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越文化·雅俗共赏的吴越文学艺术·市民文学的渊薮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吴越文化·雅俗共赏的吴越文学艺术·市民文学的渊薮

城市发展的结果是市民队伍壮大。市民不同于日起而作,日落而息的农民,有较多的空闲时间,也更注重精神享受的追求。于是,说书、评话、小说等成为市民们津津乐道的消遣对象。

唐始,有了“说话”。宋元时,有了“话本”。到了明代,便有了小说。吴越自南宋以来,城市繁荣,文艺消遣业发达,于是白话小说的创作便在此诞生了。元末明初,产生了两部不朽巨著《三国演义》和《水浒传》。

到了晚明,吴越白话小说的创作又趋高峰。嘉靖年间,杭州洪楩汇刊宋元话本,原名《六十家小说》,后署《清平山堂话本》。这是第一部小说集。

因群众的爱好,书商的大量刊行,晚明文人开始摹仿话本进行创作,这便是“拟话本”。天启间苏州人冯梦龙是第一位编拟话本集者。他在广泛收集宋元话本和明代拟话本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加工,编成了著名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合称“三言”。崇祯间,浙江乌程的凌濛初,在“三言”的影响下,在书商们的怂恿下,取古今书籍中“可新听睹、佐谈谐者”,编成《初刻拍案惊奇》、《续刻拍案惊奇》,合称“二拍”。

“三言”、“二拍”是明代拟话本小说的双峰。两书的编辑,主要是为了迎合市民的消遣需要,所以有几个特点很相似:首先是追求奇。奇不在于写牛鬼蛇神,而在于故事情节曲折,引人入胜。“二拍”的书名便能使人想像出说书人拍木那种一惊一乍的神态。其次是贴近生活。“耳目之内,日用起居”。“三言”、“二拍”除从历史与传说中选取通俗的人物故事进行创作外,还从生活中觅取人们最关心、最熟悉的事情做题材,加以创作。

“三言”、“二拍”的内容很广泛,但有几点很集中:(1)市民生活。晚明的江南,市镇发达。在商品经济冲击下,传统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人际关系等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受此影响的冯梦龙、凌濛初为了迎合市民需要,便以欣赏,肯定的态度,描绘了江南的市民生活、思想。如《施润泽滩阙遇友》写了两个小手工业者之间的友谊,也展示了一个手工业工场主暴发的经历。《转运汉巧遇洞庭红》《叠居奇程客得助》讲了商人对金钱的追求以及出国经商的经历。这些都反映了江南商品经济发达程度。(2)爱情题材。爱情自古是百姓十分感兴趣的话题,自然也是拟话本创作的主题。最著名的莫过于《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歌颂了教坊名姬杜十娘的忠贞不渝。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书中透露出一些新的婚姻恋爱观念。《满少卿饥附饱飏》敢为女人说话:“却又一件,天下事有好些不平的所在!假如男人死了,女人再嫁,便道是失了节、玷了名、污了身子,是个行不得的事,万口訾议;及至男人家丧了妻子,却又凭他续弦再娶,置妾买婢,做出若干的勾当,把死的丢在脑后不提起了,并没人道他薄幸负心,做一场说话。”这里,对封建的贞节观念表示了怀疑。这正是商品经济冲击所带来的新观念。资本主义提倡民主、平等思想。《卖油郎独占花魁》对小商人爱情的肯定,也值得注意。

“三言”、“二拍”无疑有许多糟粕,如宿命论、因果论、色情描写等,但总的说来,是几部比较成功的通俗文学著作集。它们是市民文学的典范,标志着中国市民文学登上了历史舞台。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