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宗教文化·涅槃学派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中华传统文化·宗教文化·涅槃学派

亦称“涅槃宗”,中国佛教学派之一。以研习、弘传《大般涅槃经》而得名。其学者称涅槃师。东晋义熙十三年(417年)法显和佛陀跋陀罗共同译出法显在中印度华氏城写得的《大般涅槃经》初分的梵本,题名《大般泥洹经》共六卷。昙无谶于玄始三年(414年)在北凉译出《大涅槃经》,初分十卷,后又完成中、后两分共四十卷,称《大本涅槃经》。此译本于南朝宋元嘉(424—453年)年间传到江南,由慧严、慧观、谢灵运等依“六卷泥洹”增加品目,删定为三十六卷二十五品,世称“南本涅槃”。此经主张“泥洹不灭,佛有真我;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以如来藏作为理论支柱,研究者甚众。主要代表有彭城道生,提倡“一阐提皆得成佛。”著《泥洹义疏》,立“善不受报”及“顿语成佛义”,是为南方最初的涅槃师。还有与道生同出鸠摩罗什门下的慧观则主张渐悟,与道生并为涅槃学派中的两大系。在北方,慧嵩、道朗笔受《涅槃经》,并分别作义记义疏,阐述《涅槃经》的玄旨,提倡中道为佛性,是为北方最初的涅槃师。在围绕着《涅槃经》关于一阐提有无佛性,佛性的本质,觉悟是“顿”或“渐”等方面,南北各师进行了长期的争论。隋代统一中国后,把当时的佛教义学立为“五众”,涅槃学居五众的第一位。入唐以后,南北涅师遽尔衰落,不复有能独讲一经各世的涅槃师。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