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牍学
史载:汉武帝末年,鲁恭王为扩建宫殿,“坏孔子宅”,偶然从孔宅夹壁中得大批简册,皆为六国古文字。孔子后裔孔安国得知后,对其进行研究,整理出《尚书》、《礼记》、《论语》、《孝经》等数十种古书。这本《尚书》与汉代通行的伏生所传《尚书》不同,不但多十六篇,且有七百多字不一样。于是,人们称孔壁本为《古文尚书》。后来,形成了“今文”、“古文”两大流派,各守师训,互相攻讦,生出了一桩经学史上相沿近两千年的今古文之争的公案。
可以说,鲁恭王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发现简牍的人,孔安国则称得上是我国第一个研究整理简牍的学者。
《尚书·多士》称“惟殷先人有册有典”。金文的“册”, 写作“”,“典”写作“”。前者像把若干长条用两道绳子编成一册书的样子,后者像把“册书”放在台几上。据此,有人推测,我国的册书至少在殷商时就已出现。开始时,这种册书所用的材料为玉石,称玉册。但玉质册书十分昂贵,不能普遍化,随着文字的大众化,渐为取材方便而又价廉的竹木条所替代。
《说文解字》云:“简,从竹,间声。”“牍,书版也,从片。”片是剖开的木。可见,简牍就是用以书写文字的竹木条。如以地下出土的实物为证,则至迟在公元前五世纪后半叶,即战国时期,这种竹木简牍已继甲骨、青铜、丝帛、玉石之后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由此直到东汉发明造纸技术之后,纸又渐渐取而代之。但纸的全面推广从而使简牍绝迹,则是公元四世纪的事了。这样,简牍的流行前后长达千余年之久。
在简牍流行的战国、秦汉、魏晋时期,上至皇帝诏书、国家法令、政府文书,下至民间帐目、边卒私信、文人著述,都使用简牍。沧海桑田,其中一些简牍或因随葬、或因战火有意无意埋入地下,后世被人发现,成为出土文物,乃是保存了第一手材料的无价之宝,比起传世古籍,显然更真实、更生动、更具体地反映了当时的历史状况。简牍的文字,大大丰富了古文字资料,对简牍书法的研究和文义的考释,又有力推动了古文字学的发展;简牍记载的史料,为我们了解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法律等有关制度及文化精神、风俗习惯提供了确信资料;简牍中所保留的一些古代书籍,是我们辑佚、校勘、订正古代文献的最好依据。总之,简牍的出土,愈加丰富了中华文化宝藏。
由于简牍蕴含着极高的文化价值,因此,它的出土,便带来了一门新学科——简牍学。顾名思义,简牍学是以简牍为研究对象的学问。广义的简牍学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有关简牍的出土、整理、复原、保存方面的知识和技术; 二是对简牍文字内容作学术研究。通常所说的简牍学主要指第二方面,即狭义的简牍学。简牍学只研究出土简牍,是非常专门化,但同时也是多学科的综合性的一门学问。它与考古学、文字学、史料学、考据学、训诂学等人文学科,甚至地理、物理、化学等自然学科有着广泛的交叉渗透。
在漫长的古代社会,除孔安国等少数有识之士外,大多数对简牍感兴趣的人是士大夫式的 “古玩家”,他们往往以猎奇、收藏、鉴赏的态度去对待简牍。所以,严格说来,古代并没有形成科学意义上的简牍学。真正科学地研究简牍,并使之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在近代。本世纪以来,简牍学有了长足的发展,八十年代起,又跃上了一个新阶段。
这样,可以把简牍学划分为古代的前简牍学时期,近代创立期,现代奠基期,现代发展期四个时期。现代发展期又可划分为若干阶段。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