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学·清代的音乐学术活动·乐书编撰与著述的学术成果
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都有官方编修的乐律学书著。康、乾两朝宫廷敕撰有以乐律学为主要内容的音乐百科性专著《律吕正义》。康熙时成书共五卷三编 (分上、下、续编)。其中上编设 《正律审音》、《旋宫起调》两章,论述历代十二律生律法学说,以复古为其学术倾向;下编设《和声定乐》章,详述雅乐乐器形制构造的变化、发音特点等;续编设《协均度曲》章,介绍欧洲乐理知识,取材于基督教传教士传来的乐书,成为最早介绍欧洲乐理的汉语著作。乾隆时编成《律吕正义后编》一百二十卷。主要记载清初以来典礼音乐(包括礼节和乐舞),分为十类,具有古代音乐文献分类汇编的意义,其中保存有明清乐谱舞谱、传统与民间的乐曲、少数民族的乐曲。
康熙末与雍正初,清官方主持编修有类书《古今图书集成》,全书分三十二典,共一万卷。其中《乐律典》一百三十六卷。此处所称“乐律”,实泛指各类音乐,包括音乐总论、乐律、声乐、器乐、舞蹈等。具体划分达四十三部。资料较多的各部内容,包括历史音乐文献、乐论、歌词、历史音乐纪事、一般书籍中的音乐文献、传说神话中的音乐史料等。其中搜集的资料相当完备,具有史料学价值。
清代学者凌廷堪撰著有研究隋唐燕乐乐律理论来源及宫调体系的专著《燕乐考原》。该书从唐代燕乐入手,着重探究唐琵琶乐调理论,以中原乐律与西域乐律的关系为主要思路,认为唐代燕乐实以郑译所传龟兹音乐家苏祗婆的琵琶乐调为本,指出琵琶乐调中五旦、七调之说,出于苏祗婆的传授,而十二律、八十调之说则出于郑译的推演。这些见解被认为在一定程度上澄清了古代乐律史上的一些混乱概念。该书在校勘、检索列表以及古代乐律学史料的汇集方面做了不少有价值的学术工作,但结论上过分夸大了龟兹乐律对中原音乐的影响。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