用器具亦是特制的。

“茶中之王”为何命名为“大红袍”呢?

相传在唐朝初年,有个闽南秀才进京赶考,途经武夷山时,病倒于天心庙。知客僧用武夷九龙窠所产岩茶治好了他的病。秀才此去中了状元,被招为驸马,就回天心庙还愿,他特意请庙里方丈陪他到九龙窠拜祭了那三株曾救过他的命的岩茶。老方丈对他说,这茶种本是武夷神鸟从蓬莱仙岛衔来,丢在九龙窠岩壁上长成。每年阳春,庙里打响钟鼓,召来山猴子,用山果招引它们爬上峭壁摘下茶叶,焙制后施赠给山里病人,冲泡三五片即能治愈。山里人皆叫它“茶王”。秀才听后,就请老方丈精心特制了一盒,带回京城进贡皇上。恰巧此时皇后终日腹胀肚疼,久治无效。状元乃献上茶叶,皇后饮茶后,果然积疾全消。皇上大喜,将一件大红袍交给状元,由他带去九龙窠以示皇上驾临赏茶。消息传开,崇安上下震动,九龙窠里礼炮震天,火烛通明,烤得半山腰的三株茶树卷起了叶子。状元忙命樵夫爬上峭壁,用大红袍盖住了茶树。说来也怪,待烟消火灭揭开红袍时,那三株茶树竟奇迹般地变得满树通红。后人就叫它们“大红袍”。

也有人说,古时武夷山曾闹过大旱灾,山北慧婉村的勤婆婆用仅有的一碗树叶汤救了一老道,老道赠她一根精美的手杖,种在院子里长成了神茶,救治了因饥饿而食观音土腹胀的乡民。后来这棵神茶被抢进了皇宫,在皇上举行的隆重的赏茶会上,神茶长成巨树,压死了皇上。老道士施法用大红道袍裹着茶树飞回了武夷山,让它在九龙窠宝地落足生根。翠绿的茶树经红袍一裹,变得通红,人们就叫它“大红袍”。

袁枚品茶得三昧

袁枚是清代著名人,不仅好诗,也好山水和茶。乾隆五十一年(1786),袁枚来访武夷。因早闻武夷岩茶盛名,故一到武夷,便急欲一品为快。袁为名士,在几天的游山玩水中,所到之处,和尚道士都争相奉茶,袁亦一饮再饮,但皆皱眉。袁枚来自西子湖畔,惯饮家乡“龙井”清茗,喝不惯武夷岩茶的浓苦。几天过去,袁枚饱赏了武夷山水的奇丽,却始终没品出武夷岩茶的佳味,深以为憾。临走前一天,他为此专程拜访了武夷宫道长。

袁枚问道长,“茶圣陆羽为什么没有提到武夷岩茶?”道长已年逾古稀,俨若神仙中人。他从书架上抽出一本书示袁枚,只见上面有宋文学家范仲淹《斗茶歌》中的几句:“年来春自东南来,建溪先暖冰微开。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自古栽。”袁枚早已读过此诗,但回想连日来所饮之茶,觉得歌中“不如仙人一啜好,冷然便欲乘风飞”之句未免过实。道长说:“据蔡襄考证,陆羽没有来过武夷。蔡襄著的《茶录》,对武夷岩茶言之甚详,不知先生过目否?”道长见袁枚仍不语,知非言语所能说服,乃说:“先生如果嗜茶,不妨试一试老朽饮用之茶,如何?”

袁枚忙起身道谢。少顷,童子用精制茶盘和遇林窑所产黑磁茶具奉来茶,袁枚依道长所示,一一按程序品茶,果觉心旷神怡,香甘神清,与连日所饮大不相同。他连饮五杯,才连声说:“好茶!好茶!”谢过道长,又接饮三壶。

袁枚在武夷宫又住了三天,与道长饮茶论道,而后才依依惜别。后来,他在《随园食单》里记下武夷茶韵说:“所用茶具,杯小如胡桃,壶小如香橼。饮时先嗅其香,再试其味,徐徐咀嚼而体贴之,果然清芳扑鼻,舌有余甘。一杯之后,再试一杯,令人释躁解矜,怡情悦性,始觉龙井虽清而味薄,阳羡虽佳而韵逊矣。颇有玉与水晶不同之致。”又进而断言:“赏尽天下之茶,以武夷山顶所生,冲开白色者为第一。”(指“白鸡冠”茶)

制茶师祖杨太白

武夷岩茶驰名天下,历史悠久。谁是第一位制茶人?

相传正是杨太白。杨太白因家乡遭了大水,孤身一人逃难到了武夷山,帮人做零活过日。他年轻力壮,勤快诚恳,很得山人喜欢。那时,武夷山满山遍野长着茶树,山人不知这是宝,只知它的叶提神解暑、止痢、助消化。所以每到谷雨前后,妇孺们都要去采些茶叶回来做成茶药备用。

有一年,杨太白随村人上山采茶,不知不觉地走到了下午,只剩他一个人了。他坐下休息时竟睡着了。等醒来时,太阳已落山,茶叶已被晒得又蔫又软了。他忙用手去抄,茶叶已粘连一起,抄不开了,却飘出阵阵清香。他抓了几片塞进嘴里嚼起来,觉得越嚼越香,口中生津,劳累顿消。回家做饭,茶叶又被灶火烤干了许多,阵阵茶香飘出屋外。村人循香来到杨太白家,见茶叶烤成这样,都说太白疯了,这茶叶没药性了。按老规矩,采回的茶叶要趁青捣烂揉成团保存起来,因不经晒烤,这样的青茶药有一股冲鼻的青草味和苦涩味,且易霉变。而杨太白的茶一年下来仍不霉变,用水冲饮,仍很香,甘味、生津且能治病。人们纷纷来跟杨太白讨茶,有的还吃上了瘾。

此后,杨太白经过多年的尝试,发明了晾干、炒青、烘、焙、分级等一整套的制茶工艺,制出了许多名茶。人们从八方来求教,武夷山茶从此出了名。杨太白被武夷山茶农奉为制茶师祖,他的制茶工艺,也流传下来。每年清明节前后,茶农们采茶制茶前都要先祭祀杨太白,说如果不祭,茶叶就会减产,制出的茶质量也不会好。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