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闽文化·八闽文学与方言·神话、传说、民间故事与歌谣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八闽文化·八闽文学与方言·神话、传说、民间故事与歌谣

福建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歌谣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数量不少,富有浓厚的区域色彩。

(1) 表现人类同自然界的斗争

古代的八闽水患频仍,虫蛇横行,疾疠多作,给人类的生命造成了巨大威胁。人们为了生存,必须与洪水、毒蛇等进行顽强的搏斗。产生于莆田一带的《木兰陂》传说,讲述了一个有义气的卖酒妇女钱四娘,为治理水患,带领众人,三次集资兴建石陂,最后献出自己生命的感人故事。《搜神记》中所载的《李寄斩蛇》则生动地描绘了东冶少女李寄孤身深入蛇穴,为民杀除了“头大如囷,目如二天镜”的毒蛇。这类英雄事迹,都是这种斗争的反映。

(2)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

有关这一题材的神话传说很多,最具艺术感染力的是《白水素女》。说的是青年农民谢端少孤,因恭谨自守,躬耕力作而感动上苍。天帝命白水素女下凡化作螺女帮助谢端,终使谢端得到幸福的故事。传说通过浪漫主义的想象,赞颂了劳动人民善良、勤劳、纯朴的优良品质,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3) 歌颂保家卫国,反抗外敌侵略

早在南宋末年元兵侵入福建时,民间就开始出现了歌颂英勇抗元的歌谣。明中叶后,东南沿海倭患频出,以抗倭为主题的民歌便应运而生。如“俞龙戚虎,杀贼如土”,短短两句,言简意赅,形象地概括了俞大猷、戚继光凛凛军威和平倭功绩。又如《思儿亭》的传说歌颂了戚继光不徇情斩子,立下平倭大功。明末,民族英雄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并进行了抗清斗争。为颂扬他的民族正气,人们编造出许多有关郑成功的故事,如《饭鱼的来历》《国姓井的传说》《炮轰鹰鸢》《激战台湾城》等,歌颂正义的斗争。晚清,福建受鸦片毒害尤深,人民深恶痛绝,口诛笔伐,各地纷纷出现反对吸食鸦片的“鸦片歌”,对吸食鸦片者谴责诅咒,鞭挞规劝,足以震聩发聋,促人猛省,收到了巨大的社会效果。这一时期还出现了歌颂林则徐禁烟和指责清政府腐朽无能、丧权辱国的歌谣。

(4) 歌咏劳动,歌咏生活

福建依山面海,反映劳动生活的歌谣许多是和海、山连在一起的。如广泛流传于闽南一带的《天乌乌》儿歌,以丰富的想象力,描绘了海龙王娶妻时热烈、诙谐、生动的画面,各种水族形象鲜明,跃然纸上:“天乌乌,要落雨;海龙王,要娶某(妻)。��挑灯,蝦打鼓,水鸡(青蛙)扛轿大腹肚,蜻蜓举旗叫受苦。蚶吼鱼走,水鸡翻筋斗”(《闽歌甲集》)。《天乌乌》从闽南传到台湾后,歌词产生了变异和衍化,更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5) 歌咏爱情

早在唐宋时期,福建就有相当完整、优美的情歌,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月光光》:“月光光,照池塘。骑竹马、过洪塘。洪塘水深不得渡,小妹撑船来前路。问郎长,问郎短,问郎一去何时返”(《淳熙三山志》)。这首情歌一千多年来一直在民间传唱,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它描写了一位爽朗、纯真、矫健的少女会见情人时所表露的真挚情感。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