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历史事迹,评价,人物简介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文天祥》历史事迹,评价,人物简介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这是文天祥临终前写出的气吞山河的《正气歌》,表现了一位爱国志士的浩然正气。

文天祥,字履善,又字宋瑞,是南宋末年由文臣举兵抗元的将领。他是吉州庐陵(今江西吉水)人,生于宋理宗端平三年(1236年),卒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年(1283年)。文天祥自幼天资聪明,胸怀大志,抱负非凡,并且在父亲文仪及名师指点下苦读经史。青年时期,他仪表堂堂,才貌出众,成为名扬江南的才子。二十岁那年,他来到当时的京师临安(今浙江杭州)参加殿试,成绩名列前茅,举进士第一,中了状元。殿试策论时,他笔不加点地写了一篇万余言的长论,对天变、人生、人才、士习、国计、民力、盗贼、边防等方面的时弊,分析了原因,提出了对策。这是一篇颇有见识的经世之文。理宗皇帝读完后高兴地赞叹道: “此天之祥,乃宋之瑞也。”打这以后,不仅 “文天祥”一名为世人皆知,而且又得来 “宋瑞”这一字号。

文天祥步入仕途,正值元朝军队越过黄河,节节南侵,南宋王朝行将灭亡的动乱时期。在这样的形势下,腐朽的南宋朝廷,偏安苟且丝毫不图振作,不去整饬军备、动员一切力量进行抗战。相反,以理宗为首的统治集团仍沉溺于声色享乐之中,宫苑穷土木之功,陈设图奢华之极。上行下效,相习成风。官僚集团之间,结党倾轧,贿赂公行。这个偏安东南一隅的小朝廷,已经到了腐败透顶,无可救药的地步了。

面对内忧外患,时弊丛生的现实,文天祥忧国忧民。他为振兴宋室,扶保朝纲,进行了顽强的斗争。起初,文天祥任刑部郎官,后出任赣州知州等。在任内,他不阿权贵,执法公正,政绩显著,在地方上享有盛名。可是,当时朝中大权被理宗的宠妃阎贵妃和绰号 “董阎罗”的董宋臣以及丁大全等人把持,朝廷内外一些刚正而有作为的官员,无不受到排挤和打击。所以,文天祥在初入仕途的十余年中,经历了十分坎坷的道路。他时而就职,时而被罢官,如此反复数次。

宋度宗咸淳十年(1274年),宋元战争已经到了十分激烈的关头。南宋在江南的势力处于行将崩溃的前夕,宋军从战略上陷于极度被动的地位,败局已难以挽回。在这样的形势下,文天祥毁家举兵,开始了自己晚年的军事生涯。

迎难而起 毁家举兵



文天祥起兵之前,就极力反对董宋臣等人的畏敌避战之举。宋理宗开庆元年(1259年),忽必烈大举攻宋,江南各地陷入一派混乱。大敌当前,董宋臣胆怯如鼠,非但不敢迎战抗敌,反而提出了迁都四明(今浙江鄞县)、以避敌锋的主张。朝中群臣畏其专横,莫敢反对。当时,文天祥作为宁海军节度判官,居住临安。他闻此朝议,坐立不安,当即上书理宗,要求斩宋臣、安人心、迎击蒙军; 接着,向理宗详细陈述了救亡图存的方案。这一上书是文天祥不畏强敌,力主抗战的一篇杰作。

事隔不久,时局发生变化。忽必烈遭到江南人民的打击,又遇军中疾疫漫延,被迫撤军。从此以后,文天祥虽迭受董宋臣等人的打击,但志节已为江南人民和朝野主战派称颂。咸淳九年(1273年),文天祥任湖南提刑,得机会拜见前丞相江万里。江万里与其谈论国事,见他慷慨忠坚,倍受感动,故深沉地对文天祥说: “吾老矣,观天时人事当有变,吾阅人多矣,世道之责,其在君乎?君其勉之。”江万里希望文天祥发愤努力,承担救国救民之责。江万里的忠告,给了文天祥巨大力量。他的预言,仅一年就变成了现实。

