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战国—三国公元前475—264)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中医学·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战国—三国 公元前475—264)

到了三国时期,中医的四大经典著作—— 《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已先后问世。这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已经基本形成。

《内经》是中医学内最重要的经典著作。它是春秋战国到秦汉以至更晚时期的我国人民医疗经验与医疗理论的总结,是在不同时期中若干作者的集体创作。它的主要内容与学术思想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整体观念。整体观念是中医学的基本观念之一。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为人体是个统一整体,以内部的脏腑为中心。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骨血脉等无不通过经络气血与脏腑相联系。彼此之间构成了相互关联、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局部有病可通过经络影响到内部的脏腑;脏腑、气血的病变也能通过经络而呈现于局部,在五官诸窍、肌肤肢体等处有所反映。内部病变可以表现于外,外部有病也可传入体内。二为人与天地自然,即周围环境也是个统一整体。例如,人体的生理活动与四时气候变化相适应,而疾病的流行与发展变化也常与季节有关。又如,人的健康与地理环境也有密切关系,不同的环境能引起不同的疾病。医生必须掌握天地自然的变化规律才能正确地诊断与治疗疾病。

(2)阴阳五行学说。古人将阴阳的对立统一视为自然界一切活动,包括生命活动在内的普遍规律,认为阴阳平衡方能健康长寿,如《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绝,精气乃绝。”阴阳偏盛偏衰,会引起各种疾病,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病与阴病的表现,在原则上由 《素问·调经论》归纳为“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诊断疾病时,要求医家 “察色按脉,先别阴阳”。治疗时,必须调整阴阳,使人体恢复“阴平阳秘”的状态。至于五行学说,由于古人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生成的,认为一切事物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在不断的相生、相克的运动之中保持协调与平衡。《内经》根据这一学说,将人的内脏器官等分别与五行相配,联系成为一个整体。然后根据五行的不同属性来分析人体的生理功能与病理变化,使人们能够唯物地认识生命活动。

(3)脏象经络学说。此学说的主要内容是论述人体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等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中医进行诊断、治疗疾病的理论依据。在脏象学说中,《内经》认为五脏与六腑对于生命至关重要。《灵枢·本脏》中说:“五脏者,所以藏精神、气血、魂魄也;六腑者,所以化水谷而行津液者也。”《灵枢·本神》又说:“是故五脏藏精者也,不可伤。伤则失守而阴虚。阴虚则无气,无气则死矣。”说明五脏六腑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特别是五脏,有主宰生命的作用,比六腑更为重要。《素问·灵兰秘典》中详细论述了各个脏腑的生理功能,包括循环、呼吸、消化、泌尿、生殖等方面。经络学说很早就受到古人的重视。《灵枢·经别》中说:“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经络是运行气血,沟通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的通道,也是病邪侵袭、发挥药物效能、传递针灸、按摩刺激的通路。十二经脉分属五脏六腑,贯穿全身上下内外,使全身各部与脏腑密切联系,协调全身的生理活动,与人体的健康及疾病有着密切关系。

《伤寒论》是我国第一部辨证论治专著。如果说《内经》的产生标志着中医学理论的初步形成,那么《伤寒论》的出现就意味着中医的临床治疗已从对症治疗发展到了辨证论治的高级阶段。在《伤寒论》中,张仲景对东汉之前的临床医学进行了系统的总结。他在《内经》等古典医籍的基础上,结合过去人们与疾病作斗争的丰富经验,提出了用六经辨证来诊治发热性传染病。这种辨证方法一直流传至今。《素问·热论》中说:“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人之伤于寒者,则为病热。”《内经》将发热性疾病称之为伤寒病,所以张仲景也将热病叫做伤寒病。伤寒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伤寒是外感热病的总称,包括许多急性传染病在内;狭义的伤寒则指伤于寒邪。《伤寒论》中的伤寒系指广义伤寒而言。

