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哲学文化·天人感应
主要流行于中国汉代的关于天人相互关系的神秘主义观点。意指天与人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天能左右人事,人的行为也能感动上天。此说起源于先秦而为西汉董仲舒所发展。《尚书·洪范》说:“肃,时寒若”,“乂,时旸若”,认为君主施政态度能影响天气的变化。这是天人感应思想的萌芽。春秋时占星家之言、战国时邹衍的学说以及《吕氏春秋》之十二《纪》中多有此类思想。董仲舒则建立以天人感应为中心的哲学体系。《春秋繁露·阴阳义》中说:“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例如天有阴阳,人也有阴阳,男女。人的阴阳依照天的阴阳而动。人间如不依天道,天就降灾异对人谴告。人也可用宗教仪式祈求天的护佑,天根据人的祈求予以照顾。人只有敬天、畏天,才能受到天的保佑。天人感应说把天人关系神秘化,把政治问题宗教化,具有封建神学色彩。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