咸淳十年,忽必烈采取 “先事襄阳,浮汉人江”,顺流东下的战略,在夺占襄阳后,发兵二十万,再度东下攻宋。一路势如破竹,南宋大小官员望风而降,鄂州、黄州、蕲州、江州及德安、六安接连失陷。与此同时,在淮河下游的元军直接出兵攻击扬州。南宋朝廷陷入空前的惊乱之中。这时,新立的宋恭帝赵显年方四岁, 朝政由太皇太后谢道清主持。 谢太后见宋军江防各将大都变节降元,都城临安危在旦夕,急忙颁诏各地,起兵 “勤王”。为此,她还给任赣州知州的文天祥发了一道专旨。文天祥捧着诏书,痛哭流涕。他听说各地将领不予响应,更加焦急不安。最后,只得在自己任职的赣州招兵买马,屯集粮草,独自起兵。

为了广泛动员和组织当地人民起来抗元,文天祥利用在赣州颇有名望的乡老陈继周出面号召,同时广泛联络自己的亲友参加。赣州人民及地方豪杰争相起而响应。短短几个月的时间,文天祥便组织起了三万义兵。这支队伍是在无钱无粮,徒手自奋的情况下自愿组织起来的,除了陈继周父子参加以外,文天祥的妹夫彭震龙、朋友刘洙、同乡邓郯等都相继加入了这一行列。队伍的成员有白发苍苍的老人,也有风华正茂的青少年,还吸收了许多当地少数民族战士。

起初,文天祥的个别朋友对于用这样一支队伍出战元军,缺乏信心,故出面劝阻道: “今大兵(指元军)三道鼓行,破郊畿,薄内地,君以乌合万余赴之,是何异驱群羊而搏猛虎。”文天祥回答说:“吾亦知其然也。第国家养育臣庶三百余年,一旦有急,征天下兵,无一人一骑入关者,吾深恨于此。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庶天下忠臣义士将有闻风而起者。义胜者谋立,人众者功济,如此则社稷犹可保也。”一席话,说的大家心悦诚服。当时,文天祥的家境是比较富裕的,生活条件也颇为安逸。他平时奉禄甚厚,雇有乐工、歌伎满庭。但是,为了解除国家危难,筹集军资费用,他将家中所有佣人辞退,全部家产充入军费。为了弥补自己军事指挥和治军经验的不足,他十分注意听取来访者的意见,请求他们献计献策。为此,文天祥还走访了当地有名望的人,认真听取这些人的军事筹谋。

四月间,文天祥北至自己的故乡吉州,准备会合各郡兵丁奔赴临安。可是,朝中宰相陈宜中和许多投降派官员,竟指责文天祥 “猖狂”; 指责这支队伍是乌合之众,毫无作战能力,来临安有害无益。接着,他们强令文天祥屯留兴隆府(今江西南昌)。文天祥接到命令,恳切地指出:这支队伍虽系百姓自发组织而成,但大家都下定保国的决心,锐气方新,渴望杀敌立功,今已至此,切请入卫效命。但久久得不到回答。

到了八月,形势急剧恶化。谢太后见内官离职逃亡,外臣丢印弃城,都不说一句救国的话,遂准许文天祥率队入京。文天祥进入临安后,即向谢太后提出了一个寻机进取、挽救危局的战略。他主张,“分天下为四镇”,建立长沙、隆兴、鄱阳、扬州等军事中心,分设都督府指挥军事; 各地 “约日齐奋”,“日夜以图之” ,迫使元军 “备多力分,疲于奔命”; 然后,四处豪杰 “伺间出于其中”,陷敌于全线被动。可是,朝中群臣都以为文天祥论兵阔远,不救燃眉,根本不予置理。实际上,在元军三路压逼,诸城沦陷的形势下,这种各地屯兵自举,相互策应的主张,是很有见识的。后人对此策不能实施多报以惋惜之情。明人杨慎认为文天祥的这一主张是挽救宋朝的根本大计,指出: “若从四镇屯兵计,何至三君接踵危! ”可见,文天祥在军事上还是颇有战略眼光的。

