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文化·信仰·政治·道统·祭祀孔子与优渥圣裔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齐鲁文化·信仰·政治·道统·祭祀孔子与优渥圣裔

与泰山封禅的空灵和蓬莱仙山的虚幻不同,曲阜的孔庙、孔府显然属于人们理性的产物。

孔庙是祭祀孔子的庙堂,始建于孔子死后的第二年(前478)。当时,鲁哀公把孔子生前“所居之堂”立为庙,以仅有的“庙屋三间”,藏孔子生前用的“衣冠琴车书”,便于后人“岁时奉祀”。西汉高祖十二年(前195年)刘邦至鲁,第一次用太牢祭孔子,即牛、羊、豕三牲全备的祭祀。《礼记·王制》说:“天子社稷皆太牢,诸侯社稷皆少牢。”可见刘邦对孔子的礼尊。

孔子之道经过汉儒的改造,更加适合封建统治的需要,孔子也就倍受尊崇。历代封建统治者都竞相推尊孔子,给孔子不断地加封追溢。西汉平帝追封孔子为“褒成宣尼公”,北魏孝文帝称孔子为“文圣尼父”,北周静帝封称孔子为“邹国公”,隋文帝称孔子为“先师尼父”,唐太宗称孔子为“宣父”,唐高宗赠孔子为“太师”,武则天封孔子为“隆道公”,唐玄宗称孔子为“文宣王”,宋真宗加封孔子为“玄(元)圣文宣王”,“至圣文宣王”,元武宗加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明世宗尊孔子为“至圣先师”,清世祖加尊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至圣先师”。

孔子尊号日隆,孔子庙也改建得规格日高、规模日大。据统计,从东汉桓帝永兴二年(154)刘志下令修孔庙起,至清朝雍正皇帝“发帑金令大臣等督工监修”止,曲阜孔庙先后大修十五次,中修三十一次,小修则难以计数;由当初的“庙屋三间”,扩建成为现在具有巨大规模的建筑群。

整个孔庙前后共有九进院落,贯穿在长达一公里的南北中轴线上,左右建筑作对称式排列,配以门坊、角楼。孔庙建筑包括三殿、一阁、一坛,三祠、二庑、二堂、二斋、十七亭、五十四门坊,各种建筑物四百六十六间,四面围以红墙,总面积达一百四十四余亩。

历代封建王朝在推崇追谥孔子的同时,对孔子嫡系长孙亦“思渥备加”、“代赠隆重”。汉高祖刘邦“以太牢祀孔子”时,封孔子第九世孙孔腾为“奉祀君”,但封号不能世袭。汉元帝永光元年(前43),诏以孔子第十三代孙“褒成君”孔霸以其食邑祀孔子。这是孔子后裔世袭爵位奉祀之始。孔霸出仕,官至太师,赐爵关内侯。元帝还欲以孔霸为丞相,孔霸坚辞。汉平帝封孔子第十六代孙孔均为“褒成侯”,由关内侯升为彻侯,即由二十等爵位的第十九等升为第二十等,食邑由八百户增至二千户。东汉以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孔子后裔亦代代有封赠,虽然由于政局的变化,孔子嫡裔的地位及封赐有变迁,崇圣、奉圣、恭圣、宗圣等名号不一,食邑不等,但总体上地位越来越高。北周追谥孔子为“邹国公”时,也封孔子后裔为“邹国公”并世袭爵位。隋代改封为绍圣侯,唐初为褒圣侯。唐玄宗追谥孔子为“文宣王”时,改封孔子第三十五代孙孔璲之为“文宣公”,食邑一千户,子孙世袭。

唐朝末年,孔子第四十二代孙孔光嗣被任命为泗水主簿,失掉宣圣公的爵位。五代后梁时,洒扫户孔末杀死孔光嗣取代其职,是时孔光嗣之子仅九个月的孔仁玉被抱藏在外祖母家,幸免于难。后唐长兴元年(930),孔仁玉上书唐明宗讲明原委,朝廷杀死孔末,授孔仁玉任曲阜主薄职,主持孔子祀事。第三年,孔仁玉被封为文宣公兼龚邱令。故孔氏后裔都尊称孔仁玉为孔氏“中兴祖”。

