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札趣谈·容庚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信札趣谈·容庚

《容庚》:容庚(1894-1983),字希白,号颂翁,广东东莞人。古文字学家。曾任《燕京学报》主编、北平古物陈列所鉴定委员、岭南大学教授、中山大学教授等职。主要著作有:《秦汉金文录》《商周彝器通考》《殷周青铜器通论》《海外吉金图录》《颂斋吉金图录》《宝蕴楼彝器图录》等。

“搜集黟山印痕深合鄙意” ——致张牧石

这是容庚1973年8月6日写给当代著名篆刻家、词人张牧石的信。张牧石早年从寿石工先生研习篆刻,继又私淑黟山派黄牧甫,最后形成自己的风格。黄牧甫乃晚清与吴昌硕同时的成就卓著的书画篆刻大家。他的刻印特点是,平正中见流动,挺劲中寓秀雅,既无板滞之嫌,也无妄怪之失。张牧石对黄牧甫的作品极为珍爱,但一直未能见到黄的原拓印稿,深以为憾。后来,容庚先生从张先生的来信中得知这一情况,主动向张提供黄的原拓印谱。容庚在这封信中对张先生说: “左右搜集黟山印痕深合鄙意。”因黄牧甫在光绪八年(1882年)和光绪十三年(1887年)两度来广州,第一次来粤住了近4年,第二次来粤,一住便是14年,前后在粤18年,到光绪二十六年庚子(1900年)五月才离开广州回安徽。容庚先生作为广东人,对黄牧甫敬佩有加,对黄的艺术成就极为青睐,数十载搜集黄的作品。他在给张的信中坦言:“牧甫游粤多年,遗作甚富,书画篆刻皆有独到处,顾印行甚少,国人不得而见也。弟(指容庚自己)搜罗六十年颇有珍本,然非志力于此。年二十六离家至京,奔走衣食于今。五十余年于黄氏未能发扬光大,心甚歉然。”然后,容在信中慨然坦诚地说道“左右既有同好,兹检奉印谱三种六册、牧甫印稿一册”,印谱“乃选存较精之印,每印盖六七权,弟至北京分剪得六部,自留一部,以五部赠友人,此乃初印本,与后人集谱残破者不同”。

就在容庚先生发出此信不久,天津的张牧石便收到容庚先生自北京寄来的黄牧甫印谱。这是一套极为珍贵难得的原拓本,拓印凝聚着容庚老人的一片心血和对艺术的挚爱。牧石先生抚摸着印谱那典雅考究的封面,深为容老的真情所动。他抓紧时间,将印谱上的所有印拓全部用毛笔勾拓下来,以备日后临习揣摩,不久又将那套原拓印谱用双挂号寄还给容庚先生。据张先生讲,容老的那套印谱,每方印拓都是细心剪齐后,在日本棉连纸上挖芯后,嵌贴在上面的,其珍爱之心可想而知。

在社会交往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信任是至关重要的。社会上一旦出现“信任危机”,人和人之间相互存有戒心,不仅是道德观念的倒退,也将大大阻碍经济、文化及其他一切社会活动的进行。从容庚的这封信可以看出,容先生毫无顾虑地将自己心爱的珍品寄给张牧石,张先生备加小心地保护,及时奉还,在他们看来不过是十分正常的事。在这小事的背后,却让今天的人们看到老一辈人那诚实守信的为人和品性。

容庚致张牧石信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