十月,文天祥在奏报不纳的情况下,出任平江知府,率江西义军驰驻平江城(今江苏苏州)。这时,元军在占领建康后南攻常州(今江苏常州市)。文天祥闻讯,立即发兵前往援救。宋廷念常州地当要冲,也派淮将张全率兵二千驰援。战斗中,江西义军冒死力战,损失惨重,但张全却坐视不救,临阵退逃。结果,常州失守,援军寡不抵众,全线溃败。十一月,元军分三路南攻临安: 一路取嘉兴府的华亭(今上海松江),循海而南; 一路起建康、出广德,直取余杭县西北的独松关;一路由元丞相伯颜亲自统带,出平江,直逼临安。南宋面临的形势更为恶化。

元军逼临独松关(今浙江安吉南),临安危如累卵。宰相陈宜中急令文天祥 “弃平江,守余杭”,火速南撤。这时候,散扎在各地的宋军或观望不前,或闻风先逃,使得临安防军十分寡弱。文天祥顾此失彼,力不两完,只好忍痛撤离平江。可是,平江距余杭、独松关遥遥数百里,文天祥回军未至,独松关已失,他只好进驻临安。临安城内,人心慌乱,一些贪生怕死的文武官员纷纷南逃。文天祥身居慌乱的人群之中,仍能冷静处置。他与主战将领张世杰悉心察看敌我势态,又一次联合提出退敌主张。他们建议,倾全城兵丁二十万,与元军正面交兵,背城一战; 同时,派奇兵出淮东,截杀元军后路,逼敌回救。可是,陈宜中等人正忙于向元军请降,对此又不采纳。张世杰见朝廷不愿再战,临安着实无望,遂领兵南下。谢太后亲具降表,派监察御史杨应奎携传国玉玺,向元军乞降。陈宜中和左丞相留孟炎等,怕被元军扣留,也先后离城南逃。偏安临安的南宋朝廷就这样被断送了。翌年正月十九日,元军兵临临安城下,文天祥想把驻扎在富阳的江西义军招回守城,已来不及了。

陈宜中等人逃走后,国事无人主持,谢太后遂命文天祥为右丞相兼枢密使,收拾危城残局,出城入元营谈判。文天祥到了元营,置生死于度外,在刀枪林立,凶神恶煞的元将面前毫无惧色。他大义凛然,据理驳斥了元相伯颜的要挟,结果被伯颜扣留。二月初八日,文天祥被押解上船,沿运河北行。伯颜企图把他押到元大都(今北京),去邀功请赏。途经镇江,文天祥同义士杜浒以及帐前将官余元庆、金应、张庆等十二人,设计引开了元兵的监视,在船工的帮助下,乘夜逃出虎口。这时,临安已失,江山蒙尘,大江南北铁蹄之声相闻。文天祥仰望苍天,百感交集。为了雪除国耻,他怀着忠肝义胆,投入了更加艰苦的斗争。

历尽磨难 重举战旗



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三月一日,文天祥一行来到真州(今江苏仪征)。守卫真州的宋将苗再成已有几个月得不到朝廷的消息了。听了文天祥的叙述后,苗再成愤懑泪流,恨不能力挽巨澜,扫平中原。悲喜之中,文天祥和苗再成共同商议了恢复大计。苗再成认为: 眼下 “两淮兵足以兴复”,其所以兵势不振,是因为淮东制置使李庭芝与淮西置制使夏贵,迭生嫌隙,“不能合纵”对敌之故。所以,他向文天祥提出了联络两淮李庭芝、姜才、夏贵诸军,兵分数支,“同日大举”,收复江北,牵制建康,断敌归路的战略主张。文天祥听后倍受鼓舞,连连称善。随后,文天祥依计而行。他一面致书夏、李二将; 一面派出随员四处邀结。可是,万没想到,淮西夏贵早已投降了元军; 坐镇扬州的李庭芝也竟听信了谗言,以为文天祥降元后又来宋营劝降。因此,他不仅对文天祥的书札弃之不理,反而指令苗再成立即将文天祥捕杀。苗再成知文天祥忠心耿耿,不忍下手,但又苦于军令难违,不敢再留。最后,只好以视察城防为名,故意将文天祥骗出城外,然后紧闭城门,拒其入城。