宋王朝建立后,孔仁玉仍为文宣公。北宋至和年间(1054—1055),宋仁宗认为,“追谥孔子为文宣而以王爵,封其嗣褒圣侯为文宣公,孔氏子孙干国名而袭谥号,礼之失也”,便在至和二年(1055)改至圣文宣王第四十六代孙孔宗愿为“衍圣公”。此后,“衍圣公”这一称号除一度改为“奉圣公”外,一直沿袭到1935年,历经宋、金、元、明、清、民国诸代,其子孙代代世袭,直至中华民国政府改封孔子第七十七代孙孔德成为“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止,前后延续了八百多年。

“衍圣公”加上以前的“崇圣”、“奉圣”等爵号,孔子嫡裔世袭爵位千余年,堪称世界世袭之最。其爵位的品级越来越高,权势也越来越大。衍圣公的职责除了管理孔氏族人、管理先贤先儒后裔、推荐和任命官员外,最主要的职责就是祭祀孔子。衍圣公祭祀孔子比较频繁,每年固定的祭祀有:旧历每年二、五、八、十一月上旬丁日的四大丁祭,这四个月中旬丁日的四仲丁祭,每年清明、端阳、六月初一、中秋、十一月初一、除夕、孔子诞辰、孔子忌日等的小祭,和二十四节祭以及每月的朔望行礼等,一年中需祭祀五十多次。此外还有不固定的祭礼,如逢皇帝亲自或派人到曲阜祭祀孔子时,衍圣公亦须陪祭。如汉高祖刘邦、汉光武帝刘秀、汉明帝刘庄、汉章帝刘炟、汉安帝刘祐,北魏孝文帝元宏、唐高宗李治、唐玄宗李隆基、宋真宗赵恒、清圣祖玄烨(康熙)、清高宗弘历(乾隆)等共十一人十九次到曲阜祭祀孔子。玄烨、弘历还亲行三跪九叩大礼。东汉光武帝和唐玄宗除亲祭外,并多次派官代祭。此例一开,历代遂加仿效。明清时,新皇帝一即位,便派官到曲阜致祭。据不完全统计,历史上派官致祭孔子者近二百次。

孔子庙祭原为中祀,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升为大祀。举行大祭时,一般由衍圣公主祭,从祭官员一百六十一人,礼生八十人,乐舞生一百二十人,另有四氏学生员及孔氏族人等近千人。

为了有效地行使职权,衍圣公设置了官署和办事机构,即衍圣公府。衍圣公府又称孔府,它位于孔庙东邻,与孔庙一墙之隔,是一座官衙与内宅相结合的建筑群。

孔府始建于宋仁宗元年(1038)。明洪武十年(1377)朱元璋令孔子第五十六代孙孔希学在府内设置官署,又特命在阙里故宅以东重建府第。明弘治年间,孔庙发生大火,火势蔓及孔府,遂又重新改建。明嘉靖年间,曲阜县城由原址西移以护卫孔庙,又“改建衍圣公府于庙东”,奠定了今天的建筑格局。清道光、光绪年间又两次扩建重修,达到了现在的规模。

衍圣公府占地百余亩,拥有楼、房、厅、堂四百六十余间。府内建筑分左、中、右三路。右路为“西学”,是衍圣公读书、会客的地方,有红萼轩、忠恕堂、安怀堂、花厅等;左路为“东学”,现存建筑有后半部的家庙、慕恩堂、一贯堂等。中路前中部为官衙,分大堂、二堂、三堂,是衍圣公处理公务的地方。大堂前的东西厢房设有六厅,是衍圣公府的办事机构。后部为内宅,是衍圣公及其眷属日常起居的处所;再后是花园。整个孔府建筑规范齐备,结构严谨,是一座典型的封建贵族宅第。

孔庙、孔府之外,显示着历代封建王朝对孔子以及后裔优礼的还有孔林。孔林位于曲阜城北以外,是埋葬孔子及其后代子孙的墓地。孔林共占地三千多亩,仅四周的围墙就长达十四华里,这是我国规模最大持续年代最长、保存最完整的一处宗族墓群和人造园林。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