《素问·热论》对于外感热病提出了疾病发展变化的六经传变问题,如“伤寒一日,巨阳受之……二日,阳明受之……三日,少阳受之……四日,太阴受之……五日,少阴受之……六日,厥阴受之……”。张氏参照《内经》的六经传病原则,根据当时治疗热病的经验,提出了新的见解。他把外感热病发展过程中的各个阶段概括为六个类型,即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与厥阴病,将它们作为辨证论治的纲领。他抛弃了《内经》中的疾病按日传变的说法,提出疾病不一定按照六经的次序或规定的日期传变。这就比《内经》更加符合临床实际,更适于临床应用。

张仲景除了精于治疗热病之外,还精于治疗各种杂病。他在《金匮要略》一书中,以脏腑论杂病,对内科、外科、妇科,包括急救在内的各种疾病,提出了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有关辨证论治的原则及具体内容。

《金匮要略》对疾病的分类、病因、病理改变、诊断、治疗及预防等均有论述。它继承了 《内经》的“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预防思想,强调早期治疗,以防疾病发展恶化。如书中说:“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将传脾,当先实脾……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唯治肝也。”认为医生应当掌握疾病发展的规律,进行预防性的治疗。书中还提出疾病的病因可分三类:“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以此详之,病由都尽。”现在中医的病因学说,就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中药学专著。详见本草学一章,此处从略。

除了上述的四大经典著作之外,《难经》也是留传至今的一本医学名著。此书的作者及成书年代均不明,一般认为是三国前后的作品。它着力于对《内经》中的诊脉及经络、针灸部分的发挥。全书采用问答方式,提出八十一个问题并加以解答。在诊脉方面,它将《内经》的三部九候诊脉法加以具体化,解释为诊脉时应当诊手腕桡骨部位(寸口)的寸、关、尺三部,每部又以三种不同的指力即浮、中、沉三候来诊脉,为后世奠定了寸口诊脉的基础。在经络方面,此书叙述了十二经脉的长度、流注次序、经脉与别络的关系,以及奇经八脉等,并对各种腧穴及井、荣、俞、原、经、合等特定穴位加以阐述。特别是奇经八脉,《内经》并无具体内容。《难经》对这八脉的含义、功能、循行部位与起止、同十二经脉的关系,以及发病时的表现等都进行了一定的叙述,从而充实了经络学说。

此外,《难经》对人体脏腑的形态、生理功能有着一些叙述,如一些脏腑的大小、长度、宽度与重量等。书中提出三焦的部位、功能与主治腧穴,认为三焦有名而无形,是六腑中的一腑。在书中的三十六难中,将右肾称为命门,明确了命门与肾的关系,说:“左者为肾,右者为命门。命门者,精神之所舍,原气所系也。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强调命门在人体生理活动中的重要价值。后世有关命门、三焦的论述与发挥,多以《难经》中的见解为基础。书中对五脏与五官诸窍的关系也有所论述,丰富了脏腑学说的内容。

从战国到三国的七百多年间,还出现了若干著名的医学家。其中影响最大的有扁鹊、淳于意与华佗。扁鹊姓秦,名越人,是战国时代的名医。他精于望诊与脉诊,能治疗内、外、妇、儿、五官、针灸各科疾病,深受当时人民的欢迎。他以自己的精湛医术与当时的巫人作斗争,留下了很多动人的事迹。淳于意是汉代名医。他在医学方面的突出贡献是留下了记载病人疾病情况与治疗的病历。当时叫做“诊籍”。《史记·仓公列传》中记载了他的二十五个病人的诊籍。每个诊籍中详细记载了病人的姓名、性别、居住地点、疾病情况、诊断、治疗与治疗效果、预后等。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记载系统完整的病历。华佗是东汉时代的名医,他的医术甚精,兼通内、外、妇、儿、五官、针灸诸科。其中,外科麻醉与医疗体育方面的成就尤为突出。华佗发明麻沸散进行全身麻醉来作手术,这是在医学上的一个创举。薛愚在《中国药学史料》一书中称:“他(华佗)是世界上第一个发明麻醉药的药学家,是第一个使用麻醉药施行外科手术的医学家……当华佗施用麻沸散进行外科手术时,西方外科医生还是用木棍击昏病人的头脑来进行手术的。”可见他在外科方面具有超越当时世界水平的贡献。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