文天祥被摒弃荒野,惶惶无告。后来,只好改道高邮(今江苏高邮)、通州(今江苏南通市),浮海向温州转移,企图投奔那里的张世杰、陈宜中等。途中,他与同伴颠沛流离,身心交瘁,困苦至极,多次遇险。据《宋史》记载: 东行南渡之时,文天祥数遇元兵,或 “伏环堵(烧残的民宅塌垣)中”,或 “伏丛筱中”才幸而脱险; 有时 “饥莫能起,从樵者乞得余糁羹”充饥,继续南行。但是,无论如何艰难险恶,文天祥志坚不移,忠心向宋。他把途中遭遇、见闻写成了纪事,辑书定名为《指南录》,用磁针指南来比喻自己的心迹,表示虽冒万死,也决不改变忠于故国的决心。

四月初,文天祥抵达温州 (今浙江温州市)。可是,益王赵昰、广王赵昺以及陈宜中、张世杰等人早已迁至福州 (今福建福州市)。于是,他继续南行,于五月二十六日抵达福州。几个月的流亡生活,使文天祥亲身体验到广大人民中蕴藏着的巨大抗元力量。所以,他会见张世杰、陈宜中后,随即提出了一个 “寻取海道,北复江浙”的计划。但是,时任流亡宰相的陈宜中仍刚愎偏狭,独断专行,断然拒绝了文天祥的正确建议。面对种种挫难、次次冷遇,文天祥仍不恢心。他想: “我活下来就是希望托天地宗庙之福,整我戎行,为国先驱,雪九庙之耻,复高祖之业。或则不与敌俱生; 或则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七月初,他毅然离开了陈宜中等,独往南剑州(今福建南平市),建立了督府。在这里,文天祥招募兵员,筹集军资,重新举起了抗元大旗。

文天祥揭竿南剑州的消息一传出,原来随他在赣州起兵的旧部、旧友纷纷慕名而至; 福建当地人民也纷纷加入抗元行列。文天祥很快又组织起了一队人马,声势颇大。十一月,他移兵汀州(今江西长汀),然后发兵两支: 一取石城,收复宁都(今江西宁都); 一从瑞金收复雩都(今江西于都)。并派员四处联络抗元武装。然而,就在文天祥募兵再举,积极筹划北进之时,元军对闽、广地区又开始了大规模的军事进攻。张世杰、陆秀夫在元军逼迫下,护卫新立小皇帝赵是,逃往广东惠州一带,随后乘船漂流海上。从战略上看,文天祥一军处于孤支奋战状态。

至元十四年(1277年)正月,文天祥率部移驻漳州龙岩。五月,越过梅岭进入自己的家乡。这时,过去许多亲友旧部争相加入他的队伍。文天祥在人民的支持下进入会昌(今江西会昌),在雩都大败元军,进而攻下兴国(今江西兴国),收复赣州、吉州属县。随后,他坐镇兴国指挥,兵分两路,攻打赣州和吉州城。在军事声威的感召下,各地抗元力量接连归附;文天祥派往各地的联络人员,也不断沟通民间武装的联系。一时间,文天祥的号令直达江淮。这是他举兵以来出现的前所未有的军事复兴局面。

兵败被俘 忠贞不屈



文天祥在江西一带的胜利,是趁元军后方动乱、暂时放松对江西进攻的间隙而取得的。他发兵同时攻打赣州、吉州城的行动,虽然振奋了士气,但在军事上却犯了分散兵力,盲攻坚城的错误。由于抗元力量刚刚恢复,且多属仑猝上阵的乡民,缺乏临战经验和严密组织,更没有充分的时间进行编组整训,所以,还没有一举攻破赣、吉二州城的能力。结果,久攻坚城,损兵挫锐。八月间,元军增加江西兵力,派大将李恒率领大队骑兵来援: 一路直解赣州之围; 一路进攻兴国文天祥部。文天祥见各处义军接连失利,损失越来越重,只好改变原来的进兵计划,撤军北走。北撤途中,文天祥两次被元军追及,在部将巩信、赵时赏死力掩护下,才勉强脱身。他的妻妾子女皆被元军掳去了。

十一月,文天祥收束残部移驻循州(今广东龙州)南岭山中。依靠自然条件的掩护,他继续筹集力量,整顿军备,待机再起。至元十五年(1278年)二月,文天祥出南岭进兵海丰(今广东海丰县),又东向潮州(今广东潮安一带)移动,并于五月间与朝廷取得了联系。当时,端宗赵昰已经病死,陆秀夫、张世杰等拥立八岁的卫王(广王改封)赵昺继位,改元祥兴。君臣一行已经移到了厓山(广东新会县八十多里外的海中)。厓山,是一块方圆几十里的弹丸孤岛,也是南宋朝廷最后一个落脚点。

当文天祥兵出南岭,向潮州推进的时候,元朝派张弘范为元帅,李恒为副帅率水陆步骑大举南下,企图一举灭宋。其水路起浙江的秀州、明州直攻厓山; 陆路由福建的漳州、泉州进攻文天祥部。文天祥自料不敌,撤离潮州,企图重新回到南岭山中。不料,行至海丰北面的五坡岭,突然遭到元军的围困,兵败被俘。

至元十六年(1279)正月,元军乘五百余艘战舰,大举进攻宋朝的最后据点厓山。文天祥被押在船上,回顾自己抗元的过程,心潮起伏。船过珠江口外的零丁洋,他挥笔写下了《过零丁洋》这一千古传诵的佳作。诗中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充分表达了他高度的民族气节和宁死不屈的决心。元军元帅张弘范要文天祥写信劝臣山的张世杰投降,文天祥厉言回答说: “吾不能扞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说完,他将这首诗送交张弘范,作为自己的回答。

厓山破后,文天祥抱着斗争到底的决心被押解到元大都,投入狱中。在狱中,文天祥整整度过了三年。这期间,元统治者利用各种手段,迫其投降,他始终坚贞不屈。原宋朝宰相留孟炎奉命前往劝降,被文天祥唾骂得无地自容,狼狈离去; 被俘虏来的亡国皇帝赵是受指使亲往劝降,也被文天祥厉言阻回。在凄惨阴森、饥鼠出没的狱中,他泰然处之,甚至 “坐对薰风开口笑”,表现出一派无所畏惧的气概。为了抒发内心的愤慨和忠于故国的激情,他写下了一篇气吞山河的《正气歌》: “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 ”诗中赞颂了许多不畏强暴,壮烈殉难的民族英烈。有宁可断头也要直笔的齐太史、晋董狐; 有中流击楫立誓,倾力收复中原的东晋大将祖逖; 有出使匈奴被拘十九载,受尽磨难终不变节的汉臣苏武; 有抗击安禄山叛乱被俘不屈而死的唐将张巡、颜杲卿等等。他决心效仿英烈,为国尽忠。

至元十九年(1282年)十二月八日,文天祥铁窗斗争已到了最后时刻。这天,元世祖忽必烈亲自召见文天祥。被折磨得衣衫褴褛、遍体伤迹的文天祥,被带上金殿。在忽必烈面前,他大义凛然,只行长揖而不下跪。左右卫士残忍地用铁器敲伤他的膝盖,他仍岿然挺立。忽必烈许诺他降元后仍作宰相,文天祥坚定地回答说: “天祥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姓(岂有事二姓之理)? ”忽必烈又问 “汝何愿(你有什么愿望)? ”文天祥昂首回答道: “愿赐之一死足矣! ”

第二天,即十二月九日,满身刑具的文天祥被押至柴市(北京市交道口南)刑场。临刑前,他气宇轩昂,神色自若。他向周围群众问明南方,遥对南宋故国长跪再拜,然后引颈请刑,从容就义,时年四十七岁。

文天祥就义的消息一传出,当时中原人们纷纷为之洒酒祭奠,叹惋落泪。他的崇高气节,一直为后世人们代代颂扬。

注释

① 《宋史·文天祥传》。② 《元史新编·刘整传》。① 《宋史·文天祥传》。① 原文见《宋史 ·文天祥传》。② 杨慎: 《念一史弹词》。③ 《宋史·文天祥传》。① 引文均见《宋史 ·文天祥传》。① 原文见《指南录》后序。① 《文山先生全集》卷十四。② 《宋史·文天祥传》。③ 《文山先生全集》卷十五,《四月八日》。④ 《文山先生全集》卷十四。① 《宋史·文天祥传》。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